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法制宣傳教育的舉措研究
時間:2022-06-26 09:37:21
導語:學校法制宣傳教育的舉措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揮法制課堂作用大學生的主要生活是上課、學習,從而獲取知識。法律基礎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必須強化課程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我們十分重視運用案例教學法。在選擇法律教學案例時,應選擇那些既有利于大學生對法律知識的理解,又具有思想教育意義的案例,把那些枯燥的條文變為一個個鮮活的案例,運用現代的多媒體手段進行直觀、形象、生動的教學形式。如組織學生觀看、收聽法律專題的電視片或錄像帶等,讓大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將法制教育滲透在富有吸引力的內容和環節之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結合學習《憲法》《、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消防法》、《食品安全法》、《禁毒法》和《突發事件應對法》等法律法規,開展靈活多樣的普法宣傳教育活動。并先后邀請國安、公安局、交警及轄區派出所民警來校舉辦法制講座從而使學生在學法、知法過程中形成較強的法律意識和法律信仰,以法律規范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形成良好的守法習慣。通過實踐能夠鍛煉學生運用法律知識、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法制意識。單一的說教,對學生的教育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為此,學校要通過實踐這門課堂之外的教育形式做好法制教育工作,同時把體驗式的教育滲透在課外活動中,讓學生切身體會到遵守法律法規的重要性。譬如:舉辦法律知識競賽、辯論賽、“模擬法庭”,開展法律知識咨詢;充分利用校園網、院報、板報等載體宣傳“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理念,利用特殊案例以案說法,提供大量的防范知識和技能技巧,廣泛深入地開展學習宣傳法律法規活動,營造良好的普法氛圍。
同時,利用假期開展社會調查和社會實踐活動,在“三下鄉”活動中組織法制教育小分隊深入農村、社區、企業進行法律宣傳,普及法律知識;進行誠信、守法教育等,從而了解社會、服務社會,增加其對法律學習的感性認識。實踐證明,多種形式并用的法制教育要比單純的法律課程教學效果更有滲透力和震撼力。以法制宣傳日為契機,扎實做好普法宣傳的各項教育活動。利用“12.4中國法制宣傳日”、“11.9中國消防宣傳日”“、6.26國際禁毒日”等紀念日,組織師生進行法制觀念和法律知識的教育。通過開展法律知識競賽、模擬法庭、法制講座、參觀和旁聽法院公開審判等活動,進一步規范學生的法制行為,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提高遵紀守法的法制意識;通過開展“消費維權”,“綠色環保”等專題宣傳活動,引導師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思想觀點。
通過廣泛有效的對學生開展心理講座、心理咨詢、心理調查問卷等項工作,鼓勵大學生建立大學生風范,使大學生勇于面對現實,幫助其建立健康的心理品質。大學時期,也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念和思想倫理觀念急劇變化的時期,進入大學后,學習環境、學習方式、人際交往、自我評價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為此,在“心理健康活動月”系列活動中,在學生中開展心理咨詢和輔導,針對新生進行心理健康調查并建立個人心理健康檔案,使“五五”普法的進一步深入開展、探索法制宣傳教育規律、創建“平安校園”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據可依,打下了扎實基礎。幫助其消除不良的心理狀況,最大程度上預防和避免因心理問題引發的違法行為,從而鞏固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成效。
本文作者:王晶李化樹工作單位:西華師范大學四川省教育發展研究中心
- 上一篇:油田地面建設工藝技術創新與實踐
- 下一篇:學校圖書館宣傳工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