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計算機個性化教學論文
時間:2022-06-13 10:41:49
導語:大學計算機個性化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自邁入信息時代以來高校中對大學生的計算機教學已經越來越重視,為培養出符合當今時展的人才,發展高效的計算機教育水平已經刻不容緩。當今的計算機教育因為缺少改革和創新,已經難以滿足在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日益豐富呈多元化現狀下的要求。為此推動我國高校的計算機教育改革,促進我國人才計算機技術的平均水平能夠極大的推動我國經濟、交通等各項社會性質的發展。基于上述原因,
關鍵詞:大學;計算機教學;個性化模塊教學;應用
教育是我國發展的根本,高等學校教育雖然不是人生學習的最后階段,但對很多人來說這是人才學生生涯的最后階段,為此高校的教育工作就必須與當今的社會形勢和發展狀況一致。當今是一個信息時代,培養大學生在信息時代下的計算機水平和信息處理能力是當今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課題,為了能夠提高大學生的整體信息技術水平和計算機技術,在基于模塊個性化教學上進行深入改革是將我國的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成掌握本專業知識的同時又能夠熟練運用計算機應用技術的多重復合型人才。
一、計算機基礎教育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我國現階段的教育狀況從小學就開始實施計算機教育,在大部分的高校已經在所有專業中開展了“計算機運用基礎”這門課程,逐漸從計算機的運用開始,讓學生在循循漸進的學習中開始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和程序設計,這樣的學生培養方案已經在我國盛行了近二十年,在當今多元化的信息社會,這樣的人才培養方式已經逐漸被社會所淘汰。雖然在教材的選擇逐步與社會應用相接軌,從原來的DOS平臺的運用專揀轉移到了Windows上,但其根本原因是教育方式和教育體制存在的問題,為此通過本人大量經驗進行總結,得出如下幾個計算機教育存在的問題:隨著當今世界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的共同發展,相互促進,使得對學生的要求逐漸變高,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讓學生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手段不但難以滿足當今時代的要求,在學習效率上也差強人意。很多學生在多元化的信息時代中因為教學方式單一,使得就算對計算機技術充滿興趣的學生因為在學習教師難以展現出計算機技術在當今時代的多元化魅力,從而很多學生開始逐漸失去對計算機技術的相關興趣,現在因為信息傳播途徑多種多樣,很多學生都有一定的計算機基礎,傳統的教學方式難以滿足學生對深層次信息知識的需求。在后續的程序設計中雖然這么課程較為復雜,但是同樣存在著沒有和當今時代共同進步的原因,在多元化的信息時代中,缺少對學生學習中個性化的培養,造成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被降低,在日漸繁復的學習過程中,因為大部分學生存在的的“會得不想聽”,“不會的不去聽”的原因,造成了學生的知識逐漸與課程相脫節,同時很多高校在培養學生的程序設計時,一位照抄教材上的實際案例,缺少對生活中的運用,讓學生缺少學以致用的能力,出現了學生學會該項技術后因為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不夠常用,從而對該項技術逐漸生疏,達不到高校畢業生綜合評定水平。這個現狀出現的根本原因就是計算機教育體制過于落后,在當今多元化和充分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時代,單一的教育體制和教學要求難以培養出在不同的背景中都能夠擁有極大的適應力的學生。為此在基于學校學生的知識水平上,運用模塊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教育,重點培養與學生專業相關的計算機技術,促進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極大的提高畢業生的計算機水平,增加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二、突出個性的“計算機應用課程模塊化教學”課程體系設置
本人通過對我國的計算機應用課程模塊化教方式的研究,認識到教育的改革工作需要循循漸進的進行,在發展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和能力提升的培養工作時要把握當今的技術形式和發展方向。總結來說當今的社會要求就是需要我國能夠擁有大量的創新人才,實現萬眾創新,為此培養學生在計算機技術中的創新能力,將是當今高校教育改革重要研究方向。在基于模塊化的個性化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需要進行如下的課程設計任務。1、改變單一的教學課程,將原來計算機基礎和程序設計轉變為計算機基礎和多個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模塊,極大的提升學生的選擇空間。讓學生能夠學習符合自身條件的學習方式。