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詞匯教學語境方法探討

時間:2022-03-02 02:55:58

導語:英語詞匯教學語境方法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英語詞匯教學語境方法探討

摘要:英語詞匯意義的理解依賴特定語境,語境是確定語義的重要因素。傳統英語詞匯教學效果欠佳是因為對三維立體語境因素缺乏足夠的重視,未能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再現有效的語境。利用VR技術模擬“真實”的語言環境,逼真地再現詞匯語境使學習者在與語境交互和體驗中獲得詞匯的意義,有效地提高學習者全面認知和理解詞義的能力,為英語詞匯教學提供了新的教學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語境;VR技術;場景設計;英語詞匯教學

傳統英語詞匯教學主要是采用了下面三種方法:一是從詞的來源、結構、類型、形態等形式上進行教學,注重詞的讀音、拼寫、詞形變化、概念意義等表面層次,對詞匯深層意義缺乏深入的理解;二是展示圖形、圖像、動畫等視覺信息來感知、認識和理解詞匯的意義,這些視覺信息作用于視覺感官系統,生成圖式概念,未能觸發認知主體對詞義要素信息進行加工的心理認知過程,對詞義理解不夠透徹;三是假定語境,讓學習者在想象的語境中學習。學習者根據自己的經驗來設定語境,這種憑借經驗設定的語境與真實三維語境相差較大,不能準確地涵蓋詞義理解的全部要素,造成詞義理解的缺失。以上三種詞匯教學方法之所以不夠理想是因為學習主體和客體之間是處于二維的平面關系,而未處于三維立體的語境中。教師對詞匯的三維立體語境因素缺乏足夠、普遍的重視,造成了學習者在詞匯理解和使用上的偏差,導致學習者對詞匯不敢用或濫用的現象,影響了學習者使用詞匯交際的能力[1]。認知語言學認為,語言的意義依賴特定的語境,語境是確定語義的重要因素。因此,語言教學要高度重視語境的作用,設法營造三維立體的語境來幫助學習者準確地理解語言的意義[2]。研究表明,將學習者置身于英語語境中,與語境中的人和物互動和交流比較容易理解英語詞匯和句式表達的意義,學習效果更加明顯。一般來說,英語學習者要想沉浸在封閉的英語環境中就是置身于英語國家,這樣勢必導致成本較高,且較難實現。而VR技術能夠解決這一問題,它通過3DMax場景搭建技術,模擬表達詞匯意義的場景,再現“真實”的英語語境[3]。學習者配戴VR設備,置身于虛擬的語境之中,猶如進入真實的語言環境,利用傳感器等設備與語境里詞匯所指的客體進行各種知覺互動,并在大腦里記錄其感知的信息,經過篩選、推理和綜合等認知過程,逐步形成了該詞匯的概念意義,從而迅速、準確地理解詞匯的意義,提高英語詞匯教學效果。那么,如何利用VR技術來設計英語詞匯學習語境,采用哪些方法設置的語境能夠引起認知主體的注意,使其能夠輕松地學習和理解英語詞匯的意義是筆者要研究的問題。

1設計思路

語境有助于語言學習者理解詞匯意義是因為語境里包含了詞匯意義的全部語義要素,主要表現為認知客體、行為、過程、目標、時間、方位、視角、顏色、背景、場景等。這些語義要素吸引認知主體的注意,作用于認知主體的感知系統,進而引發認知主體對語義要素信息進行認知加工的心理過程,從而理解詞匯的意義。認知主體的注意引向主要依賴感知系統,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和心理感知。其中,視覺感知占主導地位,80%的信息來源于視覺收集和處理。因此,我們在用VR技術設計語境時要設法引起認知主體的注意,重視視覺在注意引向的重要性。設計時,通過凸顯詞匯語義要素特征,刺激認知主體的感知系統,引起認知主體的注意就能引發認知主體進行一系列理解該詞匯意義的心理認知過程,從而達到幫助他們理解詞義的目的[4]。

