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教師專業轉型途徑研究

時間:2022-02-01 09:09:43

導語:高職教師專業轉型途徑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教師專業轉型途徑研究

【摘要】本文結合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辦學轉型的實際情況,針對當前我國高職院校中出現的專業辦學定位發生改變、部分教師專業發展方向轉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師轉型措施、找準新專業定位實現資源優勢利用、內培外引充實提升教學力量、深入醫療衛生工作崗位一線、完善轉型教師的考評機制等教師轉型途徑

【關鍵詞】高職教師;專業轉型;途徑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產業結構的升級調整,市場對人才需求的規模、質量、結構等方面均發生了新的變化,從而給高等職業教育對接市場經濟轉型的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挑戰,培養市場需要的人才已成為必然。以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轉型發展為例,為適應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新形勢,目前學院已轉型為服務于民生醫療事業的醫衛類院校。學院因歷史原因所開設的一些非醫學專業已經全面停止招生,出現了醫學類專業教師緊缺與非醫學類專業教師相對富余的局面。教師作為專業教學實施的主體,如何順應時代的發展需求,調整自身的專業定位,實現非醫學類教師的轉型發展,是一個值得思考和探究的問題。

一、教師轉型的基本情況

教師轉型是指教師個人專業結構的轉變,個人為了適應學校整體辦學方向的轉型發展,教師以自己的原有專業為高職教師專業轉型的途徑研究——以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湖南省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黃冬來張嬋基礎,向相關專業(交叉學科)的轉變。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是由多所學校合并升格而成的高職院校,學院現設有護理學院、醫技學院、工學院和商學院4個教學系部,下設20個教學專業,在職在崗專業課教師325名。隨著國家“十二五”規劃的落實和“十三五”規劃的實施,學院根據市場的人才需求,由原先多專業多方向發展的發展定位調整為致力服務于民生醫療事業的醫衛類院校,而原有的工學院和商學院所涵蓋的機電一體化、數控、計算機應用、工商管理、電子技術等9個專業面臨轉型發展,牽涉到的專業課程教師52名,占學校總教職工人數的12.2%。教師基本情況如表1所示。

二、教師在轉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轉型教師的情況復雜。從表1的數據可知,需轉型的男女教師人數比例基本持平;年齡分布中,其中40-50歲的教師人數最多,占48%,50歲以上的教師,占13.4%;而30歲以下的教師僅占1.9%;學歷為本科的教師占61.5%;具有中級職稱的教師為63.4%。此次需要轉型的教師存在年齡結構偏大,教師學歷和職稱層次嚴重偏低的問題。同時,轉型教師所具備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均為傳統型的專業,所涵蓋的轉型教師專業門類多、轉型任務重等。(二)教師轉型的心理問題分析。在我國社會轉型、高等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的情況下,高校教師面臨著巨大的職業壓力。研究表明,教師職業是一個高壓力職業,職業上的持久壓力會嚴重影響教師的心理健康以及整個教育事業的發展。教師在長時間高壓力情況下,極易形成職業倦怠感。職業倦怠的形成將嚴重制約著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效率,嚴重時易形成心理問題。需要轉型發展的教師除了需要面臨非轉型教師同等的壓力外,還需要完成新的專業課程知識的學習和技能訓練、新學科知識體系的構建、新專業和課程及實訓室的建設等任務。如何在穩步開展新專業教學和教師轉型工作的同時,積極關注轉型教師的心理問題也是極其重要的。(三)教師轉型目標和途徑不明確。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積極順應市場對醫衛人才的發展需求和專業資源優勢,積極向醫衛院校轉型發展。教師的轉型作為學校轉型發展的主體,轉型前,各教師的專業、各自的知識體系及年齡的差異各不相同,如何實現每一名轉型教師能緊扣新專業人才培養的定位,明確教師個人的轉型的目標,實現少走彎路,并能夠結合教師各自的知識和技能的特點實現從觀念上自覺去學習、去轉型,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

