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學技能訓練課程建設研究

時間:2022-05-13 08:43:06

導語:地理教學技能訓練課程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理教學技能訓練課程建設研究

摘要:基于高等教育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要求,以新時期下中學地理課堂對教師的實際需求為導向,從課程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評價四個方面,對高師地理教學技能訓練課程進行改革.通過“做中學”,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的課程實施方式,使學生在掌握相關理論與方法的基礎上,形成地理教學技能,提高地理教學專業素養,以勝任中學地理課堂教學工作.

關鍵詞:地理教學技能;任務驅動;實踐教學

地理教學技能是師范生今后從事地理教學工作應具備的核心能力.相關研究主要從地理教學技能內涵[1,2]、實踐應用[35]、高師地理專業學生教學技能培養[6,7]等方面展開,但是都側重于理論和策略層面,并且對學生教學技能的培養也缺乏實操指導性.因此,基于人才培養的需要,分別從課程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四個方面系統探索地理教學技能訓練課程建設,使學生技能訓練在操作上更具有指導性,并為同類院校的地理師范專業教學提供參考.

1課程建設思路

地理教學技能訓練課程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鞏固和加深教育教學理論知識,進而掌握地理教學技能和提高綜合素質的重要課程.該課程是連接地理專業基礎知識、教育基礎知識與教育實踐的紐帶.但是該類課程當前存在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因而,課程建設需以行業需求為導向,構建“專業化定位、分層次設計、分階段實施、過程性教學”的地理教學技能訓練體系,強調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在課程教學中,以技能培養為目標(實踐操作,強化學習技能),以學生學習為主體(通過案例教學、小組合作學習,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以學習任務為載體(依托遞進式任務開展教學),引導學生在不斷的實踐中強化認知、理解建構、獲得技能.

2地理教學技能訓練課程體系構建

2.1課程內容

地理教學技能訓練課程內容的構建主要圍繞教學設計技能訓練(備課)和課堂教學技能訓練(上課)兩方面來進行.在教學設計技能訓練部分,教學內容的設置以中學主要地理課堂類型為依據,將學習內容設置為三個學習模塊,分別為新授課、復習課、實踐課三個教學設計技能訓練,三個模塊間為并列關系.每個模塊下的任務均依據教學設計系統的要素構成來進行,分別設置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媒體、教學過程和綜合五個設計技能訓練的學習任務.不同學習模塊下學習任務的具體內容有所差別.如:新授課的教學方法設計技能訓練主要為講授法教學設計和談話法教學設計,教學過程設計技能訓練為講授式教學過程設計和探究式教學過程設計;復習課的教學方法設計技能訓練為呈示法教學設計和練習法教學設計,教學過程設計技能訓練內容為引導型教學過程設計和自主型教學過程設計;實踐課的教學方法設計技能訓練為實驗法教學設計和實習作業法教學設計,教學過程設計技能訓練為實驗類課程設計和調查類課程設計.課程內容的結構如圖1所示.在課堂教學技能訓練部分,教學內容設置采取由簡單到復雜、螺旋遞進的原則.地理課堂教學技能訓練內容架構如圖2所示.通過導入技能訓練、單知識點技能訓練、整課時技能訓練等主題,涵蓋導入、講解、展開、歸納、“三板”等多項課堂教學環節,使學生得到系統的實踐訓練.課堂教學技能訓練以教學設計技能訓練為基礎,通過檢驗學生教學設計技能的水平,使學生依據課堂實踐的反饋,不斷完善教學設計,進而促進課堂教學技能的提高.

