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詞匯多模態互動教學分析

時間:2022-12-16 09:47:51

導語:英語詞匯多模態互動教學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英語詞匯多模態互動教學分析

摘要:近年來,多模態教學受到廣泛的關注。多模態教學為詞匯教學提供了新的發展路徑。多模態互動詞匯教學是在多模態詞匯教學理論基礎上,全面分析教學中多元互動的教學形式,有助于提升學生詞匯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詞匯教學實效。

關鍵詞:英語詞匯;多模態;互動教學

語言由語音、語法和詞匯三大部分組成,詞匯貫穿于語言學習的始終,正如語言學家所說,沒有詞匯,人們不能表達任何東西。然而,相對于語法和篇章,有些教師和學生并不是很重視詞匯的學習。一直以來,英語詞匯以單一模態教學為主,教師花費大量時間去講解,學生投入大量精力去學習,但效果卻不盡人意。近年來,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在教學中不斷應用,筆者嘗試將此理論應用于詞匯教學中,以期提供一種新的詞匯教學方式,從而提高詞匯學習的有效性。

一、詞匯與詞匯教學

語言學家認為詞匯是語言的核心。詞匯包括詞匯形式、語法規則、搭配、功能和意義等。詞匯形式是指詞的發音、拼寫、詞性和前后綴等。語法規則是指時態、語態、名詞的數的變化、形容詞副詞比較級和最高級等。搭配是指詞組和慣用語等。功能是指不同情境下意義相同的詞的選擇等。意義是指釋義、內涵外延意義和具體語境意義等。詞匯教學是從語言知識教學的角度提出的,詞匯是掌握語言的最基礎材料,詞匯教學是語言教學中的關鍵環節。英語詞匯教學是把與單詞相關的要素放到更大的語言單位中,讓這些要素相互關聯,共同參與,形成短語、搭配。以詞塊為中心是詞匯學習的基本原則之一。詞匯學習和駕馭詞匯的能力是影響語言學習的重要因素,詞匯、詞塊的掌握直接影響聽說讀寫技能的發展。在課堂環境下,詞匯的呈現方式決定著詞匯教學的成敗。詞匯呈現就是教師通過一定的手段把目標詞的形、音、義、句法特征、搭配及其運用等展示給學生的過程。如果學習內容能充分引起學生的興趣并具有可學性,具有充分的語境信息和可以完全理解內容,對于詞匯的加工達到一定水平,則教學就會非常有效。

二、詞匯教學現存的問題

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教師過分側重對語言知識的講解,主要采用單一模態,沒有很好地培養學生的識記和應用能力,致使教學效果低下。就目前的詞匯教學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問題。第一,學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在喬姆斯普遍語法思想和結構主義的影響下,英語教學中重視語法、句法、閱讀的現象普遍存在,教師在教學中重視分析篇章結構、句子成分、語法規則等,并不重視詞匯教學。第二,對詞匯的講解不夠全面詳盡。教師只是對詞匯的表面詞義進行講解,沒有全面揭示其內涵和外延。這是因為忽視了詞與詞之間的關聯,脫離了上下文語境對詞義的影響,忽視了詞匯的文化語義,只是從單詞角度孤立進行教學。第三,在詞匯識記方面沒有切實有效的方法。學生只是單純地記憶,教師沒有對詞匯進行歸類、比較或運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得詞匯學習效率低下。第四,教學模式和方法單一。雖然目前學校都配有多媒體投影、語音室等教學設備,但是在單詞講解時教師仍習慣于領讀、跟讀、講解的模式,使用黑板、粉筆和多媒體進行輔助,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第五,沒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雖然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念已受到教育界普遍認同,但在詞匯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并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教師仍然重視自己在教學中教的地位,按照教學目標把詞義、詞性、搭配、用法等知識一一傳授給學生,忽視了引導學生發現詞匯學習的規律和培養其主動習得的良好習慣,學生的觀察、思維和記憶能力都沒有得到良好的開發,降低了學習效率。第六,脫離了學生的生活實際。盡管教師能夠選擇的教材很多,一些常用教材更新很快,但是隨著網絡的普及和時代的進步,生活中還會涌現出大量的新詞,而這些新詞是教材中沒有涉及的。教師只教授教材所列詞匯,不注重聯系學生生活實際,不僅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使其實際運用詞匯能力下降。長此以往,以上種種問題將會嚴重地影響詞匯教學的效率,不僅對學生的詞匯輸出有很大的障礙,造成用詞不當、無法表達的后果,還會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阻礙語義認知拓展能力的發展。

