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舞蹈教學效果

時間:2022-12-19 09:03:32

導語: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舞蹈教學效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舞蹈教學效果

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各民族人民的特有的寶貴精神資源,是各少數民族人民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共同的、較為穩定的物質與精神生活方式、價值觀與思想取向。而作為民族特有的民族舞蹈,也無疑傳遞著本民族特定的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藝術課程的民族舞蹈教學中,我們可以融入相應民族的一些非常好的優秀傳統文化,來提高民族舞蹈的教學效果。

一、當前我國民族舞蹈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我國許多高校都開設有藝術學院,配置了民族舞蹈專業的教學,取得了一些成績,給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同時我們也看到,在現代舞蹈的沖擊下,民族舞蹈教學質量不盡如意,出現了系列問題,面臨巨大挑戰。首先,學校對民族舞蹈教學的重視度不夠,日益被邊緣化。雖然開設民族舞蹈教學的歷史較長,但在開課形式、課時設置上,民族舞蹈的教學明顯處于弱勢;其次,民族舞蹈教學忽視學生對民族舞蹈精神內涵的領悟,注重舞蹈技巧訓練。民族舞蹈是人們生活情感積累的產物,給觀眾傳達舞者的主觀情感,背后往往蘊含著豐富的精神內涵,體現不同民族的性格特點和民俗風情。但在實際的民族舞蹈教學中,我們往往偏重對學生舞蹈動作的教學,學生對舞蹈內在情感的并不了解;最后,缺乏系統的民族舞蹈理論教學,學生水平參差不齊,鑒賞能力低。目前我國高校民族舞蹈的理論教學缺乏系統性,學生理論基礎不夠扎實,嚴重影響了舞蹈教學效果,影響了學生的鑒賞能力。

二、結合優秀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舞蹈教學效果

優秀民族傳統文化是各民族人民的特有的寶貴精神資源,作為本民族特有的民族舞蹈,傳遞著本民族特定的優秀傳統文化,二者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優秀民族文化在民族舞蹈課程教學中的運用,不僅是發揚優秀民族文化的需要,也是解決當前民族舞蹈教學問題的一個重要途徑。第一,優秀民族文化在民族舞蹈課程教學中的運用,有利于進一步發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民族優秀文化是各少數民族人民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共同的、較為穩定的物質與精神生活方式、價值觀與思想取向。而作為本民族特有的民族舞蹈,也無疑傳遞著該民族特定的優秀傳統文化。要大力保護和發展民族特色文化,除了通過立法保護、旅游宣傳等方式促進外,將各種民族文化通過各種形式展現出來,就顯得尤為必要。而舞蹈藝術本來就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展示、傳播民族文化的責任。對某個民族的印象,從最初的表象來看,基本都聚焦在幾種特定的形式上,比如飲食、服飾、歌舞、民居等。其中,歌舞顯然在展示民族文化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第二,優秀民族文化在民族舞蹈課程教學中的運用,有利于豐富民族舞蹈藝術內涵。舞蹈藝術背后蘊含的精神價值內涵,才是舞蹈藝術的靈魂。如前所述,舞蹈藝術一定是傳遞著某種精神價值追求,如苗族蘆笙舞展示了苗、侗、布衣等民族不畏艱險、團結反抗的共患難思想,此后又融入了這些民族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節日的喜慶氣氛等。土族的安昭舞則反映了土族對五谷豐登、人畜興旺的生活的向往,以及祈求吉祥如意的追求。壯族扁擔舞則體現了壯族人民熱愛勞動,勤勞簡樸以及積極向上的精神價值追求。蒙古族的安代舞,體現了蒙古人民團結一致,與自然作斗爭的樂觀積極進取精神。土家的擺手舞,反映了土家族人民在耕作之余,感謝上天饋贈,希望五谷豐登的向往。可見,舞蹈藝術的創作者們很自然就會將自己的思想價值觀念融入到舞蹈藝術表現形式中去。如果我們將民族舞蹈中所蘊含的精神價值追求展示出來,就等于給民族舞蹈藝術以靈魂,這將大大豐富民族舞蹈藝術的內涵。第三,優秀民族文化在民族舞蹈課程教學中的運用,有利于增進民族舞蹈學習者的藝術領悟能力,提高鑒賞水平。民族舞蹈藝術的教學,最大的困難就是文化隔閡。因為學習民族舞蹈的并非一定就是本民族學習者,不同的文化背景自然就會產生文化隔閡,使得難于理解該民族舞蹈背后所蘊含的特殊民族文化。即便是本民族學習者,在今天各民族融合,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背景下,也對本民族的原有文化知之甚少。所以很多的舞蹈學習者對某些民族舞蹈背后的精神內核了解并不充分。優秀民族文化在民族舞蹈課程教學中的運用,很好地彌補了學生理論基礎的不足,將民族舞蹈藝術中所蘊含的本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在課堂授課中進行系統講授,讓學生理解舞蹈背后的精神蘊含,無疑將大大提高舞蹈藝術學習者對民族舞蹈的藝術領悟能力,提高其鑒賞水平。

