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設的經濟效益透析
時間:2022-12-14 05:24:15
導語:水利建設的經濟效益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彭行恩工作單位:安徽廣德縣桃州鎮水利站
探索水利建設如何同時提高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問題,對指導經濟建設和協調經濟與生態的關系有重要意義。所謂在水利建設中同時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就是在付出一定量的活勞動和物化勞動來從事一個流域的水利建設過程中,能同時獲得以下幾方面的較大的收益:(1)能使水利工程所灌溉的土地較多,對提高全流域的農作物產量起重大作用;(2)能通過水利建設,促進全流域的林業和漁業的發展,而不是相反;(3)在能發電、航運的水電工程中,能多發電,并促進航運事業發展;(4)使全流域上中下游都能得利益,而不是只顧一頭。不管其余,為中下游帶來新災害;(5)減少流域的水土流失,而不是增加流失量;(6)增強沼區的土壤肥力,而不是導致土壤肥力嚴重下降和大量土地被淹沒。只要在付出這一定量勞動中能同時獲得這幾方面的收益,就是同時提高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要在水利建設中同時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必須嚴格地按照以下幾方面的原則來合理地分配和投入勞動。(一)必須按照上中下游統籌兼顧的原則合理制定全流域水利建設規劃,并按這個統一規劃合理計劃和投入勞動進行水利建設;使上游的建設兼顧中下游的利益,特別是不要強奪中下游的水源、為中下游帶來水災和嚴重損壞中下游過去天然遺留下來的大型水面。上面談到,在水利建設的過程中必然會改變一個流域的動態和靜態的淡水資源的空間分布和時間分布。這種淡水資源時空分布的變化會對不同地區的經濟系統和生態系統產生嚴重影響,特別是在水資源比較緊張的區域,這個問題會顯得更為突出。所以,只有按照生態經濟規律合理制定一個兼顧上中下游經濟和生態環境方面的利益的總體規劃,并按這個總體規劃來合理分配勞動進行水利建設,才能取得全流域水利建設中最好的經濟效益和最佳的生態效益。
在運用水利工程擴大灌溉面積的過程中,要千方百計地使灌水和排水、渠灌和井灌相結合,使灌區工程配套,以保證灌區土壤肥力的不斷提高和農業的不斷發展。這是同步提高水利建設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重要一環。因為在農田生態環境的諸因素中,水分不僅在滿足作物生長方面有重要意義,而且由于它參與生物地球化學大循環,因此時時刻刻都參與地質、氣候、生物等各方面的活動,影響到土壤中的氣、肥、熱、微生物以及田間小氣候狀況。因此,實行科學灌溉,使農田生態環境中的水分得到合理的調節,這既是影響農作物產量的關鍵,也對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有重要作用。而在灌溉時要使農田中的水分得到合理的調節,最重要的是要使灌既渠系配套成龍,特別是將灌水渠和排水渠配套成龍,將渠灌設施和井灌設施的配套成龍。只有做到了這兩點,才能控制地下水的深度,防止由于灌水使地下鹽分隨水上升于地表,導致大面積土壤次生鹽堿化。
把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結合,堅持對各種水利建設設施實行綜合利用。這除了要多發電和促進航運事業發展以外,在農業利用方面也要堅持對水庫等水利設施實行農林枚漁綜合經營的原則。這不僅能大大提高水利設施利用的經濟效益,而且也能同時提高其生態效益。這是因為,從生態學現點看,地面上新修的水庫等水利設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和山、河流、灌區等密切相聯系的。實際上,以水庫形式新出現的湖泊生態系統和山區的森林生態系統、草原草山生態系統、湖面漁業生態系統及農田生態系統之間是互相聯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約的。過去我國不少地區孤立地看待水庫等水利建設工程.不注意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結合,不注意實行農林牧漁電水綜合利用,忽視水庫上游的山區造林植草,結果使水庫淤積嚴重;在水利建設中不注意保護原有漁業資源和對水庫水面的漁業利用,結果造成了生態與經濟方面的損失,如此等等??傊?,只有充分認識水庫等水利設施和森林生態系統、草原草山生態系統、魚類生態系統和農田生態系統之間的內在聯系,并在修建水利設施和使用這些設施時注意農林牧漁綜合利用,才能同時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 上一篇:區域法治建設的道路探究
- 下一篇:農機監理建設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