三、多模態、互動教學與多模態互動教學

人們把感知世界的符號系統稱為模態,它是以語言或非語言為載體來傳遞信息進行交流的。多模態是人們通過多種感官進行意義交流的互動方式,是由多種媒體生成的符號資源。多模態話語是運用視聽觸覺等多種感覺,通過語言、聲音、圖像和動作等多種手段和符號資源進行交際的現象。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主要源于Halliday的“語言作為社會符號”的論斷。Kress和VanLeeuven借用了Halliday的思想組成了自己的多模態話語語法理論。他們認為意義的來源除了語言還有其他的符號系統,不同的符號能夠表達相同的意義。語言作為社會符號的功能可以延伸到其他符號系統之中。我國學者提出的多模態話語分析綜合理論框架,由文化、語境、內容和表達四個方面構成。其中的關鍵是文化,交際的傳統、形式和技術由文化決定;語境則決定了語篇意義的選擇;內容由意義和形式兩方面構成,其中意義是指話語的意義,而形式則指詞匯語法及其關系;表達是指媒體,有語言和非語言兩種形式。在交際過程中,人們經常用多種模態進行有效溝通,模態之間常常是強化、協同、補充和調節的關系。英語詞匯教學法,早期的有翻譯法、聽說法、情境教學法等,近期有交際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翻轉課堂教學法、對分教學法等。每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其特有的優點,不可能完全適用于所有的課堂教學。將傳統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結合在一起便形成了多模態教學。多模態教學就是根據相應的教學目標、內容和教學環境,將一種或多種教學方法綜合運用,以期達到最理想的教學效果。通過多種模態同時作用于學生的感官,以多種模態協同、強調、補充、調節來提高教學效率就是多模態詞匯教學。在教學中,教師需應用PPT、網絡或其他的教輔工具作為媒介手段,采用多種模態形式,包括文字、圖片、音視頻、實物、動作等,它們相互協作以多種呈現方式來體現概念意義、謀篇意義和人際意義。這種運用多種模態資源的多模態教學能夠最大程度地發揮網絡和多媒體的應用優勢?;咏虒W是把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是一個動態發展教學統一的交互活動和影響的過程。通過調節師生之間的關系及相互作用,優化師生、生生、學生和教學媒介之間的互動,提高教學效果。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認為,教學是為了實現某種教學目標而對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性的選擇,可以采用任務驅動、合作學習、自主探究或成果展示的方法,將教學資源合理配置,實現教學方法的多元化。因此,在多模態詞匯互動教學中會涉及很多主客體之間的交叉互動。這些互動涉及多個角度、多種層次、多個方位,由多個主客體之間相互作用和影響的動態過程調節師生之間、學生與媒體之間的互動來提高詞匯教學的效果。

