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架構管理制度建設探索

時間:2022-05-22 09:11:27

導語:企業架構管理制度建設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架構管理制度建設探索

摘要:企業架構管理是一種先進的企業管理方式,對企業的制度建設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企業架構管理可以縮短企業制度建設的時間與成本。本文通過企業架構管理和企業制度建設的科學結合,從而進行管理上的探索

關鍵詞:企業架構;企業制度;戰略;組織機構

制度問題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問題,也是現代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最基礎的問題。要做好制度管理工作,并將其上升到管理體系與管理哲學的高度,就需要對制度與企業文化、發展戰略、組織職能、管控模式等管理要素的關系進行梳理與廓清。隨著時代的發展,管理方法的不斷更新,現有的制度搭建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大型企業的業務需求,如何適應這些變化,使企業制度能夠更加科學化的建立,是現代企業所面臨急需解決的問題。企業架構管理是一種有動態管理過程的框架結構,架構治理測量常常表現為在共同的結構、要素、關系之上確定的各具特色的指導思想、總體規劃、基本原則,通過對戰略、組織、流程、IT的優化實現清晰的企業管理層次。架構治理真正能否發揮作用,關鍵在于所確定的原則、規劃能否在影響系統變化的各類決策中發揮作用,進而實現對系統演進的指導。

1企業架構的管理運營方式與定義

企業架構本身是從IT架構規劃衍生而來,TOGAF也是由以前關注IT轉到業務,不管怎樣,企業的IT知識是管理工具范疇,它的存在必須有助于推動企業現在的運營。經營理念、戰略規劃、運營執行這三大塊是企業管理的范疇,它們構成了企業的經營管理框架。它是從企業的經營理念,逐漸落實到戰略規劃以及運營執行。企業都是按照自己的愿景來滿足他人的需求。新的環境立法影響著許多國家的自然資源行業等,類似這些的驅動力會促使企業的理念改變,企業的使命、愿景、經營哲學又會決定企業的遠期戰略和當期的業務目標。通常目標會分解成多個短期的戰術目的,它們由不同的組織、合作伙伴和供應商來共同完成。在執行目標的過程中,還需要通過事先定義的KPI來對其進行跟蹤和監控。戰略目標制定之后需要執行,具體采用哪種戰略目標合適,需要依據企業自身所具備的業務能力來決定,隨后日常運作的組織、流程、IT系統在業務能力的指導下運轉,否則就會出現運營與戰略脫節,各個業務環節缺乏統一協調等問題。這些戰略運營執行管理包括組織和崗位職責、業務制度、流程標準、經營管理等等。要想實現高效、快速、便利的進行企業決策,就需要通過組織-業務-流程-IT這樣的企業架構治理方式來實現。

2企業制度建設的原則

2.1戰略性原則。制度是保證企業行為圍繞發展戰略展開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企業的制度建設必須貫徹戰略導向,必須跟隨企業戰略、業務模式的變化做出相應調整。2.2組織匹配原則。制度體系的建設要考慮企業的組織結構,在組織結構變動的同時,應對相應的職責與權限進行調整。2.3系統性原則。在企業制度建設過程中,應圍繞企業整體運行的各大系統,考慮系統之間的銜接,形成全面系統、相互支撐的制度體系。

3企業架構管理與規章制度建設的關系

企業最核心的就是業務鏈和價值鏈,端到端的業務流程,但是業務部門本身的劃分和IT系統獨立的建設卻割裂原本完整的端到端業務流程。如果沒有企業架構,就無法總企業層面來全面考慮問題。在企業中,單純的流程改進有很大的局限性,它無法在企業內部達到最優和共享的目標,進而導致不同業務部門之間的割裂,造成職能重疊、效率低下等問題。公司的規章制度體系建設在搭建制度體系框架時,需要考慮的因素相對復雜,核心是如何規范企業自身的經營管理,推進企業管理的規范化、標準化進程,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力。通過企業架構治理的改善,使企業戰略落地,組織機構劃分合理,業務領域搭建科學規范,流程建設從上至下,IT支持流程實現。企業制度框架的搭建,要清晰界定制度體系內涵,分析內外部環境對制度建設的影響。同時,基于企業主業務鏈與支持、管理職能,進行制度的分類設計,從而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制度體系框架。然而,企業架構治理的出現正是解決了前期制度體系搭建所需的戰略、組織、業務域等問題。

4基于企業架構管理實現公司制度科學建設

由于企業架構治理已經對戰略、組織、業務域、流程、IT進行梳理匹配。借助于企業架構的梳理,制度體系的框架搭建也可繼承企業架構搭建的業務框架,對制度的分類進行重新定義與搭建,促進企業制度管理與企業架構管理的對接,從而實現橫縱交錯的制度體系構建。根據架構治理的流程管理范圍和適用對象,縱向對制度進行分層、分級。制度層級的多少,取決于架構治理中企業的規模、組織機構、原有制度的層級劃分及業務管理的需要。其分級可包含:基本制度、程序性制度、補充規定、操作細則等。根據架構治理過程中實現的業務域劃分管理職能,建立橫向的制度分類。廣義上講,企業的制度包括業務管理制度和職能管理制度兩大類。根據架構-業務流程的梳理過程,將相近的經營管理活動合并,從而確定業務管理制度的分類。根據架構-組織機構的職能梳理過程,可以確定職能管理制度的分類。同時,還需根據職能的關鍵性、職能相關制度的數量等因素確定制度模塊的數量和名稱,力求做到無交叉、無遺漏、無重復,使之涵蓋管理職能的方方面面。在二級制度模塊確定之后,需要針對二級模塊的職能或工作任務建立若干相互聯系、密切配合的、完整系統的制度集合,即三級分類。

制度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外部層次循環遞進指導內部層次循環的建設方向,內部層次循環影響外部層次的執行效果。基于企業架構的管理對制度體系進行建設,大大縮減了制度體系的建設時間,減少了制度體系建設過程中的彎路,使得制度體系的建設可以依據制度建設的原則與企業架構治理的方法相結合,從而實現科學的企業制度建設。

參考文獻

[1]TheOpenGroup.TOGAF標準9.1版[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7.

[2]施煒.管理架構師如何構建企業管理體系[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

[3]崔新健,鄭勇男.中國民營企業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研究[M].經濟管理出版社.2018.

作者:孫毅鵬 單位:航空工業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