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個性化課程體系創建思路

時間:2022-09-22 03:41:07

導語:英語個性化課程體系創建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英語個性化課程體系創建思路

摘要:《大學英語教學指南》標志著大學英語新一輪教學改革的正式啟動,其充分認可和尊重學生在英語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貫徹以生為本理念,倡導個性化英語教學。根據《大學英語教學指南》的精神,各個高校應該充分結合自身的辦學定位、地域特色、學校類型、生源質量、學生培養目標等,打造科學合理、動態開放、與時俱進、凸顯校本特色的英語課程教學體系。該文結合當前大學英語教學實際情況,探討了在《大學英語教學指南》指導下的個性化課程體系創建策略,以期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持續深入推進提供參考。

關鍵詞:大學英語;個性化;課程體系;指南

1概述

《大學英語》是高校非英專學生在本科學習階段的基礎性必修課程之一,對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促進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發展具有重要實踐意義。2013年起,教育部結合新時期對外交流需要開始著手編制具有高端前瞻性的《大學英語教學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在《指南》的引領下,新一輪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轟轟烈烈開展起來?!吨改稀烦浞终凵淞艘陨鸀楸镜挠死砟?,倡導個性化教學,指出大學英語課程應該充分結合學校的實際辦學需求和能力,順應語言學習的基本規律,打造科學合理、高度實用的課程體系,對推動新時期大學英語教學的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大學英語教學指南》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意義

我國大學英語教育跟隨者改革開放步伐迅速成長起來,至今已近40年歷史,教學目標不斷隨著社會發展態勢和人才需求的動態變化而調整,但之前的歷次目標調整都沒有擺脫以學生語言技能為核心訴求的桎梏,因此大學英語教育在全國范圍內存在著較為明顯的“一刀切”現象[1]?!吨改稀肥状蚊鞔_將學生需求放在大學英語教學的核心位置,提出了區別對待的思想,構建了多元化的教學目標,即基礎目標、提高目標和發展目標[2],三個目標都是為特定層次學生量身定制,基礎目標就是針對入學時英語層次較低學生設置的,提高目標則是針對大多數學生的普適性目標,而發展目標則是針對各高校差異化人才培養目標以及學生的實際需求制定的多元目標?!吨改稀返挠欣诖偈勾髮W英語教育回歸教育本質,順應了當下社會發展形勢對大學英語教育的新要求,既要求大學生具備較強的社會語言實踐能力,也要求他們掌握溝通、合作、思辨、創新以及跨文化交流等綜合性能力,凸顯了英語教學應追求人文性和工具性高度統一的思想。《指南》引領的大學英語多元動態教學變革是對語言學習客觀規律的承認,也為大學英語教學開放性、靈活性的變革提供了事實依據,為大學英語個性化教學體系建設提供了根本保障。《指南》立足學生需求,以學生的不同學習要求和學習特點為依據要求高校對大學英語教學流程進行深化改革,無論是課程定位和設置,還是教學目標和要求,抑或是教學方法手段、評估測試以及教學管理等方面都需要嚴格貫徹以生為本的原則,很好地反映了新時期大學英語教育的兼容性、多樣性和個性化。

