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建設的探討

時間:2022-04-13 10:59:14

導語: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建設的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建設的探討

摘要:以戶縣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為例,簡要介紹了縣級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現狀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就如何提高縣級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提出建議,為提高當地氣象災害防御能力提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建設;縣級氣象部門

戶縣地形地貌復雜,氣象災害頻發,每年暴雨、干旱、大風、低溫凍害等氣象災害給農業生產、防汛、森林防火等造成嚴重危害,甚至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重大損失。近年來,氣象部門積極開展部門聯防協作,氣象為農服務“兩個體系”建設對氣象防災減災工作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在各鄉鎮對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視、鄉鎮級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的規范運行、制度健全、農村氣象信息服務站的建設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本文以戶縣為例,分析縣級氣象防災減災體系進程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就今后如何提高當地氣象災害防御能力進行了探討

1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現狀

1.1三級組織體系(縣-鎮-村)建設情況

1.1.1縣級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2012年戶縣成立了以分管副縣長為總指揮,氣象、農業、水利、國土等29個部門為成員的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指揮部辦公室設在縣氣象局,負責全縣氣象災害應急工作的日常管理。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編制地方氣象事業發展規劃、年度計劃并組織實施;下達和考核鄉鎮、部門氣象災害防御年度目標任務;指揮全縣氣象災害防御、預警、應急工作,在發生重大氣象災害時,負責實施組織指揮,協調、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做好防災、減災工作。1.1.2鎮級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站2012年戶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關于成立各鎮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站的通知》,全縣15個鎮、景區管理局、街道均成立了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站。站長(氣象協理員)由鎮級分管氣象工作的領導擔任,鎮級氣象信息員由分管氣象工作的人員擔任。鎮級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站負責落實縣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應急指令的傳達和工作部署;負責各鄉鎮信息員的培訓和組織管理;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接收和傳遞;轄區內氣象設施的日常管理和環境保護;落實本級氣象災害應急預案,開展應急認證工作,建立相應工作制度;轄區內氣象災情、農情信息的調查與上報工作;轄區內對氣象服務需求和效果的調查,并及時向上級反饋;轄區內的氣象防災減災科普宣傳等工作。1.1.3村級氣象工作站戶縣氣象局與縣農業局、鎮政府等合作共建村級氣象工作站518個,全縣村級氣象工作站普及率達100%。村級氣象工作站負責落實鎮級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應急指令的傳達和工作部署;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接收和傳遞;落實村級氣象災害應急計劃;轄區內氣象災情、農情信息的調查與上報工作;轄區內的氣象防災減災科普宣傳等工作。

1.2三支服務隊伍(信息員、專家、應急救援)建設情況

1.2.1氣象信息員隊伍成立氣象信息員隊伍,主要由氣象協理員、鎮級氣象信息員、村級氣象信息員和共享農業局氣象信息員、重點部門防災減災氣象信息員隊伍組成。氣象信息員職責是負責氣象預警信息傳播,氣象災情信息的收集和反饋,開展農業氣象服務知識和氣象防災減災知識科普宣傳,收集和反饋群眾對氣象防災減災工作需求和建議。1.2.2氣象防災減災專家隊伍氣象防災減災專家組主要由氣象、農業、國土等各行業專家組成。遇到重大災害或高影響天氣過程,及時組織專家會商、研判并擬定決策方案。不定期開展氣象服務需求調研和學術研討,共同開展氣象防災減災科研攻關。1.2.3氣象災害應急救援隊伍氣象災害應急救援隊伍納入各鎮綜合應急救援隊伍。加強與應急通訊裝備、災情采集與傳輸設備、救災專用車輛、救災辦公設備技術裝備建設的整合,加強氣象災害及氣象衍生災害救援能力培訓,形成人員穩定、協調統一的氣象災害應急保障力量。

1.3三套業務系統(綜合處理、數據監測、信息)建設情況

1.3.1縣級氣象綜合業務服務系統依托陜西省縣級氣象業務服務系統、西安市氣象現代化建設(Ⅱ期)平臺(關中地區環境數值預報平臺XaWRF-CMAQ2.0、西安市大城市精細化預報預警服務一體化平臺、西安市氣象臺天氣預報預警服務網、西安市氣象局數值預報釋用系統等組成)實現氣象數據綜合處理與氣象服務信息,實現了全縣15個鎮、景區管理局6要素(降水、溫度、濕度、氣壓、云量、雷暴概率)逐小時精細化預報以及各類預報預警的制作,并能通過綜合業務系統向公眾進行一鍵式。1.3.2現代化的氣象災害監測網絡建成了氣象災害監測系統,全縣15個鎮(景區管理局)全部安裝了24小時氣象災害自動監測站,監測數據包括氣溫、降水等,同時可以實時調取最新雷達圖和衛星云圖。1.3.3全覆蓋氣象信息網絡傳播系統①全縣共安裝氣象災害預警大喇叭系統117套,每天下午16時定時發送天氣預報,不定時發送天氣預報預警信息和氣象科普宣傳知識。②建設氣象災害預警電子顯示屏22塊,鎮級覆蓋率100%。每天實時顯示轄區內自動站各類要素,播報氣象新聞和氣象宣傳片,且每天下午16時定時發送天氣預報,不定時發送天氣預報預警信息。③建立了氣象災害預警系統。通過黨員干部遠程教育系統、手機短信、政府網、電話、傳真大喇叭、電子顯示屏、電視、微信、微博、鎮級氣象微信群等現有信息傳播手段向公眾預報預警信息。

