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一流專業”教學標準建設思考

時間:2022-12-13 09:51:28

導語:高職“一流專業”教學標準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一流專業”教學標準建設思考

摘要:基于對高職一流專業界定范圍和內涵指標的分析,辯析部頒專業教學標準和校本專業教學標準的主要內容和關系,進而厘清一流專業、專業教學標準和一流專業教學標準三者的內在邏輯關系,提出一流專業教學標準應是基于部頒教學標準下的校本標準。體現校本特色,用以指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既是教師組織教學的依據,更是學生學習的標準。同時亦為同類院校同類專業提供借鑒。

關鍵詞:高職;一流專業;專業教學標準;一流專業教學標準

隨著我國“雙一流”大學建設的推進,體現學校和學科(專業)辦學水平的詞匯成為“熱詞”,常用詞匯有“一流”“頂尖”等等;二者內涵有一定的區別,“頂尖”是處于同類“最前端”,應該與“第一”類似。“一流”是相對的模糊概念,范圍應該比“頂尖”要大一些,一般是指同類中的“第一方陣”,數量不局限于第一、第二、第三等,應該與比較隊伍數量多少有關。而且“同類”的數量規模越大,“第一方陣”的水平就會越高。比如“世界一流”大學,肯定不是一所、兩所,應該有一定的數量。本文就“一流專業”和“一流專業教學標準”的內涵進行分析探討,旨在厘清一流專業教學標準制定的有關思路。

1“一流專業”的內涵

什么樣專業是一流專業?一是比較范圍,二是比較內涵指標。“一流專業”是指專業綜合辦學實力在某一區域范圍內處于同類專業的前列。目前教育界一般常常分為“省級”“國家級”“世界級”三個級別。即需要有一定數量規模的同類比較對象,方可顯出“一流”的水平。比較的對象數量越多,一流的水平也就越高。這就類似于體育比賽,省級賽事、國家賽事、世界賽事,級別越高,參加運動員人數越多,選拔水平越高,前三名(冠、亞、季軍)的水平也就越高。“一流專業”的內涵除了在比較范圍上的界定之外,還有“一流專業”的內涵,即什么樣的專業才是“一流專業”?一般籠統而言是指“專業綜合辦學水平”,這些綜合辦學水平又可以分不同的指標體系來表述。例如《陜西省高職一流專業建設標準》就設置了6項一級指標、21項二級指標。但這些指標應該是分層次的,筆者認為在一般意義上“一流專業”的指標可以分三個層次,最核心指標應該是一流的人才培養質量,第二層應該是一流的師資隊伍、一流的實訓條件、一流的課程體系、一流的校企合作、一流的教學管理;第三層應該是一流的學生管理、一流的校園文化、一流的硬件設施等。具體見圖1所示。對于“一流專業”的評價認可,肯定是社會評價,即行業或社會公眾的共同認知,最重要的是行業用人單位長期對畢業生工作能力與職業發展的評價反饋,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成為一定范圍內的公眾的“共識”,亦即普遍認可“知名品牌專業”,大家公認,信譽良好,但這共識往往是社會心理層面的反映,很難定量反映。當然如果要定量反映,也可以是第三方評價機構設置一定的指標體系,通過一定范圍的抽樣調查得出的評價,近些年來各種各樣的“大學排名”“專業排名”等即為這種。但這種量化評價最重要的是:評價結論要與行業人士及公眾普遍認知相一致,這樣才有生命力和認可度。所以所謂“一流專業”,類似于社會對某個知名產品的評價,剛開始是大眾通過購買使用之后形成的口口相傳的正面評價,隨著時間推移逐步在一定范圍領域或社會大眾中形成多數人認可的“品牌”。