2設計方法

英語詞匯根據詞性分為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代詞、冠詞、數詞、介詞、連詞、感嘆詞。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只針對名詞、動詞、形容詞和副詞進行探討。這四種詞類在詞性上都有相同之處,即詞義的完整性,它在詞義分解時代表本類詞匯不可分割的核心的概念意義。比如,名詞的核心概念意義是圖形圖像或圖式,動詞的核心概念意義是行為動作展示方式,形容詞的核心概念意義借以表象來體現,副詞的核心概念意義借助形態來呈現。在用VR技術設計語境時可以通過凸顯核心概念意義來達到吸引認知主體注意的目的,引起認知主體的認知共鳴[5]。具體如何設計語境來達到吸引認知主體的注意,下面將重點介紹幾種設計方法。2.1凸顯法凸顯法是指將有明顯概念意義特征的語義要素放在語境里最顯眼的地方,比如場景中心,前景位置,或者將其上色,以明亮的顏色來迅速吸引認知主體的注意。通常英語詞匯的名詞可以采用這種表現手法來凸顯詞匯的概念意義,因為名詞詞義具有典型的“概念范疇”,通常以圖形、圖像、圖式等樣式存儲在認知者的大腦里。一旦語境場景里出現了相似的圖形、圖像、圖式的形態立即激活大腦里存儲的樣式,從而理解詞匯的意義。例如,英語詞匯“apple”其實物的樣子在認知者大腦里存儲的是“蘋果的樣子”的圖像,一旦語境出現相同的“圖像”或“圖形”甚至與蘋果實物相近的“相似形”,就會激活認知者大腦里“蘋果的樣子”,據此確定詞匯“apple”的意義[6]。英語大多數名詞詞義都具有概念特征,其表征的意義都在一定的“概念范疇”里,利用VR技術進行語境設計時,將其概念語義要素放置在語境中心、前景位置、合適的角度,或者上色、添加陰影、利用場景燈光照明等方法凸顯語義要素,這樣可以立即吸引認知者注意,引發認知者對凸顯的語義信息進行認知加工的心理過程,形成詞匯的概念意義,儲存并固化在認知者的大腦里,達到提高詞匯教學效果的目的。然而,英語有些抽象名詞,例如“happiness”沒有實物對應,在大腦里產生不了“圖形、圖像”樣式的概念。但從表情和行為還是可以感知“幸福的模樣”,產生抽象的概念意義。因此,在利用VR技術進行語境場景設計時,只要將表現詞匯意義的主要表情和行為充分凸顯出來,還是可以激發認知者感知“相似的情形”,達到理解詞義的目的。英語詞匯有較多表達情感的詞匯,例如sorrow,harmony,dig-nity,integrity,conscience,等等。這類詞匯中,如in-tegrity,conscience等表示品行的詞匯,除了凸顯表情和行為之外,還要追加一些場景描述才能幫助學習者理解詞義。2.2浸潤法認知語言學認為,“意義是一種基于身體經驗的心理現象,是人類通過自己的身體和大腦與客觀世界互動的結果,他們通過體驗而固定下來[7]”。因此,在利用VR技術設計時,只要將語境“還原”成“真實的客觀世界”,讓學習者“浸潤”在“真實的客觀世界”的語境中,憑借自身的生理結構和功能與語境中的語義要素認知互動,理解語義要素傳遞的信息,就可以幫助學習者感知詞義。英語詞匯中的感官動詞可以通過這種方法來打造語境,例如smell,taste,touch,perfume,sweet,cool等。設計時,先根據生理功能將感官動詞分成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五類,然后根據它們各自的功能特點分別設計出能夠作用于該功能器官的語義環境。例如,在語境里充滿“香味”“甜味”和“冷”的語義信息,認知者可以通過嗅覺、味覺和觸覺感知“per-fume”“sweet”和“cool”的“味道”,并將其記憶下來,將它們的概念意義儲存在大腦里,完成了理解這些詞匯意義的心理認知過程[8]。2.3誘發法體驗哲學認為“概念是通過身體、大腦和對世界的體驗而形成的,并只有通過它們才能被理解。概念是通過體驗,特別是通過感知和肌肉運動能力而得到的。”[9]可見,英語動詞的詞匯概念是可以通過認知者的行為、動作獲得的。因此,在對英語動詞語境設計時,誘導認知者做出某個動作和行為就是我們的首要任務。由于英語動詞動作發出的主體不同,我們可以先將動詞分為行為、心理、存在、判斷、意愿、趨向和言語等七類。研究發現,所有的動詞都有一個目標指向,根據它們的目標指向,我們可以將動詞歸類和設計方法陳述如下。2.3.1結果性目標的動詞及語境設計方法所謂結果性目標是指行為的結果是什么,處于哪種目標水平。根據所處的目標水平在認知上可以將英語行為動詞分為了解、理解和應用三個層次[10];在動作完成技能上,可以將英語行為動詞分為模仿、獨立操作和遷移三種方式。進行語境設計時要分別根據行為的結果來設計行為誘導因素,使認知者自覺完成某種行為,并在行為過程中理解詞匯的意義。結果性目標水平動詞從認知的了解層面表現為對事物的識別、回想、辨認、描述、列舉、復述、選出等,將人們熟知或經歷的事物重新呈現。描寫該類詞匯的英語詞匯有:recognize,recall,identify,de-scribe,giveexamples,enumerate,repeat,select等。在進行場景設計時可以將語境以卡片的形式呈現,卡片的內容是人們熟知的人、事、物以及歷史事件和常識等。