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實驗室文化體系建設探究

時間:2022-12-13 08:57:56

導語:高職實驗室文化體系建設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實驗室文化體系建設探究

1前言

高職院校實驗室是實施“教、學、做”理實一體化教學的重要場所,肩負了高校教育教學、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學生創新創業的重任,是學校建設發展的基石。實驗室文化是指高校在發展過程中往往通過幾代人的努力,使學校實驗室具有一定的歷史積淀,從而形成的一種積極向上的環境氛圍,并能夠長期影響和教育新時代的師生。高校實驗室文化作為大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可以提高大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專業能力,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優良作風,另一方面實驗室文化還可以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增強科技研發的能力,促進實驗實訓課程的教學質量,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實驗室文化建設方面逐漸受到教育管理者的重視,并根據目標定位和發展特色不斷凝練出適合自身的發展的文化品質和價值。

2高職院校實驗室文化體系建設的內涵

這種創造的財富具體是指存在于實驗室中一種激勵實驗室不斷前進的文化氛圍,他是學校在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寶貴的無形資產,對廣大師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高職院校實驗室是高校進行實驗教學、科學研究、服務社會以及文化傳承的重要場所,是人才培養、科研和學術研究的主戰場。實驗室工作是教學中不容忽視和不可分割的重要環節,優秀的實驗室文化一方面有助于在學校營造出積極向上、文明和諧、井然有序、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學術氛圍,教師在寬松民主自由的環境中相互交流、思維上積極產生碰撞的火花,進而提升創新能力,幫助教師較好的完成實踐教學任務,促進專任教師教學、科研、育人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優秀的實驗室文化有利于推進“以生為本”的育人理念,使實驗室文化建設與創新創業訓練、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等項目相結合,拓寬學生的專業視野,提高學生對專業的興趣度和認同感,有效的促進高校學風建設,提升學生專業技能水平。

3高職院校實驗室文化建設的現狀

實驗室是高職教育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場所,然而,在實際的實驗室建設的過程中普遍存在著重硬輕軟、實驗資源分配不均衡、實驗人員待遇不高的現象,導致實驗室運行效率長期處于一個低水平的循環狀態,使實驗室文化建設缺乏可持續發展的源動力。3.1重視新購儀器設備的先進性,忽視與原有設備及環境的呼應。近年來,高職院校辦學規模越來越大,招生人數也隨之增多,實驗室逐步成為實施人才培養等教學活動場地之一。隨著時間推移,原有已建專業的實驗室存在著設備陳舊不能滿足實驗需要、實驗儀器老化、維護不到位等問題。而學校往往會根據新開設的專業的需要,組建新的實驗室,將大量的設備購置經費用于新建實驗室建設。雖然高職院校根據新設專業建設的需要,通過招標等程序購買了符合實驗教學的儀器設備,但是在購置過程中往往重視儀器設備的先進性,忽略了先進儀器設備需要更高更嚴格的使用環境,由于前期論證工作不到位,會發現新的設備購置回來后,在場地放置、電源的配備、輔助設備的安置等工作上不能滿足新購儀器的要求,導致不能將新設備及時安裝調試使用,沒有考慮到不同專業、樓層、實驗室之間的協調性,在設備的安排管理方面相對雜亂無章。3.2實驗室工作人員隊伍力量薄弱,積極性不高。高職院校有很大部分是由中專升格而成,隨著辦學規模的逐步擴大,存在師資嚴重短缺的現象,尤其是實驗崗位的老師更為缺乏。實驗教師在學校不被重視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首先學校管理層對實驗室重視不夠,認為實驗室是教學的后勤保障,使得對從事實驗室教學與管理的人員認可度不高,造成實驗室功能得不到最大化發揮;其次,繼續教育、國培省培等的師資培訓,參加人員都傾向于專任教師,對實驗管理人員的職業發展、價值體現沒有統籌規劃;第三,從事實驗教學人員學歷參差不齊、專業技能沒有特長,部分崗位工作缺乏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實驗室崗位對高素質人才的引進或者校內人員的轉崗缺乏吸引力。3.3實驗室文化建設缺乏長遠規劃,建設機制不健全。高職院校實驗室文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需要長遠規劃、不能急功近利,謀求短、平、快的短期效應,他應該是在學校規劃的基礎上,通過幾代人的扎實努力形成的科學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價值取向,而我們現在大部分高校在實驗室文化建設過程中缺少“水滴石穿”的耐心和持之以恒的毅力,總想極短的時間里創造出巨大的文化影響力,而且實驗室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部門,其規劃在實際過程中往往滯后于專業規劃,另外加上建設周期的原因,實驗室建設使用往往不能及時滿足人才培養的需要,實驗室文化建設規劃應和專業建設同步進行,其在人才培養的作用應和專業規劃并駕齊驅。另外學校在實驗室文化建設的內涵、機制上也未做深入研究,對實驗室文化的基本內涵和功能認識不清,存在著多部門共同管理的現象,容易造成部門間相互推諉,工作效率低下。文化建設的制度方面存在著制度陳舊,缺乏科學有效的實驗室運行機制和制度指導,不能充分體現實驗室規劃的科學性、合理性。

