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學習方法實踐
時間:2022-07-04 10:59:53
導語:高中地理學習方法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思維篇
1.主動思考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任何的課程都逃不了思考這個關卡。要想學好高中地理,個人的思考是少不了的,對課程的思考、對內容的思考、對問題的思考,都是學習高中地理的思考方向。只有學生自己主動地思考,才能把被動變成主動,這樣才能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從自己出發,去努力地理解和記憶高中的地理,也才能使他們對地理知識理解得更深刻和透徹。
2.主動總結
思考之后,便是總結。而高中地理的總結又是顯得尤為重要,個人的總結既是對知識的進一步加深又是對知識的一種升華,在總結中尋找著自己的不足,在總結中才能看到自己是否真正的學到了知識,高中地理既是社會科學的延伸又是自然科學的補充,只有在總結中才能使自己在思維上的想象有了載體,也才能讓自己的思維在學習后更具體、更直觀。
二、方法篇
1.文理區分
高中地理由于是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交匯點,所以它有自身的特殊性,換句話說就是文理交融,也就是具有理科的嚴密性與邏輯性,同時又具有文科的形象生動與靈活性。人教版的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也就是必修一,其中包括宇宙、大氣、海洋、陸地等,這些屬于理科內容。在學習這些知識時應該用理科的邏輯性與嚴密性進行分析與思考,同時按照理科的學習方法去練習,以便能夠加強對這些知識的融合與記憶。在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也就是高中地理必修二和必修三,這些屬于文科內容,在沒學習這些內容之時,應該在有了自己觀點和認識之后以記憶為主,把握住書本知識的脈絡和走向,以達到在學習中記憶,做到高中地理的輕松學習。
2.實際與理論結合
生活就是地理,地理同時也是生活的一部分,高中地理在某些方面就是來源于生活,因此,與生活的聯系也是非常的緊密。眾所周知,任何課程的學習都有其一定的路線與規則,地理的學習也不外乎其中,首先便是眼睛直觀地看到某種現象,進而尋找現象的起因而進行分析,最后就是驗證自己的分析是否正確,進而推廣展開。高中地理學科的實用性極強,在生活中只要我們有所留意就會發現生活中處處有地理。反過來說,也就是我們的生活是離不開地理的學習的,所以,我們在平時的地理學習中要聯系實際,要努力地將其融入生活,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感到我們所學的地理非常實用而且非常有趣。在擁有學習興趣之后,我們難道還怕學不好具有生活氣息的高中地理嗎?
3.圖與文的結合
何為地理?那就是“地”和“理”。“地”就必有圖,而圖是高中地理學習必有的一個元素,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元素。圖是高中地理知識的一個重要的載體和學習高中地理最重要的工具之一,能夠運用圖來完成“理”,是一個很重要同時也是一個必須學習的手段。以圖來記憶和認識高中地理知識是現在看來最準確和最有效的學習和記憶方法。高中的地理課程內容極其雜亂,但這些知識卻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所有的知識都有其相應的圖來解析。所以在學習高中地理時,一定要做到看書和看圖相結合,做到由知識點能想起圖,由圖能夠聯想到知識,從而達到圖文結合的目的,能夠認識和理解以及掌握記憶高中地理所學的知識以及地理規律和原理。
4.知識結構的融合
前文已經提到高中地理是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交匯點,也是文理的交融區,而且高中地理知識基本是建立在初中所學的區域地理基礎之上的,而在初中地理中的一些知識,如區域的位置地形以及資源等地理要素,差不多就是高中系統地理,尤其是人文地理的基礎。所以高中地理知識結構是極其復雜的,在學習的時候,應該做到對知識的分類與聯系,同時也做到知識結構的融合,以及做到所有知識的有機聯系,把系統高中地理知識放到對應的地理區域中去理解、分析和記憶,使高中的地理知識得以融會貫通,而做到地理知識結構的大一統,使得高中地理更容易學習和掌握應用。高中地理的學習終歸是屬于文科性的學習,不論怎樣的方法,歸根究底還是為了更好的記憶以及運用高中地理。所以,學習高中地理時,還是需要把握規律,在與實際相結合的情況下自己主動地思考和記憶,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運用高中地理知識,使地理的學習不再是枯燥無味的背誦。
作者:楊使東工作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賓陽縣賓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