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東公司建設實踐與探究

時間:2022-12-16 03:18:44

導語:神東公司建設實踐與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神東公司建設實踐與探究

本文作者:呂清緒楊君工作單位:神華神東煤炭集團公司錦界煤礦

優化設計創新開拓方式簡化生產系統優化礦井設計,實現集約化生產,降低事故概率:礦區井田邊界突破了省區界限和原來人為劃定的井田范圍,礦區骨干井田面積達到150~200km2,首創千萬噸礦井的建設格局,形成“一井一面300人年產1000萬t”的格局,提高了單井單面的規模,實現集約化生產。神東礦區原規劃2005年以23個礦井建成年生產5000萬t的規模,現在16個礦井達到2億t的生產能力。創新開拓方式,簡化了生產系統:創新斜硐開拓方式,礦井的井筒與布置在煤層中的大巷直接相連,使其適應無軌膠輪輔助運輸,成為礦井設計、生產經營的一項革命性技術。無軌膠輪化的應用,提高了礦井輔助運輸效率,簡化了輔助運輸環節,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為綜采工作面實現快速搬家創造了條件,從而使礦井輔助人員得到大幅度精減。依托無軌膠輪化技術,獨創了綜采工作面輔巷多通道快速搬家工藝,將8000余噸重型綜采工作面搬家時間控制在一周之內,并使搬家全過程的安全系數大為提高,為礦井高產高效提供了保障。在盤區大巷兩側條帶式布置綜采工作面,井田邊界就是切眼位置,盡可能地將綜采工作面走向長度延長,實現合理集中生產,綜采工作面的設計推進長度由原來的平均2000m左右加長到最大6000m以上,工作面長度也由原來的150~200m,加長到240~360m,減少了掘進工作面數量,降低了萬噸煤掘進率,單位產量內減少了綜采搬家次數。這些技術的創新,減少了開拓準備工程,發揮了采掘設備的效能,增強了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減少了事故多發的環節和人員傷亡概率。采用先進裝備和技術實現科技保安全采用先進的裝備,改善安全生產條件:神東煤炭集團公司建立了淺埋深、薄基巖、厚風積沙開采條件下的礦壓模型,按地質條件和礦區特征,在國外加工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采掘裝備,并充分發揮設備生產能力大,自動化程度高、安全可靠性高的特點,大幅度提升了礦井裝備水平和生產能力,提高了設備開機率、礦井單產水平和生產效率,改善了生產條件,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保證了安全生產。探索了“連續采煤機、連續運輸機、履帶行走式液壓支架短壁機械化開采工藝”,實現短壁開采綜合機械化,使不宜布置長臂工作面的邊角塊段煤層得到高效安全回采,采掘機械化程度達100%。定員僅為45人的綜采隊年產突破了1000萬t,邊角煤開采區短壁工作面單產達224萬t,相當于同等條件下國內長臂綜采工作面產量2~3倍。進一步提高了安全保障水平和安全效果。利用自動化和信息化技術,有效避免安全風險:神東煤炭集團公司多年來不斷強化新技術、設備的應用,通過提高安全科技含量和保障能力來克服人在安全生產中的不確定因素。將信息網絡技術集成應用到煤礦生產系統中,建成了覆蓋15礦16井、15個洗煤廠、12個裝車站,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特大型礦井群綜合自動化系統,除井下移動設備以外所有設備高度集中控制,實現了遠程控制、監測、維護和診斷。井上下運輸、供電、通風、供排水、洗選加工及裝車系統實現了集中控制,固定崗位無人值守,礦井人員減少了36%,全員工效提高了22%,降低了員工的勞動強度,改善了作業環境,減少了事故點和事故發生概率。礦井裝備了先進的安全監測監控系統,對所有采掘工作面和作業地點、機房硐室有害氣體的監測和監控,保證了安全生產。堅持科技保安實現安全生產:多年來,神東煤炭集團公司各級科技人員針對神東礦區地質條件、開拓系統、采煤工藝、設備裝備的特殊性,從實際出發制定了《神東礦區安全生產技術管理若干規定》,使礦區的技術管理得到成熟固化。同時針對礦區屬Ⅰ級自燃發火礦井、淺地表開采的具體情況,制定了防治自燃發火的有關規定,成功研究了山砂注漿技術,遏制了自燃發火災害的發生。針對礦區覆巖移動規律和水文地質特征,通過理論分析,采用疏、排、固、支、堵等綜合措施,有效防治了薄基巖、厚風積沙、厚含水層下開采的突水潰沙。對各礦井煤層賦存情況、礦壓規律和圍巖特性進行分析,優化了支護工藝和支護參數,不僅實現了及時支護,而且達到一次緊固,有效防止了頂板事故的發生。公司不斷將比較優勢與地方小井的資源有機結合,先后與地方政府合作經營了榆家梁、康家灘兩個煤礦,并購了地方的大海則、哈拉溝、后補連、前石畔等4個煤礦,并用“神東模式”改造小煤礦,實現關小建大,整合資源,實現了企業做強做大、可持續發展,地企共贏。在對資源整合過程中,按照國家“關小井、開大礦”的產業政策,關閉周邊小煤礦,如在對榆家梁煤礦整合過程中,就關閉周邊各類小煤礦19座,從而提高了礦井的安全保障能力。

