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高中地理科普教學的研究
時間:2022-09-23 02:40:52
導語:鄉鎮高中地理科普教學的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引好奇,激興趣:高中地理教學的永恒追求
在最新的教學規定中已經明確指明了在教學中老師要以學生為中心,主要是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能力,學生只有在聽得懂的情況下才有學習的欲望。愛因斯坦曾經也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一項有利武器就是科普教學方法。人類的好奇心與興趣是相連接的,其中好奇心的培養最主要的就是新信息對學生的刺激。
1.2提高科技素養:高中地理教學的永恒目標
高中地理課程仍然需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培養學生,為學生的終身發展、使其今后能應對現代社會和未來發展的挑戰奠定基礎。在新課程理念的新大綱中,不再把學科的完整性、嚴密性作為第一標準,而是強調物理學科中與科學技術發展、現實生活等的聯系,強調與學生經驗的聯系,強調實際應用。在當今的應試教學當中,很多老師為了升學率將一些常識性的內容一帶而過,甚至是書中提到的一些內容,只要高考不考,老師們就不愿提及,則是花大量的時間講述那些高考可能會考,但在生活中出現少的知識。在地理教學中,地理史也是比較重要的,如果老師以講故事的形式向學生講地理學史,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且還能調節課堂氣氛。
2.創新精神培養: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創新的成果訴求和過程追求
葉讕主編的中國教師新百科(中學教育卷)中指出,創新精神是指主動超越現實條件并以創造新的精神產品或物質產品作為追求的個性心理品質。創新精神的含義不是“創新”與“精神”的簡單相加,而是“創新”與“精神”豐富內涵的整合、概括與輻射。簡而言之,創新精神是指人在創造性活動過程中產生的非智能心理與智能心理因素或者在發現事物和主動探尋之間的新關系的過程中的優化整合,并勇于探索、不斷進取的心理狀態,主要包括探究興趣、對真知、對新事物的敏感性、求知欲、好奇心執著追求和對革新、發現、進取、開拓的百折不撓的精神。它是進行培養創新能力的基礎,也是創新的動力。
3.科普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實踐
高中地理是一門比較復雜的學科,它既是文科中的理科,也是理科中的文科,因此,它的教學方法就不能在使用與其它學科相似的教學方法。一般主要采用的教學方法有案例教學法和研究性教學法。案例教學將地理課的理論性和實踐性有機地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地探究性學習。在講農業區位因素時,教師可以“給”學生一塊農田,讓學生“當”農場主,各自選擇“搞”什么農業生產活動?怎樣“搞”農業生產才能獲得最大經濟效益?在長遠規劃中還要考慮什么問題?一個個由淺入深的問題“誘”學生深入到情境中,通過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活動,學生獲得了“自己”的知識、觀點或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說明產業轉移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時,教師可以聯系周邊的環境,結合廣東省山區及東西兩翼與珠江三角洲聯手建設產業轉移工業園這個具體舉措材料,思考分析:周圍的工業園進駐了哪些產業?哪些企業遷出了本地?原因何在?產業雙轉移對當地的經濟發展、環境變化有什么重要的意義?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利用與現實生活貼近的案例,學生容易理解也能學以致用,真正體會到學習地理知識的實用性。在案例教學中,學生自主地思考、自主地交流、自主地闡述觀點,鍛煉了學生思維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熱情和興趣。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案例,把抽象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規律、地理常識融入到具體的生活生產實踐中,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獲得地理知識和提升地理能力。研究性學習是一種探究性、開放性的學習方式,也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種教學方式。地理課堂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既要學習教材中的間接知識,還要收集、處理和提取第一手資料———直接知識。我校所在的城鎮是聞名國內外的絲綢制造重地———華夏第一鎮,號稱小上海的盛澤鎮。我們在教學中盡量與鄉土地理相結合,使學生應用地理知識為家鄉建設服務。在講授意大利的新興工業區時,我先展示意大利新工業區形成條件示意圖,引導學生討論這些條件是否是意大利獨有的?從中可以得到什么啟示?然后出示意大利薩索洛瓷磚工業小區網絡圖,同時展示我鎮的絲綢工業生產的視頻,讓學生分組探究:(1)意大利薩索洛的瓷磚產業是如何發展起來的?(2)你認為意大利薩索洛瓷磚生產成功的經驗中最重要的是什么?(3)我鎮絲綢工業的發展與薩索洛相同與不同之處有哪些?最后展示我鎮的一些真絲、人造絲等產品,啟發學生發現我鎮絲綢產存在的一些問題,借鑒意大利薩索洛瓷磚工業小區的發展提出解決的合理化建議。“日出萬匹,衣披天下”是我鎮發展的全新定位,要保留水鄉特點進行規劃新城建設,讓絲綢文化和生態精神熔鑄到進入我校學習的學生思想中。許多學生便以此為課題,結合當地的風向,河流流向開展研究,對工業區、居民區、生態休閑區、小商品夜市、交通線的布局進行了科學的探究和規劃,其中一些研究成果獲得市級別的研究獎勵和榮譽。這些研究性學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使學生真正感到地理知識就在實際生活中,地理知識學有所用。
4.結語
結合當地風土人情、自然背景、經濟發展、歷史淵源的科普教學實踐,讓高中地理課堂和受教育者所生長的環境適度的整合和融合,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適當的切入與受教育者環境相關的科普知識,可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從受教育者心理因素考慮,利用科普進行地理教學在總體的中學課程中像吸進了一股新鮮空氣,增強了他們的科學意識,能很好地克服傳統教學中一些學生的厭學情緒,尤其是能重新調動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
本文作者:張雪冬工作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盛澤中學
- 上一篇:高中地理生活化課堂探究
- 下一篇:例談高中地理案例教學的問題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