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分析

時間:2022-04-15 02:45:02

導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分析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是一種社保體系,為了保證其信息的透明度、真實性,需要人力資源管理、社會保障相互配合。同時,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只有不斷提升社會保障、人力資源的構建能力,才能為各項制度的實施提供保障。因此,必須重視社會保障和人力資源的信息化建設,并加大創新力度,從而推動經濟建設,促進社保體系的發展。

1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的內涵

1.1人力資源。人力資源簡稱HR,是指社會事業、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具備勞動能力的人口。從廣義上看,人力資源是社會具有體力、智力勞動能力的人的總和,包括質量、數量兩方面;從狹義上看,人力資源則是為組織提供制造產品、服務的人力。作為一種特殊的資源,人力資源具有能動性、社會性、時效性、兩重性、再生性等特征。加強對人力資源的管理,對促進生產力發展,推動國家經濟發展,具有重大作用。1.2社會保障。社會保障是指以政府或國家為主體的保障機制,包括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社會保險、社會優撫等內容,本質是追求公平,目的是滿足公眾基本的生活需求。

2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

2.1順應信息時代的要求。21世紀,我國最主要的任務是加快和諧社會的建設進程。由于社會保障、人力資源工作內容復雜,工作量大,耗時長,涉及的員工也比較多,所以必須進行信息化建設,從而順應時展的要求。2.2促進政府廉政建設。對社會保障和人力資源工作進行信息化建設,能夠保證社保制度公開、透明,更好地維護公眾權益與利益。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公眾發表看法的平臺越來越多,政府也能及時了解公眾想法,并做出針對性的決策,切實做到以人為本。對于基層工作人員而言,信息化建設能夠加快政府或管理部門的廉政建設,保證各項制度的有效性,同時也能在公眾的監督下得以完善,進而彌補工作的不足之處。2.3提高整體工作效率。信息技術時代,各行業都實現了網絡化、電子化,在體現時展特征的同時,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促進了行業發展。社會保障、人力資源是單位進步、發展的重要表現,也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在這種情況下,開展信息化建設工作,有助于提高社會工作效率,滿足社會發展需求,增加各單位的經濟產值。2.4促進各項事業發展。信息化建設,是指在工作中構建數字化平臺,社會保障、人力資源工作涉及大量信息,通過信息化平臺進行傳遞和共享,有助于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同時,還能解決因時間、地域等因素帶來的問題,加強各部門的交流,促進各項事業健康發展。

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中的問題

3.1網絡覆蓋面不廣。現階段,社保體系信息化網絡正處于穩步發展趨勢,其原因可能和各地域局域網的建設相關。這樣一來,地方內部部門的聯網成為可能。但是,受各因素影響,同省市業務經辦部門、銀行等部門的聯網,無法共享資源,影響著社保業務的網絡化管理,降低整體效率。3.2缺乏人才。人才是信息化建設能否正常進行的關鍵,從當前來看,我國很多地區的優秀人才匱乏,為社會保障和人力資源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開展帶來困難。即便個別地區有優秀人才,也沒有開展針對性的培訓工作,導致其素質不高,阻礙信息化建設進程。3.3社保制度缺乏系統性。通過長時間的摸索,社保信息化建設的應用軟件、硬件配置已相對穩定。然而,就保障問題、發展趨勢而言,尚需要進一步強化,應建立相應方案進行觀察,并配以系統性的制度進行輔助,不能只顧及眼前利益的獲取,也要考慮資金的利用價值,進而促進信息化建設發展。3.4業務流程不穩定。隨著社保政策的變化,整個行業的業務流程也隨之變化,最主要的表現是業務流程不穩定,使得員工無法及時、全面的掌握業務流程,再加上其不確定信息的產生流程,引發各種各樣的問題,無法切實體現信息化建設的優勢。3.5系統有安全隱患。在信息化網絡使用過程中,多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具體表現為:(1)未進行安全認證,無法自動識別單位身份。(2)信息傳遞方式不安全,通常用微信、郵件等方式傳遞,導致信息泄露。(3)系統安全等級低,或網絡軟件有漏洞,導致信息被竊取。3.6數據庫質量不佳。隨著改革力度的增大,社保機構開始了大面積的組合,使得員工信息不斷變化,或相關信息不準確,其原因為:數據庫建立時,數據原本就不準確;忽視數據庫的維護,使得需要修改的數據未修改;新舊程序更迭時,產生的數據不準確,損害員工利益。