4高職院校實驗室文化體系的創新與發展的對策建議

基于高職院校實驗室文化建設的現狀,要實現高職院校實驗室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理解實驗室文化建設的核心和精髓,使實驗室文化與校園文化相適應、相協調。結合實驗室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可以從實驗室文化的三大組成部分,即從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個方面實現實驗室文化的創新與可持續發展。4.1高職院校實驗室物質文化建設創新。高職院校要實現實驗室物質文化的創新,首先要在實驗室的硬件設備上與時俱進,對可以更新換代的設備進行升級,對亟需發展專業的設備進行論證、購置。高校管理者采用通過對實驗室的專題調研、訪問兄弟院校和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式,深入到學校的各個實驗室,了解每個實驗室基本功能、為本專業開設哪些課程服務、設備的利用率達到多少、設備的功能是否滿足教學需求,結合高職院校實驗室及專業建設的發展方向、建設目標、人才培養方案、設備采購計劃等,解進一步優化實驗室布局,決實驗室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建立與專業特色相一致的實驗室文化。要指定專人定期對原有實驗室的硬件設備進行保養和維護,保障教學任務的順利進行。對新建的實驗室要結合企業生產需求,了解行業設備運行情況,充分考慮設備儀器的先進性,拓寬實驗室設備的使用范圍,能夠為區域內相關產業服務,凸顯校企合作優勢,充分實現實驗設備的價值。另外在當今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在互聯網+的背景下,要運用移動終端APP、互聯網平臺等現代化信息手段來滿足實驗室物質文化建設的需求。4.2高職院校實驗室制度文化建設創新。良好的實驗室文化體系,需要利用完善的、合理的、科學的制度作保障。通過實驗室制度文化的建設來管理和約束師生在實驗室的行為規范,使其所有的行為都在制度的范疇內進行。實驗室制度文化建設包括建立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實驗室人員準入制度、實驗室環境衛生管理制度以及儀器操作手冊等內容,同時根據各專業屬性的不同,不同功能的實驗室制定相應的實驗室管理制度,如具有危化品的實驗室要根據上級文件制定其特有的危化品管理方法,對于易制毒、易爆的藥品要雙人管理、雙人使用、雙人監督,建立化學品動態性臺賬制度,嚴格管理危化品的購買、使用、回收等環節,大型儀器的輔助設備水、電、氣的安全使用制度也需同時完善。在實驗室制度文化的建設過程中既要考慮制度的嚴肅性、權威性和剛性,保障實驗室能夠有序、高效、安全運行。另一方面也要從能夠提高實驗室工作人員的積極性的方面考慮,建立健全實驗室工作人員考評機制,提高對在實驗室工作人員的薪資待遇、營養補貼,在對實驗室人員職稱評聘的條件上有所傾斜,對實驗室有突出貢獻的老師采用一人一策,提升實驗室工作人員對工作的認同感、幸福感和滿意度。4.3高職院校實驗室精神文化建設創新。高職院校實驗室精神文化創新是實驗室文化建設的核心和靈魂,他是一種追求真理、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文化理念,實驗室精神文化是學校在歷史長河中積淀出的具有共同追求、共同奮斗的目標,統領著實驗室的發展方向和建設目標,由實驗室人員的價值追求、思想理念、道德情操、人際關系、行為方式和學術氛圍等構成。在高職院校中大部分實驗室都是承擔國家和省技能大賽、創新創業大賽訓練的重要場所,實驗室精神文化建設可以通過在實驗室張貼勵志的標語橫幅或名人名言,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鼓舞激勵教師指導和學生參賽的士氣。高職院校可以定期通過組織實驗室人員的經驗交流、開展學生的座談會和與兄弟院校調研的方式,為廣大師生提供一個溝通、交流的平臺,對實驗室運行中存在的問題集中的收集,并及時有效的實施整改,通過交流,相互間取長補短,促進人員知識結構的更新,實現實驗室資源的共建共享,激發實驗室工作人員的歸屬感,發揮實驗室人員潛能,激發實驗室人員的創造力。因此,創新高職院校實驗室精神文化,是學校校園文化的拓展和延伸,將實驗室精神文化和校園文化融合,充分體現校情、學情,才能彰顯精神文化的核心作用,才能使實驗室的精神文化對學校發展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5結語

實驗室文化建設水平的優劣是衡量高職院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準之一,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要有打持久戰的準備,不能有短期突擊急于出成績的想法。實驗室文化建設必須與學校發展規劃、專業建設目標、人才培養工作等方面緊密結合,通過實驗室文化建設的創新實踐,利用優勢資源,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營造良好的實驗室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環境,為建設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服務,實現高職院校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參考文獻

[1]林燕.高職院校校實驗室類企業文化內涵構建[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10):238-241.

[2]歐玫.高校實驗室文化建設的現狀和創新發展[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5):86-89.

[3]武芳.高校實驗室文化建設創新探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8):244-247.

[4]陳玲.高校實驗室文化建設途徑[J].高教學刊,2016(18):191-192.

[5]柯紅巖,張捷,金仁東.“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實驗室文化建設[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9(3):227-228.

[6]高峰.高校實驗室文化建設問題的探討[J].實驗室科學,2012(4):128-130.

作者:嵇波 單位: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