2、教師傳授學生相關的知識時最為注重不是學生的掌握程度,而應該是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3、在設計相關的課程任務時不能全部依據學生的自我興趣,通過大量的總結不難發現,利用“計算機程序設計基礎”、“數據庫技術應用”、“多媒體技術應用”這三門課程建立出適合學生的計算機學習體系。4、打破原有的班級限制,將對同一模版感興趣的學生集中在一起,調動學生間的互幫互助能力,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5、發揮出教師和學生間的互動性,通過教學任務在課堂經驗中找到符合學校模塊教學改革的方向,以適應我國計算機課程的應用面。計算機應有課程的個性化模版教學模式在很多的學校中已經得到了學校師生的廣泛相應,是一種切實有效的教學模式,除了體現出選擇多元化和課程多元化以外,在個性化的教學模式中需要做到一下幾個重點。1、堅持以人為本的改革方針,在進行計算機教育時要協調好學生的興趣和教師的專長間的關系,做到學習過程中師生的互動性2、在教材的選擇上一定要符合當今的時代背景,因為大部分學校的教材使用周期長,難以追上當今科技發展的步伐,所以在進行計算機教育的個性化模塊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就是縮短教材的使用周期,減少學生學習陳舊沒有實用性的內容,增加學生學習知識的實用性和技術性。在進行教材更新時并不能一位的追求科技前沿需要平衡好學生接受能力和教材間的關系,防止出現學生的自我知識和教材內容出現重大的脫節,使得學生學習變得極其吃力。所以教師要做到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的攝入新的前沿知識,以提高學生理論知識和時間知識。
三、模塊教學的優勢
模塊教學時當今社會發展的重要的教學方式,在高校計算機教育中已經開始顯現出其優勢的地方,因為本文的篇幅有限,所以只介紹如下的兩點優勢。(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在模塊化教學中利用1➕X的教學模式,極大的增加了學生的學則空間,同時在改革中體現的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極大的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在模塊化教學中能夠依靠自身的教學經驗更加輕易地實現激發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極大的豐富了學生的創造源泉。同時學生因為興趣被極大的激發使得學生上課的專注度會得到很大的提升,利用學生濃厚的求知欲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大量的信息交換,并且有利于教師引導學生的探索精神。(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當今時代科學技術發展已經進入了快車道,我們的學習速度已經難以跟上時代的發展速度,所以現在人們進行知識學習不可能在經過學校的學習后就支部不前,現如今的發展形式決定著我們必須不斷的學習才能夠不被社會所淘汰,為此學校在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時更應該注重學生的自學能力,而恰好在模塊個性化教學中能夠利用“任務模塊”這一手段,讓學生在沒有經過教學的課程中通過對相關的資料進行翻閱達到掌握這項技術的目的,教師則在旁邊進行引導,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少走彎路,學生通過這樣的訓練方式能夠極大的提高學習的自主性,同時因為這樣的訓練能夠讓學生在面對陌生的知識時就算缺少老師的幫助也能夠靈活的實現教學任務,為此學生的自學能力尤其是面對新生的技術的自學能力能夠得到極大的提高,提高學生畢業后對社會的適應能力。
《計算機基礎》教育是我國在信息時代必須進行的教育,在現在計算機技術革新越來越來快的今天,傳統的計算機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為了增加學生對計算機技術的掌握程度以應對越來越先進的科學技術的要求,這就需要相關的高校在進行計算機教育改革時深刻認識到計算機基礎教育不單單是一門基礎教育課程,而是一門關系著畢業生在社會就業競爭力的核心課程,在高校的發展過程中要不斷的深化改革工作,為我國輸送能夠引領時代潮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李紅艷,劉蓉.大學計算機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探究[J].電腦與電信,2017,Z1:68-70.
[2]李榮利.網絡資源在大學計算機教學中的運用探索[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212:15-17.
[3]方程.虛擬現實技術在國家開放大學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1215:147-148.
[4]潘小艷.分析案例教學法在大學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高教學刊,2016,21:108-109+111.
[5]林旺.基于計算思維的大學計算機教學研究[J].中國大學教學,2015,09:55-58.
作者:郭楊 單位:遼寧廣播電視大學丹東分校
- 上一篇:語文個性化教學思考
- 下一篇:漢語茶文化情景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