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學風建設對策研究

時間:2022-10-22 10:19:34

導語:高職學風建設對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學風建設對策研究

摘要:學風即一所學校的學習風氣,是一種集體表現形式,反應的是在校學生的精氣神,也反應出老師的治學態度和方法,更能反映出一所學校凝聚教與學的融洽程度。良好的學習風氣,能為大學生走向成功保駕護航,給老師的發展提供平臺,為學校創建品牌效益、謀求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學風;建設;對策

一、高職學風建設的現狀

我們國家正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對于人才的需求可謂是求賢似渴。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故我國的教育發展也是迎來了空前的機遇。隨著國家職業教育的不斷推進,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人數與日俱增,以致每年涌入社會的各行各業的畢業生數也是空前激增。可是從企業對畢業生的滿意度調查報告來看,真正千里馬的增長速度并不可觀,再回首研究近些年全國各地飛速發展的高職院,發現學生的學習風氣和進取心都不盡如人意。例如,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經常曠課、課堂上玩手機、作業抄襲、考試作弊;嚴重缺乏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學習目標迷茫等等。

二、高職院學風不正的原因分析

從客觀因素來看,主要分為三個層面:(一)社會層面上,大數據和流媒體盛行之下,想要得到的東西比往年來得都更加輕松、更加便捷一些,金錢和利益的滲透和驅使,學生們經受不住誘惑,就會滋生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的思想,嚴重影響著大學生的社會意識形態,從此意志消沉、一蹶不振。(二)高校自身層面上,連年的擴招,學生數的激增,學生素質必然會良莠不齊,導致學校的規章制度和管理體系也未及時變更應對。教學上改革滯后,教學設備也是供不應求,學生的教學質量、教學環境沒有保障。(三)教師層面上,教師口中總會流傳這么一句話:今年的學生比去年差,講什么都不聽!教不學師之惰,有些專業老師,把“教”和“育”分的很清晰,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缺乏耐心,再加上學校對老師的科研壓力,更是對教學質量沉重一擊。從主觀因素分析來看:大學生本身首先普遍缺乏生涯規劃,雖然有理想和抱負,但往往都是空談,自我定位不清晰,沒有明確的生活態度和學生目標。由于父母的溺愛,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管理和生活能力較差。再加上學生在“沒有主見”的填報志愿時,都是家長和老師的一手包辦,等到學生真正進入專業的學習時,才發現根本就不是自己的愛好,越學越消極,長此以往終會陷入惡性循環之中。