當這些卡片從認知者身邊經過時,卡片的內容就是誘發因素,認知者根據卡片的內容自然就會產生識別、回想、辨認、描述、列舉、復述、選出等動作,從動作完成的過程中理解這類動詞的意義。結果性目標水平動詞從認知的理解層面表現為對事物的內在邏輯聯系的把握,對與已有知識建立聯系并進行歸類、預測、解釋、推斷、區分、擴展、總結、估計、判斷等。具有該類含義的英語詞匯有:Compare,classify,sort,predict,explain,infer,distin-guish,extend,summarize,estimate,judge等。針對這類理解層次的認知性動詞在語境設計時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對比場景呈現給認知者,并借助于文字和聲音引導認知者完成比較、預測、估計、推斷、歸納、分類、解釋、說明等判斷內在邏輯聯系和規律的動作,領悟這類認知性動詞的詞義。結果性目標水平動詞從認知的應用層面是對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則,進行設計、應用、推廣,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聯系等。常見的該類英語詞匯:apply,use,design,promote,drawup,examine,plan,summarize,prove,evaluate等。這類英語詞匯主要應用于行業任務當中。利用VR技術設計場景時,具有明顯的行業英語詞匯特點。在布置場景設計任務時,提供一些能夠代表和呈現行業英語詞匯特征的文字、圖像和相關數據等信息,要求學習者根據提供的信息,辨析它們之間的邏輯聯系,完成英語詞匯場景設計任務,從而理解行業英語應用型詞匯意義。結果性目標水平,除了上述認知層面還有許多技能方面的英語詞匯。技能性英語詞匯根據目標水平可以分為模仿水平、獨立操作水平和遷移水平。下面分別闡述如何針對三種水平進行語境設計,幫助學習者領悟它們的含義。模仿水平的行為動詞通常是指在原型示范和具體指導下完成某個操作或者對所提供的對象進行模擬、修改等。這類英語詞匯常見為:Imitate,re-peat,reproduce,exemplify,copy,modify等。設計這類詞匯語境時可以呈現原型動作示范場景,用文字或聲音指導認知者對所提供的對象完成模擬、修改等操作;或者給出模擬對象自身運動場景,讓學習者跟隨對象運動步驟進行模仿和重復操作等,使學習者在模仿和操作中習得詞義。獨立操作水平的行為動詞是操作主體獨自完成的行為動作,包括獨立完成操作、進行調整與改進、嘗試與已有技能建立聯系等。典型的詞匯有:complete,do,perform,formulate,solve,install,draw,measure,try,test等。這類詞匯通常與安裝設備、實驗操作,經歷某個流程等任務相連。因此,在設計語境時,將安裝、繪制、測量、實驗等任務設計成一整套操作程序,用文字或聲音要求認知者獨立完成操作,在體驗中了解操作流程,學習并理解英語詞匯意義。遷移水平的行為動詞是指在新的情境下運用已有技能理解同一技能在不同情境中的適用性等。如drawinferencesfromeachother,understandbya-nalogy等。設計語境時,可以根據已經使用過的技能設計新的情景,理解同一技能在不同情境中的適用性,理解聯系、轉換、靈活運用、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等英語詞匯意義。2.3.2體驗性目標的陳述方式所謂體驗性目標,即描述學習者自己的心理感受、情緒體驗應達到的水平[11]。它在設計中所采用的行為動詞往往是歷時性的、過程性的,主要應用于各種“過程”領域,包括事件經歷的過程,事件經歷后反應過程,以及事件經歷后領悟過程。對應認知者達到的水平分別是“感受”水平、“認同”水平和“內化”水平。下面針對這三類過程體驗后達到的目標水平進行陳述,并提出語境設計方法。經歷(感受)水平是指獨立從事或合作參與相關活動、建立感性認識等,如Experience,feel,partic-ipate,try,seek,discuss,communicate,cooperate,share,visit,investigate,contact,experience等。這些詞匯都能表明主體參與某項活動,并對活動有自己的感知。語境設計時可以將其設計成系列主題場景,讓認知者經歷主題事件的每個環節,參與主題事件整個活動,如談判、參觀、旅游、烹飪等。認知者在經歷和感受某個事情中學習和掌握詞匯的意義。反應(認同)水平是認知者在經歷的基礎上表達感受、態度和價值判斷,做出相應的反應等。典型英語詞匯有:approve,reject,accept,agree,admire,oppose,bewillingto,appreciate等。處理這類詞匯語境設計時,可以呈現與前面經歷相同或相似的場景,用文字或聲音提示認知者表達自己的觀點、感受或者表明態度,做出價值判斷等。領悟(內化)水平認知者在認同的基礎上進一步內化形成具有相對穩定的態度;表現出持續的行為;具有個性化的價值觀念等。