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案例實踐教學探索
時間:2022-05-18 03:56:27
導語:實驗室案例實踐教學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培養學生的學科基礎和實踐能力,配合課程建設,改進傳統的計劃和指定性教學模式,將典型工程案例或技術研究成果結合理論教學,探索校企聯合實驗教學的新模式,課內傳授學習,課外交流拓展,學用結合,知行貫通。
【關鍵詞】案例教學工程案例校企聯合
一、案例教學的基本理念
案例教學是將典型工程案例或技術研究成果結合理論教學,進行學用結合、知行貫通的一種符合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教育方式。案例教學建立了理論學習與實際工程應用之間緊密結合的教學體系,是一種開放式、互動式的新型教學方式。通過理論學習及典型案例分析研究,激發學生的探知欲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實際工程中的一些成功的技術研究與應用成果作為教學案例引入教學與實踐中,使學生置身于工程環境之中,分析技術特征與理論需求,建立解決問題目標的決策方法。形成一種通過獨立思考、集體協作、進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有效形式。典型案例的建立要結合一定理論知識,并提供多種技術實現方案,指導與組織學生開展討論研究,形成反復的互動、交流與完善。尤其在實踐環節中,通過分析、比較,研究各種技術手段,得出理論知識應用的基本方法,并在實踐過程中得到驗證。經過理論研究與實踐驗證,達到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來拓寬自己的視野,從而豐富自己的知識。同時,經過自己的實際應用,更加全面地了解與掌握相關技術的應用方法。
二、案例教學實施基礎
為了實現我院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辦學方針,培養學生具有扎實的學科基礎和較強的實踐能力,結合課程的特點,著重在實踐環節上下工夫。近年來,為了配合課程建設,不斷更新實踐應用項目與技術裝備,進行實驗環節的教學更新與技術提升。自編、修訂了利用學校現有的技術裝備并具有以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為目的特色教學指導書與實驗指導教案,并根據使用情況及時更新,使學生通過綜合實踐,學到了知識,為后繼的學習打好了基礎。1.實驗室基礎。為了配合案例教學,學院的實驗室建設也已經獲得了階段性的成果,新開發和更新了多個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項目。教學運行證明,這些新的實驗技術裝備對學生更好地掌握本專業知識有較大的促進作用。2.教師基礎。相關課程的實踐教學指導教師有長期擔任理論教學與實際工程應用和科學研究的工作經歷。多年來參與完成了各類科研項目幾十項,積累了大量的工程研究經驗。并完成了多項課程建設項目,為案例教學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3.企業基礎。近年來,學校與多個相關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協作關系,簽訂了多項聯合實驗室的合約。引進企業的先進技術補充與提升實踐教學手段,引入企業的成功工程案例,豐富教學內涵。近兩年,還特請企業一線工程師進行部分實驗教學,為校企聯合教學進行了探索,并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同時,相關企業也愿意將目前該技術領域的先進技術裝備提供給學校,為學生的學習創造了優越的學習環境。
三、主要探索與研究內容
1.改進教學理念。引入工程案例的教學理念,以實際工程項目和技術研究成果背景為教學案例,結合教學要求,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緊密結合,使學生清楚地了解所學的理論知識的實際應用方向、方法以及技術發展需求,熟悉、了解、增強與掌握相關技術手段的工程應用能力。將教師長期積累的科研項目和企業的先進技術進行篩選,選擇符合教學要求與實際工程應用面廣的工程案例,并將仍處目前先進技術范疇與有利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內容提煉為工程案例,建立本學院、本校與本技術領域的內容豐富的工程案例庫。2.引入工程案例和技術理念。引入相關技術領域成功的工程案例和企業的先進技術裝備與技術理念,使學生能夠了解先進的技術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手段,同時,將培養學生全面了解、掌握實際工程的應用能力與方法。增強、完善實踐項目的實際工程理念,使學生所學的技術知識與工程技術發展保持良好的同步性,激發學生對課程知識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掌握理論知識同時,建立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思想和方法,以強化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3.改進傳統的計劃和指定性教學模式。對相關課程的教學大綱與實驗指導書的修訂,主要是在案例特征、技術路線、技術方案、技術協議等的理論分析,以及在實施過程、問題的解決與結果分析等方面的知識學習和模擬應用等技術手段方面予以加強。實行項目開放讓學生從案例庫中選擇適合自己需求的案例進行理論與實際應用學習。學生根據自身能力對實驗項目可單選或多選。并制定各個項目的考核標準以及考核要求(或驗收要求)。鼓勵學生結合案例庫進行項目組合或自擬實驗項目進行學習與應用探索,并在同一考核標準條件下提出考核要求(或驗收要求)。