三、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的策略

(一)高校主體建設。高校本身在學風建設上,屬于高屋建瓴。他承擔著規章管理制度的建立、校園設施的建設、豐富大學生的各項活動。1.統一領導,合力完善和健全規章制度。良好的學風建設,必須要有健全的規章制度來保駕護航。例如,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大學生手冊》,但是手冊內容往往是約束內容多、激勵情況少,教育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固然重要,可是學生需要進步,也少不了鼓勵和肯定。學校對學風班級的管理機制,根據班級成績、課堂效率、獲獎情況等,每學期評定優良學風班級,并給予獎勵;對于后進班級,進行重點監控,確保班級形成競爭優秀的意識。2.完善教學設備,提升課堂效率,打造良好的育人環境。每當學生跟他人談起自己的校園時,總是自信滿滿,這也是一種宣傳效應,因為校園的魅力在學風建設上承擔著重要的客觀作用。教學樓、實驗室、圖書館、體育館、學生活動中心,作為學生的五大基本區域,一定要保證足夠的經費投入來改善和更新。例如實驗室,設備的齊全和先進,才能吸引學生投身實驗、樂此不疲;再比如圖書館的藏書量,可以讓學生汲取更多的知識。打造魅力校園,除了硬件設施,還有媒體宣傳軟實力的提升,以此從精神層面上激勵學生積極進取、立志成才。3.積極策劃學生各項活動,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大學里,真正在課堂上實施教學的時間相對初高中,要少了很多,所以學生課余時間相對較多,如何利用他們的課余時間,就得看學生活動策劃的如何,并且還能跟教學完美結合。作為學校主體,必須考慮到:是否擁有完備的大學生活動中心、學生社團、就業創業基地等相對獨立的活動場所;專業老師除了課堂教育,多組建一些科技興趣小組;學校多安排一些大學生就創業課程,模擬社會招聘,多組織校園招聘會,讓學生感受到就業的危機感,從而加強學風建設。(二)教師的主觀能動性。1.指導學生對專業的深入了解。作為一名專業教師,除了教授學生的專業技能之外,還應該時刻向學生講解專業的發展歷程,以及專業領域對社會的貢獻。校企合作,是當今職業教育發展的新形勢,所謂請進來就是跟企業合作,請企業的專家來給學生上課,讓學生明白如何才能真正的學以致用,明白社會競爭的激烈,指引學生今后的努力方向。走出去,即學校安排學生去企業和單位實習,切身體會社會對專業技術的要求,同時也是對老師教育方式的一種考驗,此外,學校還應該多安排教師,前往其他高校或者培訓機構交流學習,促進老師無論是橫向,還是縱向,都能全面發展。2.嚴以律己,立德樹風。“其身正,不令則行”明確指出了教師自身的表率作用,教師的自身修養、學術水平,在潛意識里就給教授對象形成典范。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風格,而嚴謹的教風無論是對教師還是對學生都具有促進和制約的深遠作用。傳道、授業、解惑是教師的根本目的,最終體現是學生所在課堂的教學質量,課堂效率對教師提出:一要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二要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那么教師就得抓住學生的心態,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學方法來掌控課堂。另外,學校的教務部門,也應該適時采取相應的督教和評教活動,促進教師的教學進步。(三)學生管理系統的幫扶作用。高校輔導員既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線工作者,也是學生管理團隊的中堅力量,通過他們與學生的深入交流,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綜合情況,而且還能獲取學生對學校學風建設的實質性的建議,從而有針對性的指導教師的教學活動。面對不同學習困難類型的學生,輔導員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幫扶和引導,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端正學習的態度。除此之外,學校的學管系統,還有可以利用好學生活動平臺,加強宣傳,例如組織一些豐富多彩的學習競賽、樹立一些身邊的榜樣,幫助學生糾正以往形成的錯誤的學習行為和習慣,最終達到可持續發展的學風建設目的。(四)學生對待學習的主人翁作用。美國教育家布盧姆說過:“一個帶著積極學習課程的學生,應該比那些缺乏熱情、樂趣或興趣的學生,或者比那些對學習材料感到焦慮和恐懼的學生,學習得更加輕松、更加迅速。”這是因為很多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沒有樹立正確的學習價值觀,有的學生根本沒有認識到學習的意義是什么?所以我們高職院校的學風建設一定要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人翁意識。在給學生創造良好學習氛圍的基礎上,積極引導學生學會:管理自己、約束自己、反省自己,形成主動的學習習慣,將曾今是“學習的奴隸”變成“學習的主人”,化被動為主動,從而逐步走上奮發圖強的良性學習軌道。(五)充分發揮家長在學風建設中的作用。隨著知識經濟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知識的重要性,當學生在高考前,家長經常會將“把學習搞好就什么都好”這句話一直掛在嘴邊,認為只要孩子考進好的大學就萬事大吉,自己的孩子就可以“自由解放”了,殊不知大學生活才是人生的開始。家長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也是最好的監管者,如果高校想加強學風建設,必須讓家長意識到大學教育同樣離不開他們,與家長們建立起密切的聯系平臺,隨時掌握學生的動態,配合學校共同管理學生。總而言之,高職院校擔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應用型專門人才的使命,是我國高等教育事業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學風建設是高等教育事業向前發展的重要前提,也是社會所需人才質量的根本保證。學風建設是一項系統性、長期性的工程,作為高職院校應不斷積累經驗,狠抓不放,保質保量的完成使命,最終實現讓國家放心、讓家長稱心、讓學生定心的人才培養基地。

參考文獻:

[1]向麗.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現狀及對策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02).

[2]陳吉鄂.關于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的對策思考[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04).

作者:濮方龍 單位:南京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