狠抓安全基礎不斷健全管理制度狠抓安全基礎,提升安全綜合管理水平:神東煤炭集團公司幾年來,先后推行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OHSAS18001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認證,并形成了SDIMS一體化體系,充分發揮了一體化的管理功能。引入和推廣了NOSA五星安健環管理體系,在補連塔煤礦、維修中心進行了試點,補連塔煤礦成為中國首個通過NOSA認證的煤礦企業。試點成功后,在全公司進行全面推廣,進一步推進了管理規范化。神東煤炭集團公司多年來始終把質量標準化建設作為安全管理的基礎工作常抓不懈。結合礦區實際,修訂完善了采、掘、機、運、通等各個系統的質量標準和考核辦法,對工作要求、責任劃分、考核獎罰進行了詳細規定,按月檢查,按季度考核驗收。并在全公司樹立了上灣煤礦為“標桿單位”,建成了一批高水準的質量標準化單位。不斷健全管理制度,強化安全管理責任:神東煤炭集團公司堅持從強化管理機制入手,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逐級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層層簽訂安全責任狀。建立了安全超控制指標取消干部提拔、風險年薪和獎勵資格的“三個一票否決”制度。建立了基層領導集體、業務部門安全管理工作業績考核制度,對考核不合格的單位和人員實行警示制度。對班組長推行了安全風險抵押制度,增強了班組長的安全管理責任。創造性地將安監員、瓦檢員的職責由生產現場的班組長兼任。這些管理舉措,為安全生產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制度保障。依托群眾監督構建安全機制依托員工的自律監督,形成了自保互保的安全秩序:神東煤炭集團公司始終把提高員工綜合素質作為預防事故的根本措施。通過事業感召人才、通過重獎吸引人才、通過情感凝聚人才。多年來對成績突出的58名生產一線中層管理和技術人員分別進行了重獎,形成了學技術、抓管理、搞創新的良好氛圍。在教育培訓方面,注重投入,加強崗位培訓,選拔優秀的管理人才到北大、清華進修,選送技術骨干到國外生產廠家強化培訓,有力的提高了員工的整體素質。神東煤炭集團公司安全監察局,建立了安監管理專業化隊伍,安全監察與生產礦井形成網絡化管理體系。堅持狠抓現場安全管理,不斷加大動態檢查力度。業務部門狠抓業務保安工作,堅持深入生產現場,及時指導和服務基層安全生產。兩個安全督查小分隊每周安全檢查覆蓋率達到100%。安監、生產、機電等管理部門堅持實施安全生產跟蹤管理,在全公司逐步形成了自保互保的安全生產秩序。培育先進安全文化,構建安全生產有效機制:神東的安全文化是建立在“以人為本”宗旨上的文化,始終貫穿著先進的理念和崇高的目標,融入神東人特有的價值觀和使命感。“神東煤、神東礦、神東人”的形象建設,延展培育了神東安全文化,“神東煤”是安全生產的產品;“神東礦”是安全有保障的礦井;“神東人”是以人為本的團隊。“三個形象”都浸透著神東的安全理念。共同的價值取向形成自我約束機制,使安全行為從他律走向自律,促進安全生產的穩定發展。

本質安全型企業的構建。一是構建安全的作業環境,二是做到作業行為的規范化。神東模式、神東的技術體系支撐了現代化億噸礦區的快速發展,也是構建本質安全型企業的綜合技術。神東文化建設有助于提高安全作業環境的水平,而安全的作業環境,又能提升員工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所以本質安全型企業的構建也是一個良性循環互動的過程。建設本質安全型煤礦企業是解決煤礦安全生產的新課題。神東煤炭集團公司在建設億噸本質安全型礦區中做了有益的探索,這些探索必將對中國煤炭企業扭轉安全被動局面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