鼓勵學生結合課程要求申請“創新活動”,其考核(或驗收要求)可按相關要求進行。4.考核與過程管理探索。根據各個項目的考核標準以及考核要求(或驗收要求),對學生進行以個人或小組形式的學習考核。采用論述、提問、解答、討論的方式進行考核,并針對實際情況給出項目考核成績。在學習過程中采用課題進展詢問、階段工作檢查、學習投入狀態判別等方式進行過程考核,并針對實際情況給出過程考核成績。5.教學方法研究。結合學生選定的課程案例項目,指導學生在實踐環節過程中進行獨立自主實際應用,學生以“項目負責人”的角色進行學習,而教師則以技術引導與支持的身份參與。教師將在項目技術解釋、理論與實際應用知識的傳授與實際遇到問題解決方式的選擇與效果分析上提供幫助。6.探索校企聯合實驗教學模式。校企教師緊密結合,讓學校教師走出校門接觸社會,增強科研能力,并將取得的成果與經驗帶進課堂以豐富教學內涵。讓企業教師走進校門接觸教學,向學生傳遞技術的發展與市場需求的即時信息,使教學與技術應用密切相關。結合課程要求,利用一些典型案例介紹本課程的工程應用對象的特征,讓學生直觀了解相關理論知識和基本工藝要求,避免空對空的教學模式。在學習過程中結合典型工程案例進行分析引導,讓學生熟悉、了解與掌握實際工程中本課程的技術應用與改進措施的方法與手段等。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采用以學生自我學習為主,教師以引導、啟發、指導為本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充分利用實驗條件進行相關教學、探索與應用等的學習與研究。企業教師結合工程案例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與應用能力,進一步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與掌握理論知識的應用方法。在學習過程中采用課內傳授、學習,課外交流、拓展等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課內要求完成基本教學要求,課外培養研究與創新意識。使學生在學習基本的課程要求下,了解該課程技術的實際工程應用背景、技術發展方向和市場對該技術人才的知識需求,學會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進行結合的基本方法。
四、探索與研究主要目標
1.教學團隊。籌建一支專業的教學團隊,從理論教學到實際工程應用相互協同。教學團隊可跨學院、跨學科、跨專業,跨方向。積極吸收企業工程師參與教學指導工作。學校教師與企業教師能夠長期進行相關的技術學習與交流,提高學校教師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經驗與能力。2.教學目標。在教學內容中以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為主要目標,拓展學生的專業知識面,提高知識運用能力與動手能力。在相關課程的應用技術知識與方法上,增強理論教學與實際應用能力的教學培養。3.教學模式。探索校企聯合教學的模式。以典型案例為主要對象,由學校、企業教師共同傳授理論知識的研究分析,實際應用能力的引導與培養。4.教學特色。在引用通用教材的基礎上編寫具有應用型特色的實踐、實驗指導書、補充教材以及工程案例庫。形成以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為主要目標,培養研究、創新為補充的特色教學。5.總結與展望。規劃教學工作計劃,明確教學工作目標與職責范圍,加強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質量管理。開展教學研究活動,促進教學工作改革,及時總結經驗,提高教學質量。積極探索開放式的實踐教學模式和專職企業工程師參與教學的常態化。
五、結論
為了實現我院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辦學方針,培養學生具有扎實的學科基礎和較強的實踐能力,配合課程建設,結合課程特點,引進企業的先進技術,補充與提升實踐教學手段,引入企業的成功工程案例,豐富教學內涵。改進傳統的計劃和指定性教學模式,修訂、完善相關課程的教學大綱與實驗指導書,將典型工程案例或技術研究成果結合理論教學,課內傳授、學習,課外交流、拓展,學用結合,知行貫通。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緊密結合,探索校企聯合實驗教學的新模式,不斷更新實踐應用項目與技術裝備,進行實驗環節的教學更新與技術提升。
參考文獻:
[1]龐茂,李西秦,楊禮康,程峰.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案例教學實踐———以汽車測試技術課程為例[J].浙江科技學院學報,2015,(04):303.
[2]丁衛紅.合理運用教學評價,促進《電力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改革[J].高教論壇,2009,(06):62.
[3]紀林章,祁峰,劉棟.以案例為主體的校企聯合實驗教學的探索與研究[J].大學教育,2018,(04):66.
[4]任璐璐.計算機技術在大學教育中的應用探討[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24):111+113.
[5]何建新.高職實驗實訓教學探討[J].教育與職業,2013,(11):155.
[6]付澤民,張祥.以校企合作推動特種加工課程的教學改革[J].科技創新導報,2017,(31):233.
作者:沈忠 張珂 單位: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 上一篇:標準化案例庫在護理實踐教學的應用
- 下一篇:專業學位研究生案例庫建設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