3大學英語個性化課程體系創建思路

3.1以生為本,全面掌握學生學習需求?!吨改稀芬?,大學英語教學必須建立在學生的具體需求上,而這也是構建個性化英語教學體系應做好的第一步工作,明確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大學生因其專業背景、個人興趣、職業發展等不同因素,在學習需求上表現出多元性和差異性。我國高校辦學規模一般都比較大,每學年招生人數基本都按數千記,因此了解學生的多元化學習需求非常重要,這是避免大學英語再次淪為大一統學科的關鍵[3]。比如,可以針對入學新生開展大學英語學習動機的調查,學習動機可以細化為:全面提升英語使用技能;了解中西文化差異,構建跨文化交際能力;為未來參加國際學術交流做準備;為四六級考試做準備;為出國留學做準備,通過相關考試;閱讀所學專業的英文文獻等。其次,學生英語學習動機和需求的調查應該是動態性的,建議每學年開展一次,尤其是在學生完成大一的必修英語課程后,應該進行后續跟蹤調查。這是因為學生在系統地接觸到大學英語課程后,他們對未來的學習規劃和訴求會出現相應變化,這樣在學習層次上進行相應調整,才能更好地落實《指南》的指導精神。3.2優化重組,科學確立英語培養目標體系。在明晰學生英語學習需求后,高校應該充分結合人才培養目標和自身辦學特色,確立“校本化”的大學英語總體教學目標[4]。比如,南京大學就根據《指南》精神開展了“三三制”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在全國范圍內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引領作用。首先確立總體育人目標,以就業創業、交叉復合、專業學術為三大方向發展學生的英語學術能力和創業就業實踐能力。同時,融入人文教育和跨文化教育,培養學生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他們的綜合競爭力。總體而言,大學英語應該從宏觀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潛能激發和創新實踐等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為他們未來更好地迎接全球化奠定基礎。在確立總體目標后,還應該就個性化的分級目標展開精心研討,按照《指南》要求,培養目標可以分成基礎、提高和發展三個層次,在此基礎上進行細化即可,每一個層次對應一個培養階段。將大一作為第一階段,新生進校后統一參加英語水平測試,按照測試成績高低對學生進行科學分層,成績最差的學生作為一層次,可以劃入基礎班,教學目標也相應設定為基礎目標;成績最好的學生作為三層次,劃入發展班,教學目標相應設定為發展目標;其余學生作為二層次,劃入提高班,教學目標相應設定為提高目標。在第一階段,我國絕大部分高校仍然對學生按照大類培養,這一階段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完成從高中英語學習到大學英語學習的過渡。在第二階段,也就是大學二年級,基礎班學生仍然需要再參加一學年必修課學習,教學目標仍定位基礎目標;對于其他層次學生,不再要求他們參加必修課學習,從學生個性化學習角度出發,學校應設置相應的公共選修課,教學目標以提高目標為主。在第三階段,也就是大三、四年級,針對二三層次學生英語公選課的教學目標則應該相應升級為發展目標,針對一層次學生教學目標則可以調整為提高目標。3.3針對設計,深入改革英語課程培養體系。《指南》將大學英語課程劃分成三大模塊:通用英語、跨文化交際英語和專業英語(職業英語、學術英語)[5]。高??梢愿鶕陨韺嶋H情況調整各類課程比例,更好地與教學目標進行匹配,通用英語課程應為英語基礎教學目標服務,同時可以適當引入跨文化交際和學術英語內容,為學生夯實英語基礎能力同時,為更高層次學習做好鋪墊。通用英語課程為新生入學后的必修課,重點幫助學生適應大學英語的教學需要,鞏固他們的基礎知識,在教學內容上,除了開設基礎英語綜合課外,其他選修課程應設計為聽說課程或讀寫課程,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需要,鞏固學生聽說讀寫譯的綜合英語實踐能力。比如,教學內容可以設計為語音糾正與語音意識培訓;媒體英語交流、閱讀與寫作;英語演講理論與實踐等??缥幕浑H英語課程可以稱之為提高或拓展英語課程,以選修課形式為主,目的就是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英語技能,拓展英語視野,強化思辨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英語實踐能力。比如,教學內容可以設計為翻譯、口譯理論與實踐;英美名著賞析;中西文化品閱;中國古典文化賞析;傳統經典英譯研讀;歐美視角下的中國文化解讀;一帶一路文明史;英語優秀影視作品賞析——權力的游戲等。通過多樣化教學內容設計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選擇,從而滿足他們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專業英語課程,顧名思義,就是與學生所學專業直接掛鉤,因而在學習難度上最大,但又是學生進入大學階段及其后深造所必須掌握的特殊英語,專業英語課程可以分為兩個大類,其一是學術英語課程,其一是職業英語課程。其中,學術英語課程重點培養學生基礎學術能力,應充分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比如按照專業特點可以劃分為管理類英語;醫學類英語;人文類英語;理工類英語等,在內容設置上可以分為學術英語閱讀、寫作;學術交流英語;英語學術論文寫作方法等。職業英語課程重點培養學生職場英語實踐能力,因此可以針對不同的職業環境展開,如外貿英語;商務英語;外事英語等,在內容設置上可以分為職場英語交際、口譯;職場英語寫作;管理大師入門等。這種多層次的大學英語內容設計很好地貫徹了《指南》的精神,體現了大學英語教學的多元化和個性化,真正實現教學相長,為不同層次學生英語能力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4結束語

《大學英語教學指南》的預示著高校新一輪英語教學改革必須朝向深水處進行,切實提高大學英語教學的實效性和實用性,真正為學生的能力提升和職業發展服務,逐漸扭轉大學英語“學而難用”“學而無用”的局面,真正做到教學相長。每個學校應該充分結合自身辦學實際情況,為學生量身打造合適的英語培訓體系,推動校本化的英語個性化課程體系創建與發展,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周學恒,戰菊.從《要求》到《指南》:解讀《大學英語教學指南》中的課程設置[J].中國外語,2016(1):13-18.

[2]劉天坤.應用型本科院校體育專業大學英語課程發展的挑戰及對策—以呼倫貝爾學院為例[J].英語教師,2017(1).

[3]鄧曉明.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課程改革實踐與思考——基于《大學英語教學指南》[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8(8):113-115.

[4]毛婧.《大學英語教學指南》指導下西北地區醫學院校大學英語課程體系構建的思考——以西安醫學院為例[J].海外英語,2017(21):21-22,29

.[5]胡蓉.《大學英語教學指南》指導下的民辦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的構建研究[J].校園英語,2019(3):3-4.

作者:胡玢 單位:湖南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