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涵發展背景下高職教師論文

時間:2022-09-13 11:46:30

導語:內涵發展背景下高職教師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涵發展背景下高職教師論文

一、高職教師生存現狀

高職教師目前處于一種比較尷尬的境地。一方面,隨著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課程改革等一系列的旨在提升高職學校內涵的措施提出,高職教育理念和方法都有了根本性的改變,對高職教師的能力和素質要求越來越高,高職教師面臨很大的挑戰且工作強度非常大。但另一方面,高職院校并沒有得到主管部門和社會的真正認可,社會地位不高、招生環境惡劣、教師面臨偏見、學生整體素質堪憂、學生就業質量糟糕等,導致高職教師在教育理想和現實的擠壓下,往往處于種種困惑和尷尬之中。

二、高職教師幸福感狀況分析

通過調查問卷和教師訪談,我們得出的結論是高職教師幸福感處于中等偏下水平。他們對于兩個假期、校園環境、教學設備以及職業本身比較滿意,但對于學校管理、社會支持、教學和社會服務方面不太滿意。而細化到具體的問題,發掘其共性,可以發現導致高職教師不幸福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點。1.學生不愛學習,教書很難獲得成就感;2.職業學校就是差勁學校的代名詞,招生狀態太糟,缺乏安全感;3.個人發展機會不明確,工作繁瑣機械;4.學校管理方式簡單,形式性任務太多;5.科研和社會服務平臺不夠好;6.課時太多,高職學校教師太辛苦;7.社會地位過低;8.工資偏低,福利不好等。更深入的分析表明,那些較年輕、教齡與職稱偏低的高職教師,其職業幸福感也低,他們無論從物質報酬方面還是自身的學術發展、職稱評定、工作成就感以及價值實現方面的滿意度都較低。

三、內涵發展背景下提升高職教師職業幸福感建議與措施

1.國家要多方面為高職教育提供政策支持,提高高職教育的社會地位

首先,加大高職教育經費投入。國家要提高高職教育的社會地位,重新審視高職教育,把高職教育視為高等教育一類型。分析高職教育的社會收益,科學地測算高職教育成本,從而加大投入比重,并為高職教育吸納社會投入創造有利條件。其次,提高高職教師的社會地位。將高職教師納入公務員體系,工資、退休金及主要補貼都由政府直接發放,使高職教師與普通行政管理干部一樣,享有法律保障的穩定地位和待遇,得到社會的充分認可和尊敬。第三,調整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一線工人尤其是技術工人待遇,激發學生學習技能的學習熱情,提升教師教學的成就感和職業幸福感,促成高職學校、教師、學生三方面的良性循環。第四,創造良好的高職招生環境。在加大高職教育正面宣傳力度的同時,發揮教育主管部門在高職院校與中學間的橋梁紐帶作用。第五,建立社會支持網絡,對教師持合理期望。將教師職業視為眾多行業中普通的一種,不要附帶教師行業以外的角色期待,努力對教師職業形成良好的公共信任氛圍。

2.高職院校應多方面為教師提供幫助與支持,充分激發教師工作主動性與創造性

首先,增強人文關懷,為教師構建實效而又人性化的管理氛圍。學校的制度應該建立在對教師的充分信任與關心上,祛除不必要的打消教師積極性的制度。減少瑣碎的形式化工作,支持教師全身心地投入到實際的工作中去,爭取做到尊重教師、關懷教師和培養教師。

其次,推進社會服務,為教師打造一個能力展示和鍛煉的平臺。在內陸三四線城市,中小企業普遍缺乏技術人才,“轉結構、提質量”往往成了一種奢望;另一方面,高校集中了這些城市大多數的高學歷高水平人才。高職院校應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點,立足服務本地企業的思路,由學校出面,以技術改造、工藝改進、設備維護保養、培訓等應用領域為突破口,與企業建立良好的互動互惠的激勵機制。一方面,幫助更多的中小企業提升檔次,步入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另一方面,教師帶動一批學生從做中學,在不斷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不斷提升自我能力,充分獲得學生與社會的認可。

第三,改善工作條件,為教師提供一個舒適的工作環境。改善教師的工作條件,包括辦公條件、食堂伙食、教學環境、科研條件等。要從學校的整體環境感受、圖書資料、設備的完善與建設、辦公環境的改善、多組織活動和建設高水平的實驗室、組建不同規格的科研團隊等方面入手,為教師成長提供支持與保障。

第四,加強學生管理,改善師生關系。在學生中樹立正面典型,宣揚正確的世界觀,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積極開展素質拓展活動,陶冶學生情操,提升精氣神。大力開展專業和人文講座,開拓學生的眼界,找準自我定位,從而學會在大學吸收更多養分。嚴格上學之初“專業說課”和學期之初“課程說課”制度,使學生對專業有個最初的認識和自我努力的方向,明確學習目的,把握學業重點,促進教學秩序的正常回歸。

3.高職教師應追求自我價值,不斷提高自身感受幸福的能力

首先,盡心盡力,提升專業能力。崇高的個人志向和良好的學習態度是提高專業能力的不二法門。發展、成長的背后意味著艱辛的付出,沒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耐不住寂寞,就難以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高職教師還要能夠放下身段,虛心向同事或是企業工人請教解決問題和做事的方法,不斷增強自身能力。

其次,韜光養晦,培育陽光心態。作為教師,首先應尋找工作的優點,如假期多,工作相對穩定,照顧閑暇時間較多等,加強對職業的歸屬感。同時要端正教學態度,教育的特殊性促使我們需要努力做到“教育是一項事業而不僅僅是一份職業”,教學是展示、是享受,而不是任務和犧牲,是創造而不是重復。另外,還要正確對待攀比。我們需要的是自己幸福,而不是比別人幸福。

第三,多管齊下,改善師生關系。教師應主動做出改變,分析學生現狀,采取適合當前學生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要多關心、關愛學生,一個富有智慧的教師總能和學生建立融洽自然的關系,成為學生的好朋友,通過幫助學生享受到教育的幸福與快樂。另外還要努力完善自己的個性,使自已擁有熱情、真誠、寬容、負責、幽默等優秀品質,提高自身修養,擴展知識視野,提升教育藝術,努力成為富有個性魅力的人。

作者:江鈴呂家將單位:九江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