三、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民族舞蹈課程教學的路徑分析

結合優秀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舞蹈教學效果,就要求從學校層面到課程組、教師都應該重視民族舞蹈課程教學中融入民族優秀文化的運用。第一,將民族優秀文化納入民族舞蹈教學目標,進一步突出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在高校民族舞蹈藝術課程教學中的地位。大家知道,教學目標就是教學內容的指揮棒,有什么樣的教學目標,就決定了要有什么樣的教學內容。如果在教學目標設定中,僅僅只定位為民族舞蹈表演能力的培養,沒有設計或忽視了民族舞蹈教學中的精神價值追求,那么教學內容肯定就是片面注重表演能力,對民族舞蹈藝術中所蘊含的精神價值內涵肯定發掘不夠,對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在民族舞蹈藝術課程中的融入肯定也不夠。所以只有在教學目標中設計了相關的功能,明確了相關的教育理念,才會在民族舞蹈教學課堂教學中融入、傳授相關的內容。使得民族文化教學成為舞蹈藝術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學內容。第二,在民族舞蹈教學內容中,精心選編教學案例,融入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教學內容。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民族舞蹈藝術教學中,要選取了恰當的、正確的案例與內容,才能達到好的教學效果。在課堂教學內容設計中,授課教師應該選取一些典型性的民族舞蹈教學案例。如多選取一些地方特色的民間民族舞蹈或者廣為人知的民族舞蹈等作品,增強學生對該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教師應當在民族舞蹈教學過程中,不但是要精心準備舞蹈的展示與表演能力方面的專業技術,也應該增加該民族舞蹈的知識背景,即該民族舞蹈反映的精神價值追求,特定的物質與精神生活方式等,以便于教學中傳授給學生。相信學生在接受專業舞蹈技能培訓的同時,又理解了該曲舞蹈所蘊含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所傳遞的精神內核與特定價值觀,那必將能更好的領會該曲舞蹈藝術的藝術內核。第三,在考核方式上,要將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民族舞蹈藝術課程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既然在教學目標中增加了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教學目標,且在舞蹈教學中貫徹了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民族舞蹈藝術教學的教學理念,為了達到教學效果,實現真正的教學目標,那么在課程考核上必然需要有所體現,這樣才能確保教學效果。所以任課教師必須要在平時與期末考核上,增加民族舞蹈藝術課程中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內容的考核。這樣既能促進學生民族舞蹈藝術表演能力的提高,也是發揮一種指標與導向作用,凸顯了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學內容在高校民族舞蹈藝術教學中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蒙昌敏.對高校民族民間舞教學的思考與建議[J].湘潮(下半月),2012(02).

[2]劉忠華.傳統文化教育與民族舞蹈教學[J].文學教育(上),2016(03).

[3]蘇京.把民族文化滲透在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中[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05).

作者:姚英姿 單位:邵陽學院音樂舞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