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樂在高校教育的價值意義

時間:2022-06-07 10:41:46

導語:民族音樂在高校教育的價值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族音樂在高校教育的價值意義

一、民族音樂高校音樂專業教學的價值意義

我國的民族音樂文化藝術在幾千年的傳承中,被賦予了深刻的內涵和豐富的內容,高校教育中重視民族音樂文化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

1.目前在高校的音樂教育中,所開始的課程很少涉及到民族音樂文化,學生們更多的對于流行音樂、歐美的美聲等了解相對深刻,但是對于本民族的民族音樂文化了解甚少,對于專業研究民族音樂的機構在在少數的音樂藝術院校以及地方音樂文化研究機構,這對于我國高校音樂教育來說是種遺憾。民族音樂文化富含的深厚文化底蘊,能夠讓學生比較系統的了解民族音樂文化,豐富對民族文化的認識,提升自身的文化藝術修養。

2.我國少數民族眾多,分布在不同的區域,不同地域的民族有著不同的生活環境以及風俗習慣,由此我國民族音樂形成了形式與風格多種多樣的藝術特征。在高校音樂專業中加強對民族音樂的教育,有利于學生能夠了解到更多的民族音樂文化形式,認識到音樂文化藝術的多元性,豐富音樂文化知識以及演唱技能,學會從中吸取利于音樂專業學習的養分。

3.音樂教育除了讓學生更好的了解音樂,另外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充分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質,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愛好,并且將其逐漸培養成為一種穩定的心理品質,成為學生個人學習與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民族音樂教育,可以通過更生動的藝術表現手段,不斷的感染學生,鼓勵學生不斷的探索民族音樂文化,在感知和實踐中感受到民族音樂的藝術魅力。學生深入了解我國各民族的優秀音樂文化藝術,感悟民族音樂中所表達的真實、平凡、善良、美麗、激情等豐富的情感表達,了解少數民族人們的樸實與純良,利于培養學生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熱愛和興趣,對于少數民族音樂文化以及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與弘揚有著重要的價值意義。

二、民族音樂對高校學生素質教育的影響

我國的民族音樂文化教育不僅僅是局限在音樂專業的教育教學中,應該設計藝術領域的所有專業,甚至映射到其他專業的教育中。

1.民族音樂文化教育加入到高校的教育體系中,除了在課堂上開展教學中,還可以在課外進行,將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少數民族音樂貼近學生的生活與學習中,豐富校園的文化生活,營造更好校園文化氛圍,學生更容易接受民族文化藝術,娛樂學生的生活,減緩學生的壓力,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

2.民族音樂教育的推行,能夠讓學生充分的了解民族音樂文化藝術的魅力,利于學生增強民族自豪感,加強民族意識的培養。例如蒙古民族音樂作品《嘎達梅林》,歌曲的旋律采用了蒙古族常用的五聲羽調式作基礎,用上下句單樂段結構的曲式寫成,總體來看,歌曲的節奏舒展從容、穩健有力,旋律寬廣豪邁、莊嚴肅穆,既表現了廣大群眾對英雄崇敬愛戴的感情,也突出了英雄高大的形象。民族音樂文化中積極、向上、激昂、進取的優秀民族精神,利于改變學生的審美觀念,提升精神氣質,利于培養學生產生保護民族文化和弘揚民族文化藝術的責任感。

3.民族音樂文化藝術滲透到教育教學中,有利于穩定和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個人品德修養與個人心理素質。民族音樂風格多樣,優美的旋律中更有豐富的思想內容,例如蒙古族歌曲《鴻雁》,在優美動聽的旋律中,我們似乎能夠感受到遼闊草原上的恬淡的青草味,瞬間將我們帶離了喧囂緊張的城市,回歸到最為淳樸,淡然的狀態;而在每一個音符中,又似乎能夠聽到戰馬奔騰的魂魄之感,聽到馬頭琴的悠遠,感受到蒙古大草原的彪悍、勇敢,勤勞、善良,感受的蒙古人民對生活的追求,以及對未來樂觀積極的憧憬與向往。在民族音樂的熏陶下,不僅能讓欣賞著認識到民族地方的美,感受的少數民族人民的民族精神,更能夠豐富學生的想象力,陶冶學的思想品質情操,穩固和提升學生文化修養與品質修養。我國的各大高校是我國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重要基地,對于民族音樂的保護與傳承有著重要的責任,而民族音樂對于大學生各方面的教育也起到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我們要充分認識到民族音樂在高校教育中的價值意義,積極促進民族音樂文化在高校教育日程中的實行。

作者:劉暢工作單位:吉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