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研究
時間:2022-04-26 04:40:10
導語:高職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高職教師教學中職業道德規范的基本特征
時代性特征。時代性特征是指高職院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在對理想化職業道德規范的追求中要以現實為背景,以發展的觀點和變化的視角加以分析,使新型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與時俱進,體現時代性特點和要求,總體上符合高職教育的發展方向,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培養方案。服務性特征。有專家認為,學校是教育機構、社會機構、經濟實體的混合體,具有經濟屬性。學校以活勞動形式生產并向社會提供滿足消費者教育需要的產品。學校提供的教育服務決定了服務性是教師角色的基本特征。這種服務性特征要求高職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構建要把教育服務于社會和他人的基本精神貫穿于理想化職業道德規范價值中。
二、教師在教學中的職業道德規范
1、高職院校的師德建設必須堅持以熱愛祖國、服務人民為核心。高職教師作為高知識分子,作為社會的公民,必定在具體的教育工作中體現出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體現出教書育人為本的教育本質。高職院校要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其教師隊伍必須是一支熱愛祖國、服務人民的過硬隊伍。
2、師德是大學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是大學精神的主要塑造者和重要踐行者,也是大學生評價、認可并踐行這種精神的重要組織者和宣傳者。高職院校重塑大學精神應當努力把握好兩個維度:一是高職院校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以職業性作為院校發展的方向,為社會培養職業技術型人才;二是高職院校要保持高等教育性,要有獨立的精神存在,這樣才能對社會的不良誘惑保持足夠的距離并予以抵制。
3、高職院校的師德建設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主導地位。崇尚科學、團結互助、辛勤勞動、誠實守信、遵紀守法、艱苦奮斗都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具體反映。高職教師隊伍只有形成正確的觀念,并且滲透于教學活動之中,其培養對象才有可能成為合格人才。高職教師在教學中的職業道德規范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遵守憲法和法律法規,貫徹黨和國家教育方針,依法履行教師職責,維護社會穩定和校園和諧。不得有損國家利益和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言行。(2)敬業愛生。高職教師要忠誠人民教育事業,樹立崇高職業理想,以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為己任。恪盡職守,甘于奉獻,刻苦鉆研。真心關愛學生,嚴格要求學生,公正對待學生,做學生良師益友,不得損害學生和學校的合法權益。(3)教書育人。高職學生堅持育人為本,立德樹人,為人師表。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注重學思結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尊重學生個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同時不得從事影響教育教學工作的兼職活動,自尊自律,清廉從教,以身作則。自覺抵制有損教師職業聲譽的行為。(4)嚴謹治學。高職教師弘揚科學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精益求精,實事求是,發揚民主,團結合作,協同創新,尊重他人勞動和學術成果,維護學術自由和學術尊嚴,誠實守信,堅決抵制學術失范和學術不端行為。(5)服務社會。勇擔社會責任,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類進步服務。傳播優秀文化,普及科學知識。熱心公益,服務大眾。主動參與社會實踐,自覺承擔社會義務,積極提供專業服務。堅決反對濫用學術資源和學術影響。
三、職教師教學中職業道德規范的意義和作用
1、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對教師起著調節和教育作用
(1)在轉型期社會價值取向多元化條件下增強教師師德意識。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個人利益被充分肯定和承認,一方面增強了人們的主體意識、權利意識,另一方面可能導致個人主義、功利主義、實用主義思想出現,人們容易出現重經濟輕文化、重物質輕精神、重實惠輕奉獻等傾向。高職教師鑒于實踐教學自身的特點,側重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由此決定了高職教師的勞動具有重復性、長期性、繁重性等特點。高職教師大都是“雙師型”(既是教師,又是工程師、會計師等)教師,他們與社會生產緊密聯系的情況下,經濟效益的價值取向會更加凸顯,這些對高職教師養成良好師德提出了更加緊迫的要求。因此,高職院校要抓好重點道德規范、先進人物、先進事跡的宣傳,力求在廣大教師中形成弘揚正氣,抵制歪風,樹立崇尚師德的良好風尚。(2)通過師德作用引導高職教師樹立正確的利益觀。良好的師德具有催人奮進的積極作用,能激發全體教師對學校的認同感、自豪感和榮譽感,對祖國、對人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激發巨大的工作熱情和學習熱情,從而使學校的凝聚力得到升華。
2、高職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對學生起榜樣和示范作用
高職學生存在的問題就必須要求教師樹立高尚的師德,在教學教育中真正體現以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真諦,對學生起榜樣作用并積極示范解決高職學生成長道路上出現的問題。第一,高職教師高尚的道德思想對學生有著積極的導向作用,它能幫助學生提高道德認識,引導學生形成樹立科學的道德觀念。高職教育的教學不僅要培養出具有基礎理論知識扎實、技術應用能力較強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還要引導高職學生樹立起科學的精神和具備追求真善美價值的能力,這些都需要高職教師的師德作保證。第二,高職教師正確的道德觀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為對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規范具有促進作用。高職教育的“一體化教學”體系把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理論與實踐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單獨制定教學計劃與大綱,構建職業能力培養目標體系,其中既有高職學生的知識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提升,還有師生之間的團隊合作精神、教師對學生的師德關懷、學生對教師的尊師重教以及學生克服困難的強大精神動力和戰勝困難的決心等等。這些都是在高職學生教學做一體化中的真實體驗,遠離了理論的空洞,更加真實。高職教師正確的道德觀念有助于學生把道德知識變成自己的行動,促使學生的道德行動表現出堅定性與一貫性,從而使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信念;高職教師積極的道德情感的生動性和感染性,可以引起學生的共鳴,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和健康的情緒;高職教師堅毅的道德意志對學生有巨大的激勵作用,它能增強學生克服困難的信心與力量,鼓舞學生鍛煉堅定的意志和頑強的毅力;高職教師高尚的道德行為對學生有示范作用,它能指導學生選擇正確的道德行為,培養學生的良好道德習慣。
作者:劉斌工作單位:隨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