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專業化雙師型教師分析
時間:2022-04-26 04:16:34
導語:高職專業化雙師型教師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高職教師專業化命題的產生
我國有關教師專業化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期,一經提出便引起了廣泛關注。而有關高職教師專業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00年以后,雖然高職教師專業化的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但是對高職教師進行專業化發展早已成為共識,因為這既是教師專業化深入發展的必然結果,又是高職教育滿足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高職教師專業化的提出是我國教師專業化深入發展的結果。在我國教師專業化發展初始階段,研究主要以中小學教師為對象。隨著對教師專業化研究的不斷深入,研究對象也在不斷細化和豐富,出現了對不同層次、不同學科和不同類型教師分別進行專業化的研究,如“小學教師專業化”、“初中教師專業化”、“大學教師專業化”、“語文教師專業化”、“數學教師專業化”、“英語教師專業化”等。高職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一種重要類型,其教師有著不同于其他類型教師的顯著特點,因此,需要作為一個特殊群體進行專業化發展,這是我國教師專業化發展不斷細致和豐富的必然結果。同時,高職教師專業化也是高職教育尋求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在數量上已初顯規模,而如何提升高職教育質量成為當前高職教育亟需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從世界各國教育改革經驗中,人們逐漸意識到,只有教師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才能保證高質量的教育水平。高等職業教育以培養高技能型人才為目標,強調學生具有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這就對高職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職業要求。高職教師只有進行專業化才能為高職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師資保障。
(二)高職教師專業化的內涵
高職教師專業化作為我國教師專業化的一個分支,其內涵與教師專業化相仿,主要涉及高職教師職業專業化和高職教師個體專業化兩個方面。高職教師職業專業化是從高職教師群體角度出發,追求整個職業的專業地位和權力以及群體利益等外在層面的提升;高職教師個體專業化則是強調高職教師個體在教育實踐中應進行的專業能力方面的內在提升。事實上,高職教師個體專業化是高職教師職業專業化發展的內在條件。高職教師職業若想取得較高的社會地位,則必須使其從業者自身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和較強的專業能力,彰顯其從業者的不可替代性,進而促使高職教師職業地位的提高。國外有關教師專業化的經驗表明,以發展教師個體專業能力的目標取向應是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而這一取向又與當前我國開展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二、“雙師型”教師:高職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必經階段
“雙師型”教師的提出約是20世紀九十年代末期,主要是針對我國職業教育中重理論傳授、輕實踐操作現象而產生的,目的在于建設一支適應職業教育特點的教師隊伍。正因如此,其在很大程度上推進了我國高職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進程。
(一)“雙師型”教師的涵義
“雙師型”教師是個不斷發展和豐富的概念,事實上,國內目前對其還未有一個普遍認可的界定。但是從國家政策層面和學術界已有的討論來看,其內涵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是用來界定整個職業教育教師隊伍,一般表述為“‘雙師型’教師隊伍”;二是用來界定職業教育隊伍中的一部分教師,一般表述為“‘雙師型’教師”。前者主要是針對職業教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而言,鼓勵具有相關行業實踐經驗的優秀技術人員作為兼職教師參與到職業教育教學中來,以彌補現有教師實踐能力薄弱的弊病;后者則是強調職業教育教師個體需要同時具備理論知識和實踐動手能力兩方面的素質,以勝任高職教育對高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要求。
(二)“雙師型”教師促進高職教師專業化發展
高職教師專業化是教師專業化和高職教育理性發展的一個必然結果,“雙師型”教師是我國職業教育快速發展的現實需求;高職教師專業化始于理論發展,“雙師型”教師源于現實需要;高職教師專業化是高職教師發展的長遠目標,“雙師型”教師是高職教師專業化的必經階段。“雙師型”教師有利于促進高職教師個體專業化發展。“雙師型”教師是專門針對職業教育特點而提出的,強調教師需要具有實踐工作經驗和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當前不論是高職院校,還是國家政府部門,抑或職教理論界都在大力呼吁發展“雙師型”教師。在具體操作中,對高職教師提出了諸如“雙證書”、“雙職稱”、“雙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這些都旨在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來提升高職教師的專業素質,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高職教師個體專業化的發展。可以說,“雙師型”教師是我國高職教師專業化發展初級階段的有效形式,是當前我國高職教師專業化改革的必經階段。
三、高職教師專化:“雙師型”教師發展的延伸
盡管“雙師型”教師與高職教師專業化均強調高職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但兩者還是存在本質區別,不能將其混淆。高職教師專業化內涵比“雙師型”教師豐富。高職教師專業化包含高職教師職業專業化和高職教師個體專業化兩個方面。而從“雙師型”教師的涵義可以看出,其主要是針對教師個體素質而言的,并不涉及高職教師職業地位與權力等社會性層面的發展。嚴格意義上講,“雙師型”教師是高職教師專業化當前階段的一個主要形式,即使其在很大程度上促進著高職教師專業化的發展,但卻不能將其擴大或是等同于高職教師專業化。過度強調“雙師型”教師將有礙于高職教師專業化的發展。“雙師型”教師主要是針對高職院校中專業課教師而言的,要求專業課教師同時具備理論與實踐兩方面的素質。但是,高職教師專業化追求的是高職教師具備一專多能的素質,這與教育部提出淡化基礎課教師和專業課教師的界限,逐步實現教師一專多能的思想相一致。如果一味強調“雙師型”教師建設,可能會阻礙高職教師一專多能的發展。除此以外,“雙師型”教師隊伍鼓勵企事業單位優秀技術人員到學校擔任兼職教師。雖然這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當前高職教育重理論、輕實踐的弊端,但是其與高職教師專業化發展方向是相悖而行的。高職教師專業化要求其從業人員必須具備本專業獨特本領,追求其職業的不可替代性;而“雙師型”教師隊伍呼吁技術人員擔任兼職教師無疑是對高職教師專業性和權威性的極大挑戰,不利于高職教師專業地位的樹立,也不利于一專多能型高職教師的培養與發展。雖然“雙師型”教師在很大程度上促進著我國高職教師專業素質的提升,但是其僅僅是高職教師專業化的一個發展階段,是針對當前我國高職教師數量不足、專業素質較弱提出的,遠非我國高職教師發展的終極目標。我國高職教師若要爭取本職業的專業地位和權力,必須順應國際教師教育發展與改革的潮流,進行專業化發展,將“雙師型”教師建設繼續向前推進和延伸。只有厘清高職教師專業化與“雙師型”教師的內在聯系,樹立起高職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長遠目標和方向,才能促進高職教師隊伍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葛炳偉工作單位:山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 上一篇:高職教師信息知識管理研究
- 下一篇:高職教師網絡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