2.2教學模式

2.2.1教學設計技能訓練教學模式在教學設計技能訓練中,將三個學習模塊分別按照“資訊—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價”的實施過程,進行典型學習任務設計.三個學習模塊下的工作過程相同,但具體學習內容依學習模塊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工作過程以新授課的教學目標設計技能訓練為例,如圖3所示.(1)資訊階段.教師下達進行某一地理課題教學目標設計的任務書,使學生明確以該任務為載體的學習目標、主要任務及考核要求.(2)決策階段.教師系統化呈現完成該任務所需的相關理論知識(如內涵、特征、設計技術等),使學生做好知識準備.(3)計劃階段.學生組建學習小組,然后教師引導學生分析任務,制定具體工作方案.(4)實施階段.首先,教師帶領學生運用“決策”階段的理論知識進行教學目標設計,以熟悉設計流程、方法,初步具備相關技能;然后,學生自主完成教師在“資訊階段”布置的任務,就是各小組需制定詳細的工作方案,形成活動記錄,并提交設計成果.這種任務模式有助于學生的技能水平逐步實現由“基本了解”→“初步掌握”→“熟練操作”.(5)檢查評價階段.選取學生代表進行設計成果的全班展示,使學生的交流范圍由組內擴大到全班,有利于學生間的交流和自我反思.然后學生將完善后的成果提交,依據相關評價標準進行定量評價.2.2.2課堂教學技能訓練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技能訓練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依照“資訊—計劃—實施—評價”的工作過程進行,每個工作任務的實施階段均采取“模擬課堂+同課異構”的方式.工作過程如圖4所示.(1)資訊階段.在此階段,教師向學生每次技能訓練的內容和完成要求,同時向兩組技能訓練小組布置相同教學內容的任務,要求用不同的教學處理.這種“同課異構”的任務安排方式有助于學生之間進行思維的啟發與碰撞,對技能訓練內容產生更深的思考.(2)計劃階段.學生按照訓練要求進行相關教學準備.(3)實施階段.學生對同一授課課題的不同教學準備結果進行“模擬課堂”的獨立授課.(4)評價階段.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方面是學生教學反思,另一方面是教師與同組其他學生一起,就授課學生的表現進行點評、共同交流.在該階段,側重學生對同一教學內容,進行不同教學處理上的反思與評價.此外,針對有代表性的授課表現,在反思交流的基礎上進行修正完善,并再一次進行課堂呈現,以鞏固訓練成果.

2.3教學方法

在教學設計技能訓練中,采用案例教學法(通過對教學設計成果案例、教學視頻案例等進行針對性分析,使學生深刻理解教學設計的要領)、實踐教學法(在案例分析教學后,進行實際設計任務的個體獨立完成,以促進設計技能的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法(以多人合作的方式進行涵蓋教學設計系統各要素的綜合教學設計,以利于學生多角度、多方向的思維延展)等多種教學方法.并結合網絡學習平臺,實行“課堂+課下”的混合式教學,不斷擴展學生學習空間,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在課堂教學技能訓練中,通過“模擬課堂”方式,將學生的技能培養與實踐訓練緊密結合,并實行“導師制”下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由校內專業導師與中學骨干教師擔任的校外導師共同進行指導.在“模擬課堂”中,應凸顯“個性化”的實踐教學特征.對每個學生進行不同課型下的分項教學技能和綜合教學技能的實踐訓練,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教學設計成果,促進課堂教學技能的形成與逐步提高.同時,結合“微格教學法”,通過信息媒體技術,以微視頻為載體開展技能訓練,使教師和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參與者、評價者,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技能.

2.4教學評價

課程教學評價側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考核.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考核方式,既能考查學生的學習結果,也能兼顧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的“個性”表現.具體考核方式為:課程成績由教學設計技能(60分)、課堂教學技能(35分)和平時表現(5分)三部分成績構成.其中,教學設計技能考核要求學生能結合具體任務進行合理的教學方案設計,其中單項設計成果評價采用師評,而綜合教學設計為師評(60分)和生評(40分)結合的方式(表1).課堂教學技能考核采用師評(60分)和生評(40分)相結合的方式,對每個學生在模擬課堂中表現出來的實際教學能力進行評價(表2).平時表現考核主要是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表現,采取小組成員自評(30分)和互評(70分)相結合的評價方式.

3結語

加強學生的教育教學能力訓練是高等師范院校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之一.地理教學技能訓練課程應以行業需求為導向,積極轉變教學觀念,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該課程采用“任務驅動型”的教學模式,通過“資訊—(決策)—計劃—實施—評價”的工作過程開展教學,同時運用多樣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通過“做中學”,使學生將知識內化成為技能.并且采用多元評價方式,兼顧個體與全體,使學生在不斷自我反思中逐步提高地理教學技能,增強從業能力,為今后從事中學地理教學工作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段玉山.地理新課程課堂教學技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李家清.新理念地理教學技能訓練[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3]臧玉寶,張曉劍.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導課藝術[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5(6):10.

[4]黃永琴.地理信息技術在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20(18):25,27.

[5]于萍.基于地圖技能培養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探究[J].考試周刊,2020(12):127128.

[6]胡文,曾承.安徽省地理師范生教學技能大賽視域下的教學技能培養探究[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152156.

[7]鄭文紅,王健,王婷婷.地理師范生課堂教學技能培養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9(13):199200.

作者:孫艷麗 閆慧 徐永新 蔡晶瑩 單位:許昌學院城市與環境學院 許昌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