四、英語詞匯多模態互動教學分析

(一)主客體間互動分析。多模態課堂教學最主要的特點就是互動,包括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學生和媒體之間的多元互動。在多模態教學中,由于多種模態的運用使得互動教學無處不在,有主體間互動、客體間互動和主客體之間的互動。1.教學主體之間的互動。教學主體是指教師和學生,主體之間的互動包括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和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在詞匯教學之前的師師互動是為了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而開展的教育教學活動。師師互動形式多樣,可以通過備課、互相聽評課、合作教學、觀摩課、教學研討等方式進行,目的是為了以他人之長補己之短,整合教學資源,改進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教學實效。學生之間的互動體現在三個環節,課前、課中和課后。對于詞匯教學來說,課前主要是按照教師的布置,通過詞典或互聯網查找相關資料,探討預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課中則是基于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開展討論合作,積極參與課堂活動,通過交流互動、協作提高詞匯識記運用的能力。課后則是與同伴復習梳理所學詞匯及相關知識,在交流溝通、互助學習的過程中發現不足,完善所學,提升能力。因此,生生互動對于緩解學習壓力、調節課堂氣氛、增強自學和小組學習能力、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起著積極的作用。在多模態詞匯教學中,教師需要借助預設好的多種符號資源,文字、圖像、音視頻、動作等,來展示、講解、舉例、延伸所教詞匯的相關知識,幫助學生充分地理解所學內容,通過各種任務活動引導學生思維和交際能力。教師通過語調、表情等非語言媒體符號對學生做出適當的評價。師生還可以在課后通過網絡進一步答疑解惑、探討交流,鞏固課上所學內容。2.教學主客體之間的互動。教師與多媒體、學生與多媒體的互動是教學主客體之間的互動。將硬軟件媒體所提供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使得詞匯教學生動而豐富。教師與多媒體之間的互動是指教師在教學中利用多種媒介呈現詞匯、指定任務、預設疑問、解答問題、布置作業。在課后還可以通過即時在線工具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因此,多媒體不僅為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多種教學手段,還為教師的監測提供了方便。課堂教學中所使用的課件、音響、網絡和語音設備等交互運行,為多模態課堂提供了逼真的學習環境和鮮活的學習素材。學生通過多模態呈現的學習內容和任務能夠關注并獲取多模態符號所傳達的信息,理解所學詞匯的意義和用法,了解詞匯的適用語境,并進入語境進行交際。學生使用多種模態符號呈現的詞匯進行識別、記憶、交際。多模態互動教學增強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激發了學習興趣,他們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和進度選擇性地開展自主學習。通過多媒體教學完成課上的各種學習任務,使學生主動習得詞匯成為可能。3.教學客體之間的互動。這是指教師為多種模態協同表達意義需要處理好符號之間的關系。如在教學中所用PPT呈現文字的大小顏色等的協調強調作用,音視頻中的聲音、畫面的補充輔助作用等。這種互動能夠對詞匯教學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幫助學生內化吸收所學知識,快速掌握知識和技能,加深印象,吸引注意力,提高他們的詞匯輸出能力。(二)互動教學中需注意的問題。1.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多模態互動教學營造了一種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主動性。在詞匯教學時模態的選擇要便于學生的參與和體驗,調動他們的多種感官,突出其主體地位,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豐富他們的視聽和實踐體驗。生詞學習階段,可以采用文字、圖像等符號信息將復雜詞匯直觀化,還可以用聲音、影像、動畫等豐富學生的視聽感覺,結合具體詞匯教學內容突出重難點。識記生詞之后,可以用聽說結合的方式創設語境,激發學生的興趣,以視聽覺模態和語言模態相結合的方式讓他們熟悉詞匯,提高詞匯的學習效率。在練習運用階段的多模態選擇比較豐富,可以通過音視頻引導學生描述詞匯、歸納總結,利用道具或實物增強詞匯的感知力,用PPT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興趣。要讓學生成為聽視覺模態的發出者,通過辯論、表演、匯報等進行實踐。2.優化課堂環境。課堂環境包括課堂氛圍和教學環境。教師借助多種手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緩解學生學習壓力、增強學習興趣是多模態互動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同時,教室空間布局模態也很重要,教師應結合具體的教學目標來進行調整,盡量使一種模態處于突出地位,強調一種高強度的模態,學生的注意力就不會分散,注意焦點就會集中。3.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多模態互動詞匯教學中小組活動、分角色扮演、創設情境等是較常用的方法,教學中需要多種方法相結合才能體現詞匯教學的特點,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使得互動教學的效果更佳。在英語詞匯教學中恰當地使用多模態互動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詞匯學習興趣。將聽視觸覺模態相結合構建詞匯學習語境有助于提高詞匯學習效率,利用多媒體協調模態的語言符號能夠使英語詞匯教學效率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Kress,G.&vanLeeuwen,T.MultimodalDiscourseofContemporaryCommunication[M].London:Arnold:TheModeandMedia,2001.

[2]Machin,D.IntroductiontoMultimodalAnalysis[M].London:Hod2derArnold,2007.

[3]袁興蘭,鄭玉蘭.外語詞匯教學史綜述[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5(4).

[4]張德祿.多模態話語分析綜合理論框架探索[J].中國外語,2009(1).

[5]甘洛熒.多模態教學對英語詞匯習得效果的實證研究[D].贛州:贛南師范學院,2012.

作者:高琰 呂旺姝 單位:長春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