2專業教學標準的主要內容

目前,對于職業教育專業教學標準,可以分為廣義標準和狹義標準。筆者認為:廣義的專業教學標準,主要是對教育主管部門對職業院校而言的,涉及專業辦學的諸多方面,是對專業辦學的基本規定與要求。如教育部2015年開始頒布的新一輪專業教學標準,內容包括:專業名稱、入學要求、基本修業年限、職業面向、培養目標、培養規格、課程設置與學時安排、教學基本條件、質量保障等八個方面,主要作用是指導職業院校院校開辦此專業時應達到的基本要求,可以理解為專業辦學“入門”標準。也是劃分專業內涵界限的基本文件。狹義的教學標準,應該是職業院校對專業教師教學而言的,應該在廣義的基礎上結合地方經濟發展需求和主要用人單位的就業需求,在基本辦學規定的框架下,著重對人才培養規格進行進一步的細化和具體化,用以指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體現校本特色,應該各校有所差異,是某一院校高職專業“教”與“學”的標準,更多的是體現對學生畢業質量的規定性,是本專業學生畢業要達到的知識、能力、素質基本要求,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應以此為邏輯起點,同時也是教學過程質量監控與課程教學組織實施與評價的重要依據。其主要內容應該包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培養規格、課程體系、課程主要內容及目標、考核評價方法等。最根本的應該是本專業學生學習應達到的標準,一般可以包括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內涵。筆者認為,教學標準最為重要的內容包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內容結構,教學標準和考核方法等主要內容。一般而言,廣義的的專業教學標準是指國家頒布的標準,而狹義的專業教學標準多指職業院校開發的校本專業教學標準。廣義的的教學標準體現教育主管部門對專業設置與辦學的基本規定,屬于共性基本要求,是專業辦學的基本條件。而狹義的專業教學標準,是在國家專業教學標準的基礎上結合本校實際和區域經濟發展需要自主研發制定的,更顯職教特點和校本特點,可以有所不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但是,不管怎樣體現個性,對人才培養質量的標準不能少,它是專業教學標準的核心內容,也是標準制定的最終目標。而且,這些標準一定是在充分企業調研的基礎上,按照典型企業職業崗位或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分析歸納而成的,絕不是靠教師閉門造車,主觀臆造而成。這就類似于工業產品質量好壞,是由社會用戶評價得出的,而非生產者自己認定的。所以專業教學標準一定要體現行業企業對專業畢業生的具體要求,這也是職業教育最顯著的特點之一。

3一流專業、專業教學標準和一流專業教學標準的邏輯關系

如前所述,“一流專業”和“專業教學標準”是兩個并列概念,但二者有著必然的內在聯系。“一流專業”一定是畢業生質量的得到行業企業和社會的普遍認可,是長期辦學過程積累形成的,或者是歷屆畢業生在行業的貢獻度和影響度所反映的,這些成效的產生,一定是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長期堅持質量標準,規范教學和育人過程所得到的良性效應。從一定的程度上,這樣的專業的教學標準就是“一流的標準”。因此,一流專業的教學標準是指“一流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標準,即首先是“一流專業”,其次是將本專業多年的教學質量標準進行適時固化呈現而成,既是教學經驗的總結,也是教學質量標準的文本展示。最后,“一流專業”教學標準還應動態標準,應該與時俱進,與行業企業的技術進步相一致,不斷修改完善,始終保持先進性和一流的水平,發揮示范引領作用。4結語如前分析可以得出,一流專業教學標準一定是校本標準,其作用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固化一流專業長期教學實踐的成果,對教學過程起規范約束和指導作用;二是對其他同類院校專業教學起示范引領作用,帶動同類專業教學水平普遍提升,為行業企業輸送高質量人才,推進行業的升級發展。楊凌職業技術學院水利工程和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專業在陜西省“四個一流”建設中,被確定為陜西省高職“一流專業”(見陜教〔2017〕355號),同時也是教育部創新行動計劃認定的骨干專業,中國水利教育協會確定全國水利行業的優質專業。在狹義專業教學標準(“教”與“學”)的建設思路和建設內容上進行探索和實踐,經過多年教學實踐中逐步探索形成“合格+特長”人才培養模式,因此,專業教學標準研制是基于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重點就教學環節的質量標準進行開發,根據人才培養方案中課程教學目標構建內容體系,制定教學標準和相應的考核辦法。真正體現“教”與“學”的質量標準,既是教師組織教學的依據,更是學生學習的標準,也是教學質量監控的依據。

作者:楊波 拜存有 張宏 趙英 劉儒博 單位:楊凌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