包含這類詞義的英語詞匯有:form,have,love,setup,establish,insiston,maintain,establish,pursue等。這種領悟并內化的英語詞匯學習,需要多次重復動詞場景才能迫使學習者接受并形成自己對詞匯意義的理解。設計時需要通過呈現多次相同的主題場景,如清洗碗碟、收拾房間、打掃庭院等清潔主題的場景,使認知者感知“form”的詞義要義,并能固化達到真正理解詞義的目的。通過與多次相同主題活動場景的互動,認知者可以感知和理解“領悟水平”的英語詞匯的意義。2.3.3表現性目標的陳述方式所謂表現性目標,即明確安排學習者各種各樣的個性化的發展機會。它在設計中所采用的行為動詞通常與學習者表現有關,其結果是開放性的。下面針對表現性目標行為動詞所達到的復制和創作水平進行陳述,并提出語境設計方法。表現性復制水平是指按照教師的提示重復某項活動;利用可得到的資源,復制某項作品、產品或某種操作活動;按教師指令或提示,利用多種簡單技能從事某項任務等。常見的該類詞匯有:engagein,do,say,draw,write,act,imitate,express,show,re-tell等。這些詞匯主要是在指示或要求下完成某個動作,以行為表現為目的。設計時呈現某項活動或操作場景,用文字或聲音指示認知者重復該項動作,或完成某項任務來理解“復制水平”的英語詞匯意義。表現性創作水平是指按照提示,從事某種較復雜的創作;按照自己的思想和可得到的資源,完成某種任務;利用多種技能創作某種產品。常見的該類詞匯有:design,production,description,painting,sculpture,performance,musiccomposition,creation等。這類詞匯主要展示認知主體的自創能力,語境設計時在場景中給出某項任務,在任務說明里提供數據、資源、要求和目標,指導認知者完成該項任務。在完成任務中學習該項任務中有關“創作”系列的英語詞匯,達到理解和掌握表現性創作水平的詞義目的。2.4場景渲染法形容詞和副詞的核心概念意義主要是表象“某個樣式”,呈現“某個狀態”,如beautiful,beautiful-ly,confident,confidently,serious,seriously,delightful,delightfully,huge,hugely,enormous,enormously等。形容詞和副詞的概念意義從認知層面理解時呈現給學習者的是視覺上的“樣子”,如beautiful,confi-dent,serious和delightful,或學習者視覺上的“狀態、形態或程度”,如delightfully,hugely,enormously等。在對英語形容詞和副詞詞匯語境設計時,可以采取渲染的方法來設置。這里的渲染不僅僅是VR技術里的“渲染”功能,對作品色彩亮化,更是一種夸張、放大的場景制作手法,即對語境的人、物和事件等要表現的語素夸張、放大地呈現出來,使認知者感知到它的強大的氣勢、濃厚的氛圍和張揚的個性。例如,“beautiful”不管是形容人、動物還是風景,在場景設計時將要表達的事物外觀上以超美的形式勾畫出來,再通過色彩搭配、明暗亮度調整制作成童話般的人物和景象展示給認知者。通過這種夸張和放大的效果對認知者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感受到什么是“beautiful”的含義;再如,“enor-mously”無論是在描述物體的超大,還是數量的巨大都可以在場景設計時制作成超乎認知的常識范圍,使其感知到大大超出他們可以接受的程度,從而理解“enormously”意義。有些有關情緒方面的英語詞匯的語境表達也可以通過場景渲染來完成,利用背景、色彩、音樂和人物等語義要素來渲染場景,使場景具有強烈的語義表達意圖,呈現出明顯的詞匯意境,認知者很容易受其感染,領悟詞匯的意義[12]。例如,“sorrow”的場景設計成灰暗的背景下人物的痛哭,再配上悲情的音樂,使認知者立即感受到一種悲情的氛圍,從而理解“sorrow”一詞的含義。另外,能夠引起人們做出激烈情緒反應的詞匯,如terror,ghastly,dis-gusting,filthy和一些描繪自然現象,如storm,hurri-cane,tornado,tsunami等詞都可以通過場景的渲染,凸顯詞義要素,強化語境要素對認知者的感染力,達到認知詞匯意義的目的。

3結語

利用VR技術探討英語詞匯語境設計的四種方法:凸顯、浸潤、誘發和場景渲染,主要針對英語的實詞來展開,特別是將英語動詞從認知層面進行分類,并詳細闡述了各類動詞語境的設計方法,解決了英語詞匯語境再現的問題,為英語詞匯教學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和方法。然而,以上方法并不能窮盡所有英語詞匯語境設計,英語詞匯非常復雜,特別是一些近義詞,即使是在同一認知層次的動詞在實際的設計中還要根據具體的語義要素特點仔細思考才能準確設定。另外,還有助動詞和虛詞在本文中沒有涉及,將在今后的成果應用中進一步修改和完善。

作者:顏小英 單位:東華理工大學長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