4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措施

4.1促進信息化網絡建設。首先,了解當地局域網的趨勢,加強信息網絡建設。積極開展信息收集、傳遞等工作。其次,體現社保信息網站的價值,展現網絡特性,開展社保政策或制度的宣傳工作,為參保人員提供針對性的服務,提升社保服務水平。再次,研發應用軟件,加大相關機構的監管力度,通過網絡抽查等方式,監管各類基金。最后,研究跨局域網業務,為社保信息的共享提供保障。4.2加強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人員作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的參與者,工作能力和技能水平直接影響著信息化建設進程。因此,信息化建設期間應加強對相關人員的培訓,比如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要求、內容等,確保每位員工熟知信息化建設知識,提高工作效率。定期組織員工學習信息技術,或和同行業的員工交流、學習,增強技能水平。4.3規范社保制度建設。首先,根據具體情況,制定信息化建設方案,使信息化建設嚴格按該方案進行。合理使用人力、財力,有效開展建設工作。其次,結合當地政府的財力,購置軟硬件設施,防止信息不暢通情況的出現。最后,完善公眾的就業指導體系,為需要的人進行指導,幫助他們解決就業問題。除此之外,政府還要加大政策支持。對社保人員提出嚴格要求,有效監管網絡信息,一旦發現虛假信息,立即進行政治教育,嚴重者進行懲罰,保證信息的準確性。4.4規范業務進程。首先,整合業務流程,尤其是內容相同的環節,盡可能的削減重復勞動,增強整體質量。其次,優化工作程序,明確各項業務的工作流程,禁止擅自更改程序。最后,確保相關政策的連貫性,加大宣傳力度,確保參保人員了解工作情況和進度。4.5規范社保卡管理。社會保障工作要求技術標準統一,由于業務流程有所變化,需要加以改進和提升。作為參保人員,必須明確社保卡的使用方法,了解社保卡的意義,重視社保卡的保管,以免社保卡丟失。作為社保機構,應制定相應的標準和制度,強化社保卡的加密、掛失處理,為參保人員提供更加豐富、快捷的服務。4.6增強系統的安全性。為了預防安全隱患的出現,除要求在信息化建設時,提高技術人員的專業度外,還要對相關信息數據進行備份,并定期維護軟件系統,以免信息泄露。同時,根據以往的工作經驗,提前制定預防性措施,便于及時處理安全問題。對于技術人員而言,可根據工作要求,制定工作權限,這樣不但能夠保證社會保障、人力資源工作隨時更新,還能確保數據安全。4.7構建公共服務、數據中心平臺。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數據平臺是保證各項工作開展、數據完整的關鍵介質。在具體工作中,要想保證數據統一、真實,需要各部門團結協作。比如,公安、民政等部門發揮自身職能,及時更新、共享數據,實現信息的統一化,增強平臺的防護能力、承載能力。為保證平臺服務的便捷性,還要提供咨詢服務,及時、全面的解答公眾困惑,擴展業務范圍,切實做到公共服務、數據中心相統一。4.8建立社保資源網和就業信息網的聯系。分析我國國情,發現就業人員流動性大,人才無法找到合適的崗位。基于此,政府要以市場為導向,分析和調查就業問題,建立就業信息網,拉近就業人員和用人單位間的距離,幫助就業人員更快地找到工作。同時,和社保資源網建立聯系,便于就業人員全面了解社保政策和用人單位,知曉社保制度的不足,并結合相關情況,制定完善的社保制度。應注意,網站建設時要保障安全性,設置信息的查看權限,以免信息丟失侵犯權益。

5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科技的進步發展,各行業取得了質的飛躍,為建立信息化社保體系,必須發揮出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的信息化作用,切實保護公眾的權益。現如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的信息化建設仍存在問題,相信隨著國家政策的完善,信息化建設會逐漸統一、健全,在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的同時,增強信息的透明度,提高整體效率。

參考文獻

[1]張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的信息化建設探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9(25).

[2]張萍萍.淺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中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科技投資,2019(16).

[3]韋朝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的信息化建設措施與作用分析[J].電腦迷,2018(27).

[4]張永梅.探討信息化時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監察檔案管理[J].卷宗,2019(4).

[5]康媛.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基層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研究[J].辦公室業務,2019(6).

[6]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深化工程技術人才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J].安裝,2019(3).

[7]王美娟.如何做好基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J].中國科技投資,2017(23).

[8]王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系統中社會保障卡的設計[J].中國經貿,2017(20).

作者:于山洪 單位:阜陽市潁州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