1.4六項措施保障建設情況

現已構建了由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農村氣象防災減災組織管理體系,縣、鎮各級政府機構出臺了《氣象災害應急預案》;開展了人工增雨效益評估;部分鎮氣象災害應急準備工作通過認證;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納入縣委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縣政府每年將氣象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

2氣象防災減災存在的主要問題

2.1各級政府重視程度不同氣象防災減災工作開展以來,各級政府對氣象防災減災工作存在認識不到位、重視不夠等情況。突出的表現有:氣象信息員對氣象工作理解不透徹,氣象信息人員水平不一致,調動頻率高,無長效激勵工作機制,造成部分信息員工作積極性不高;其次轄區內氣象預警設備如自動站、大喇叭、電子顯示屏等設備雖然分布均勻,設置合理,但因設備缺電、缺網現象較多,嚴重影響氣象預警信息“最后一公里”的問題。2.2政府資金投入有限氣象防災減災工作屬于社會基礎性公益性事業,基本依賴于財政撥款,資金來源渠道比較單一;加上氣象防災減災在很大的程度上僅產生社會效益,很難吸引企業資金和社會資金主動投入,影響整個氣象防災減災工作水平的提高。2.3縣-鎮-村氣象垂直業務系統需要進一步完善縣-鎮-村三級組織體系目前已經初步建設完成,但是縣-鎮-村三級垂直氣象業務系統尚不完善,目前僅僅依靠大喇叭、手機短信、顯示屏等氣象預報預警信息,不能及時收到各鎮村具體的天氣實況、災害收集等反饋信息,嚴重影響上級領導的決策和判斷。2.4氣象防災減災科普宣傳覆蓋面不足目前可依托的氣象防災減災科普宣傳的渠道和手段較為單一,基本還是以防災減災日、科技之春、世界氣象日等重大科普活動為主進行防災減災科普宣傳,群眾覆蓋面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3氣象防災減災發展中的幾點建議

3.1層層落實防災減災工作責任,建立完善體系。縣級人民政府應嚴格執行防災減災屬地管理、行業管理責任制,明確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責任體系,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切實把責任落實到單位、落實到個人,做到領導到位、組織到位、措施到位、責任到位。同時按照氣象職能法定“三化一到位”工作進一步細化鎮辦職責、工作流程,規范工作運行,強化考核管理,建立激勵機制,促進鎮辦氣象工作履職到位。3.2保障資金投入,提高氣象防災減災基礎水平。縣級人民政府應將氣象部門為地方提供服務的氣象科研、電視廣播天氣預報節目制作、城鄉加密氣象監測站維護運行、氣象預警信息等方面的經費納入地方財政預算,加大對氣象工作的扶持力度,為氣象工作順利開展創造良好的條件。3.3加大氣象信息員培訓力度,完善縣-鎮-村三級氣象業務系統應不斷加強基層氣象信息員氣象知識、屬地設備維修維護培訓,定期召開氣象工作會,強調氣象防災減災重要性,讓氣象工作常態化,氣象信息員落實自己職責義務。同時建議上級管理部門探索開發縣-鎮-村三級氣象業務系統建設,實現基層氣象業務工作統一化管理,提高基層氣象業務工作水平。3.4加強氣象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深入開展氣象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是不斷提高社會對氣象防災自救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氣象防災減災戰略目標的一部分。縣-鎮-村三級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應廣泛借助報紙、電視、電臺等傳統媒體和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做好防災減災科普宣傳工作,要讓群眾明了各類災害的風險以及正確的防災避險措施,提高全社會的防災意識和避險自救能力。

4結語

在推進氣象防災減災進程中,需要縣-鎮-村三級組織體系共同支持,加強三支服務隊伍(信息員、專家、應急救援)和相關業務系統的建設,堅持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建設的總目標,分級執行,層層落實,將防災減災體系建設作為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到領導重視、部門負責,抓住每一次發展機遇,這樣才能逐步提縣級氣象防災減災整體水平。

作者:樂靜 雷曉英 張穎梅 單位:1.戶縣氣象局 2.西安市氣象局

參考文獻:

[1]錢文勝.提高六盤水市氣象災害預防能力的思考[J].貴州氣象,2009,33(1):152-153.

[2]李志隆,馬志強,吳占華,等.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J].決策參考,2013,23(1):141-143.

[3]張迪.城市氣象防災減災社區建設[J].中國減災,2013,12(218):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