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學風建設研究
時間:2022-08-19 04:10:53
導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學風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學風是一所高校治學風格、治學態度和治學方法的綜合體現,展現著高校整體的精神風貌。學風建設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影響著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但受學生主觀能動性、教師職業素養、社會環境等方面的影響,目前的高校學風建設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得到及時解決。筆者通過闡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學風建設之間的聯系,分析高校產生學風建設問題的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進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學風建設
在全國高校思政會議上指出:“高校治理得如何,校風和學風如何,既影響和決定著,又反映和體現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成效。”不斷強化高校學風建設,才能為學校的整體工作布局打下堅實基礎。促進高校的穩步發展,只有加強學風建設,才能不斷提高高校整體教學質量,以優良的學習環境帶動學生成長成才,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學風建設之間的關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學風建設相輔相成、互相作用。從兩者的教育目的、教育方式上來看,都是從學生的思想源頭入手,旨在幫助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的進步發展,兩者存在一定的內在聯系。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學風建設擁有相同的教育目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在培養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所需要的“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人才,要求高校學生在具備較強專業知識素養的同時,擁有較強的思想政治素養。學風建設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的一致,通過營造優良的學風氛圍,促使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育學生踏實認真、吃苦耐勞的學習態度,成為對社會有用的棟梁之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學風建設兩者的教育目的都是為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成為我國未來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為學風建設提供助力。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在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在學習方面,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對待學習的思想認識,端正學習態度,形成對學習的正確認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些都為高校學風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實施打下堅實的基礎,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
二、目前高校學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原因分析
隨著社會的發展,高校學生的學習環境相比之前發生著巨大變化,高校學風建設面臨著諸多問題和挑戰。例如目前高校普遍存在課堂“抬頭率”低的問題,部分學生課堂紀律意識淡薄,課上玩手機、吃零食、睡覺,甚至有個別學生在上課、考試時,通過金錢交易進行替課、替考等等。這些問題的出現,嚴重影響了高校教學秩序,降低課堂教學效果,同時也為高校人才培養帶來了消極影響。對于這些問題,可以從學生、教師、社會這三個方面來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一)學生的因素。高校學生的價值觀念還在形成與確立中,初入高校的大學生群體大都思想不夠成熟,尤其在經過緊張的高中生活后,有部分學生誤認為大學校園是可以隨意放松的地方,娛樂的天堂,過度放縱自己。同時,目前學生大多為獨生子女,部分父母的嬌生慣養行為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經濟來源,在如今物質生活豐富的時代,可供娛樂的形式多樣化,讓部分學生迷失自我,從而忽略了自身的“本職任務”學習的重要性,有錢就去揮霍,沒錢回家找父母要,成了部分大學生的真實寫照。學生以這樣的生活方式在高校,不僅浪費時間、浪費金錢,還為高校的整體學習環境帶來了歪風邪氣。(二)教師的因素。高校教師作為高校教育教學的骨干力量,其專業知識技能和個人道德品質對學生的影響深遠,如果高校教師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技能和個人道德品質,那么學生會對教師產生強烈的認同感,教師可以通過個人的魅力潛移默化的提高學生在學習方面的積極性。但是目前部分高校教師不能與時俱進的更新課堂內容,枯燥陳舊的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同時,部分教師忽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以居高臨下的姿態面對學生,也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熱情。(三)社會的因素。隨著社會開放水平的不斷加深,一些腐朽、錯誤的思想觀念涌現,對人們產生著消極影響。對于高校學生來講,如利己主義、急功近利等思想嚴重影響著學生對待學習的認識,影響學生求真務實的學習態度。同時,社會上一些不公平的現象,如部分學習成績一般但家庭背景較好的學生可以憑借家庭優勢輕松找到一份好工作,而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卻就業困難,這些現象也影響著學生對待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正是受到社會價值導向的影響,讓部分高校學生對學習的重要性產生懷疑,從而影響著他們對待學習的態度。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強學風建設的對策
(一)從思想上教育和引導。高校可以根據學生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特點,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意識。在入學時,通過弘揚高校的優良傳統,學習學校的發展歷史,加強學生對學校的文化認同;教育學生在大學期間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梳理重點學習的知識內容,提醒學生意識到在校期間學習的重要性。在校期間,引導學生充分認識自我,制定自己對未來幾年的職業生涯規劃,并為自己所制定的目標努力奮斗;同時,在校期間要培養學生的學術和科研意識,有專職教師帶領做科研、搞項目,從中不斷學習學科知識,培養動手實踐能力;發揮黨員和學生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設立典型,并舉辦一些事跡報告會和經驗分享交流會。(二)健全學生管理及獎懲制度。從規范學生日常行為開始,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對違反紀律的學生,必須認真查處,按章處理。嚴格考風考紀,進一步規范考務管理,嚴肅考場紀律,對考試作弊的學生堅決按章處理。積極修訂和完善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目標管理指標體系。根據高校實際,修訂本校的《學生管理規定》,對在校期間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給予表彰獎勵。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引導和資助學生參加競賽、科研和科技活動。(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鼓勵高校教師交流學習,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并能與時俱進的更新課程教學內容,保證教學內容的前沿性和創新性,吸引學生課上課下的注意力。加強教師課堂管理意識,對于違反課堂紀律的行為零容忍,在教學的同時兼顧管理,維持課堂秩序。培養教師課上加強互動,課下注重交流,形成一個有效的教學運轉機制。
作者:程鵬 單位:西京學院
- 上一篇:高校學風建設軟環境構建分析
- 下一篇:物聯網與智慧社區服務體系探索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