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改革對稅收制度的影響
時間:2022-02-02 03:59:50
導語:個人所得稅改革對稅收制度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納稅的必要性
稅收作為國家調節國民經濟及實施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科學的稅收制度、結構以及政策都有利于社會的發展,促進社會生產要素流動,促進產業發展和經濟增長。稅收借助公共權力,根據國家的標準與制度,參與到國民收入當中去,調節高收入。有國才有家,交納個人所得稅是用來調節個人收入差距的,目的是防止收入差距過大,我國現階段開征個人所得稅的主要目的仍然是調節收入,特別是調節高收入。調節收入是我國目前個人所得稅開征的主要目的。個人所得稅中納稅義務人包括居民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于本國的所得征收的一種所得稅。在有些國家,個人所得稅是主體稅種,在財政收入中占較大比重,對經濟亦有較大影響。
二、稅改的必要性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根據決定,個稅起征點從3500元提高到5000元,新個稅法將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的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和稅率。隨著社會的發展,為適應其社會發展的需求,進行稅制改革是十分有必要的,財稅體制改革立足于長遠發展,使再分配更具科學合理化,其優點主要體現在首先,有利于縮小貧富差距,通過政策實施與技術手段的配合,減輕廣大群眾的個人所得稅負擔,避免高收入者少納稅、中低收入者多納稅的逆向收入調節;其次,個人所得稅改革有利于鼓勵勞動收入,綜合計征個人所得稅的改革讓廣大勞動者受到保護,讓不勞而獲者受到限制,在市場環境中樹立鼓勵勞動、鼓勵創造的收入分配導向;再次,個稅改革有利于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在個人所得稅改革后,減輕了中低收入人群的壓力,納稅主體變為中高收入人群,使中低收入人群有了更多的創造空間;最后,個稅改革有利于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若能有效減少中低收入人群的稅負,則廣大群眾就可以將減稅效應直接作用于增加消費中,客觀上也起著鼓勵居民消費的作用。
三、個人所得稅改革對我國稅收制度建設帶來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一)稅負公平問題。公平稅負是現代稅收的一項重要原則,是指稅收負擔公平分配給納稅人的原則。政府通過更具合理化的稅收制度和政策調節國民經濟,據統計,我國的各行業的收入差距擴大了數倍,貧富差距過大嚴重影響了我國社會的發展。稅收作為一種分配工具,需要完善的制度去對市場初次分配中的個人收入差距進行適度調節,同時,個體公民對于國家的貢獻在在稅制改革中有所凸顯,透明的稅收制度可以得到公眾的接受和監督,從而有效避免暗箱操作,公平的稅負使稅收更具合理化,也能進一步提高稅收效率,保證財政收入,促進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二)同步卻不能同層次。加強征收和調整稅制是個人所得稅改革中所采取的兩種方法,但兩者不在一個層面,改革所面臨最棘手的問題便是無法對納稅人真實信息進行有效核查和把握,我國還未頒布相關條例能使各部門之間建立電子稽查并相互共享。
我國相關部門應根據以上問題,制定相應的措施對現有制度和政策進行完善和改進,并納稅人的真實信息進行有效采集和保護,使涉及稅收的各部門之間信息能夠共享,并由公安部門進行監督,稅制調整的進一步發展就是加強征管,以身份證為基礎建立納稅人單一賬號統一,并與社會保險統籌使用,最后通過公安部門對身份信息進行驗證。兩種稅制配合是否默契,還需要花一定的時間去完善,并不斷改革前進,稅收制度的改革是鋪墊,個人所得稅的征收即是升華。
參考文獻
[1]韓耀星.中國稅制與稅制改革研究[M].北京:中國物價出版社,2016.
[2]郭靜.完善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度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5.
[3]李建芳.個人收入分配差距與個人所得稅稅務籌劃[J].稅務研究,2016(2).
[4]王迪.中國個人所得稅的改革方向和路徑[J].中國市場,2018(5).
[3]周心怡,開放視角下中國個人所得稅收入再分配效應研究[J].亞太經濟,2018(2).
作者:馬彩霞 單位:湛江財貿中等專業學校
- 上一篇:企業內部會計制度建設策略
- 下一篇:審計局包保幫扶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