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教師繼續教育專業化分析
時間:2022-04-26 04:04:33
導語:高職教師繼續教育專業化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教師繼續教育是教師繼續教育的分支,從廣義上講它是指對在崗高職教師進行的再教育,既包括對已經取得教師資格的教師進行的旨在更新知識結構、拓寬知識面、加深知識水平,提高教學能力和行業實踐技能的再教育;也包括對那些已經在崗工作,但是尚不符合教師資格要求的高職教師進行的學歷補償教育。從狹義上講,它是指對已經取得教師合格證書,并經過崗位培訓,能基本適應崗位要求的高職教師進行的旨在更新知識結構、拓寬知識面、加深知識水平,提高教學能力和行業實踐技能的再教育。
二、我國高職教師繼續教育的發展
從高職教育的興起開始,教育部門就十分重視職業教育教師的在職培訓。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建立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培訓基地。1999年,教育部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特別提及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的建設,其中第36條指出:依托普通高等學校和高等職業技術師范學院,重點建設50個職業教育專業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培養培訓基地。此后教育部先后確定了52個全國重點建設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和6個全國職教師資專業技能培訓示范單位,24個省(區、市)相應建立了110個省級基地,培訓基地的建立為高職教師培訓提供了強有力的平臺。在21世紀初,高職教育在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的推動下,進入全面發展階段。在這個階段,高職教育非常注重高職師資隊伍建設。2001年,天津召開了全國高職高專師資隊伍建設工作研討會,教育部委托若干個有條件的省市建設若干高職教育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同時,決定在各地遴選三十個左右辦學條件好、教育質量高、特色鮮明的院校,建設專業培訓點。2005年,在《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明確要求高職院校大力開展師資培訓工作,實施教師素質提高計劃。截至2010年3月,我國建立了8個國家級高職高專師資培訓基地,28個高職高專專業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外加在一些高校師資培訓中心開展高職教師培訓活動,充分說明了我國當前高職教師繼續教育的迅猛發展。
三、高職院校教師繼續教育的內容
(一)職業意識由于教師的職業意識主要是指職業規范、教育理念。所以,這方面的內容主要是培養教師堅定的信仰、更新教師的教育理念、培養教育的師德和敬業精神以及進行教師心理的健康教育。(二)知識學習在知識學習方面,高職教師參加繼續教育的目的一般有三種:一是補充知識,二是更新知識,三是二者兼而有之。從知識的廣度來看,涉及到本體性知識、相關學科知識、條件性知識、實踐性知識和相關行業知識。(三)技能培訓高職教師繼續教育中的技能培訓包括教學技能培訓和行業技能培訓。教學技能培訓一般是圍繞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的,其中教學設計是其重點,而信息技術培訓(計算機輔助教學)又是教學設計中的熱點。行業技能培訓就是讓老師了解行業的當前狀況,并提升自身的實際操作技術,與行業的最新發展保持一致。
四、高職院校教師繼續教育的模式
(一)高職教師繼續教育模式的概念高職教師繼續教育模式是指高職教師繼續教育活動中各要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相對穩定的形式。它是認識高職教師繼續教育的一種手段,也是實施高職教師繼續教育比較理性化的方式,通過研究現有高職教師繼續教育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要素,從而獲得對高職教師繼續教育的理性認識,同時,這些認識非常有利于提升高職教師的綜合素質以及實現高職教師專業發展。高職教師繼續教其要素主要涉及繼續教育理念、繼續教育目標、繼續教育內容以及實施與接受繼續教育的人等,它是實施高職教師繼續教育內容的有效途徑,關系著繼續教育的效益與質量。(二)高職教師繼續教育模式介紹目前,就從高職教師繼續教育模式的研究文獻來看,具有代表性的模式是:校本模式、校企模式、基地模式和普通高校模式。相對而言,校本模式和校企模式在高職教師繼續教育中應用更廣泛。1.校本模式。是指以高職教師任職學校為基地,利用任職學校的教育資源,以實際情境中經常性問題與教學經驗為主要內容的一種在職培訓形式。其突出特點是: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能解決高職院校日常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具有較高的實用性,成本低,能夠有效解決工學矛盾。故在該模式下,高職教師參與繼續教育的積極性比較高,繼續教育的效果也比較明顯。從其特征來看,它比較適合高職理論課教師的繼續教育。2.校企模式。是指高職教師通過任職學校和相關企業,并在學校與企業之中交替學習的一種在職培訓形式。該模式既兼顧了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又有利于提升高職教師的技能與實踐能力,比較適合高職院校中承擔實踐課的教師的培訓。但使用該模式的前提是高職院校能夠與相關企業建立起深層次的合作,同時,還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特別是政策文本規定。3.基地模式。是教育部為全國高職教師師資隊伍建設而設立的培訓形式,利于不同學校教師相互交流,共同學習,互相借鑒,為解決教師在教學中出現的自己和所在學校都難以解決的問題搭建平臺,對教師的教學與實踐能力的提高有比較大幫助。而普通高校模式主要是提高教師的學歷,補充和拓展教師的知識。(三)高職教師繼續教育模式分析綜合來看,上述模式也存在急待解決的問題,如校本模式對實踐技能的提高幫助不大;對校企模式而言,很多高職院校的校企合作層次較低,沒有建立成熟的合作機制,教師去企業鍛煉得不到企業深層次的支持;基地模式的培訓成本較高,工學矛盾也比較突出;普通高校模式基本只能學習理論知識。以上模式基本都不能解決高職教師既要學習理論知識,又要鍛煉實踐技能之間的矛盾,而且還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致使高職教師繼續教育缺乏針對性和實用性。于是,有學者提到建立“三維一體”的教育模式,如“學?!鐓^—企業”模式。結合有關高職教師繼續教育模式的研究,高職教師繼續教育模式已經開始由“二維一體”的模式轉向“三維一體”的模式了,實踐也證明了“二維一體”的模式不能滿足教師繼續教育發展的需要??傊?,不論采用何種繼續教育模式,都必須以運行機制的實現條件為基點,以服務高職教育為價值取向,以提升教師素質為目標。根據教師專業發展理論,高職教師成長過程具有一定階段性、在不同階段的高職教師繼續教育的模式應該有差別。同時,針對不同類型的高職教師,采用的模式也應不同。
作者:楊俊偉林泉徐瑛工作單位:黑龍江職業學院
- 上一篇:高等教育成本控制問題建議
- 下一篇:教師職業倦怠影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