三、教師的轉型途徑

(一)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師轉型措施,激發教師再學習的積極性。學校是推動教師專業轉型的主體,在教師轉型的發展過程中應配合制定出相應的激勵措施。學校在保證轉型教師的基本生活保障的前提下,給轉型教師提供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自主學習和分類培訓進修的機會,并從資金、設備、圖書資料、學習培訓機會等方面給予應有的支持。結合學校的整體辦學方向,創造條件積極申報與轉型教師原專業相近似的新專業。依托學校心理健康室,積極關注轉型教師的身心健康,體現人文關懷。學校應在轉型教師的專業學習與培訓、教師評聘職稱政策等方面予以傾斜;從學校層面給轉型教師提供再學習、再深造的機會;并且在轉型教師的職稱申報、履職聘任、轉型教師跟班進教室學習、專家講座與指導、同行學校間的交流學習等方面提供便利。有了學校的政策支持、領導的人文關懷,就會極大地促進轉型教師的學習和工作積極性,以飽滿的工作熱情迎接新的挑戰。(二)找準新專業定位,實現資源優勢利用。緊密結合學校專業辦學定位和全國高職高專辦學專業目錄,組織與原辦學專業相近似的新專業申報。轉型教師有原專業教學的基礎和專業根基,為新專業申報、專業建設和后續的教學實施奠定了基礎。如根據全國高職高專辦學專業目錄,傳統的工科類專業可以向醫療器械的操作使用、生產維護維修、質量管理等方向轉型;工商管理類專業可以向醫療器械、醫藥產品市場營銷方向轉型;計算機專業可以向衛生信息管理專業方向發展等。轉型教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借助原有專業教學中所形成的教育教學理念、知識結構體系,進一步加強對醫學相關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訓練,參考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方法,以減輕教師的轉型壓力,為教師的順利轉型樹立信心。(三)內培外引,充實提升教學力量。這批次轉型教師普遍缺乏醫學領域的知識和操作技能,而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的其他醫衛類專業擁有雄厚的醫學師資和技能訓練條件。有效的教師培訓模式是校本培訓,校本培訓通過項目組成員在學習和研究中的思考、實施、反思、內化和修正的循環過程,持續提升高職教師的教育能力和科研能力,可以著重解決教師在教育教學、專業發展中的問題,克服以往培訓內容空泛、脫離實際、效果差的弊端,從而可促進高職教師的專業發展。轉型教師可以通過學校統一組織的醫學知識培訓、臨床醫學專家講座、教師目標化自學、教師學習進課堂、慕課資源、優秀教師示范課等方式參與學習。放寬新進教師和實踐經驗豐富的一線工程技術人員的聘任要求。選調專業對口的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充實教師隊伍。聘任實踐經驗豐富,具有高級工程師職稱的在職或退休工程技術人員作為兼職教師。吸收優秀的醫學相關專業的應屆畢業學生來校任教。通過外引內培,學習借鑒,積極創造條件促進教師轉型發展。(四)走出去,深入醫療衛生工作崗位一線。教師轉型亟待解決的問題是新專業所定位的醫療器械設備的操作與使用能力,這將極大地制約新專業的發展。筆者認為教師到企業鍛煉是提高教師技能、提高教學質量、提升教師專業水平的最有效方法之一,這需要學校利用校企合作的醫院和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資源,寒暑假時間有組織地派遣轉型教師深入醫療衛生工作崗位和醫療器械生產一線頂崗培訓,全程跟隨單位技師完成操作訓練,實現師資技能培養。通過校企合作,企業可成為高職教師繼續教育和技術研發的場所,同時也可以有效提升企業自身的科研開發,從而有效地促進轉型教師的專業技能增長。(五)完善轉型教師的考評機制。積極為教師營造自主學習的空間,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發揮學習評價機制對轉型教師轉型學習進程的激勵作用。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主動性,促進教師專業轉型發展的實現和完善,這就要求處于轉型期的高職院校盡快制定完善的評價機制。教師評價制度是影響高職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教師評價制度運用得好會促進教師的成長,反之則會導致教師的價值偏差,阻礙學校的發展。比如采用發展性的評價制度,學校可以將轉型教師的發展性評價貫穿于教師的整個轉型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定期組織的學習匯報、技能展示、教學測評等方式考評監控轉型教師的學習效果。通過評價激發教師的發展需求,幫助教師制定發展目標,充分調動教師持續學習、主動提高的積極性,實現以評促教。

總之,高職院校應圍繞教師轉型發展的需要,積極探索運轉高效、全面協作的工作機制,調動多方資源,創新工作模式,保障教師身心健康等。轉型教師也應秉承教書育人的原則,轉變觀念,主動追求發展,合理安排,迎難而上,勇于革新,努力實現自身專業的蛻變轉型。教師的專業轉型發展需要教師自己和學校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促進教師自身和學校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丁志同.高校教師轉型的內涵及其動力機制析論[J].科技與教育,2014(11)

[2]張燁,董梅.教師專業自主發展的突困之路[J].教育科學論壇,2012(5)

[3]艾華武.淺談高職教師職業倦怠成因及應對措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2(1)

[4]劉志成,孫佳.論轉型時期高校教師社會壓力及其應對[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9(1)

作者:黃冬來 張嬋 單位:湖南省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