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教師創新能力對教學的影響

時間:2022-09-27 03:43:18

導語:高職教師創新能力對教學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教師創新能力對教學的影響

摘要:高職教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中,擔負著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的重任。本文分析了科研創新與教學之間的關系,并且就高職教師提高科研創新能力對教學的影響進行了相關的闡述。

關鍵詞:科研創新;教學;培養

隨著“互聯網+”時代到來,創新創業成為國家重要發展戰略。我國的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培養高技能應用型創新人才為目的。國家要富強,需要新的技術,而科學技術產生的基礎是科研創新,是為新知識的應用、新技術的問世而進行的創造性工作。因此,我認為培養人才創造力的最佳方式便是進行科研創新。科研創新能力素質是高職院校提升教師團隊整體水平的關鍵素質之一,也是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的關鍵,提高高職教師的科研創新能力,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抓手。因此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從而培養具有創新學習能力的人才的有效途徑提高高職教師的科研創新能力。本文就教師提高科研創新能力,對提升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提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影響及作用進行了詳細闡述,這也是高職院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高職教師科研創新能力與教學的關系

高等教育的核心內容是教學和科研。教學包括普通教育和專業訓練,是高校培養學生的重要途徑,是進行理論傳授和教學實訓的活動,只有搞好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才能體現高等教育的重要作用。科研創新具有綜合性、交叉性,往往是跨學科、跨行業、跨地域的合作研究,是人們利用科學方法,遵循一定的規則,探究事物的性質和規律,來發現新事物,獲取新知識的活動,即發現新知識。教師的科研創新能力是指教師在科研實踐工作中表現出的新穎、高效率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及創造新產品的綜合能力。教師通過從事科研創新活動,邊研究邊學習,缺什么學什么,邊干邊學,從中積累相關教學內容,這樣可以把教學內容和科研的經驗貫穿到教學實踐之中,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所以科研創新和教學這二者是統一的,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教學相長。教學是進行科研創新的前提和基礎,科研創新是搞好教學的關鍵。教師將提高科研創新能力與教學有機結合,在科研創新研究中實施教學,教學中從事科研創新研究,二者共同推動,可提高促進教學質量。

二、高職教師科研創新能力提高對教學的影響

(一)科研創新提升個人綜合素質

教師通過從事科研創新活動,往往不是依靠其單方面的努力便可實現的,而需要自身、學校、社會多方面共同努力。這是一個不斷提高,循序漸進的過程,是一個與時俱進的動態化的變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很好地了解社會需求什么樣的產品,需求什么最新的技術,調整教學內人,從而使其更緊密地聯系社會實際和企業所需,完善課程知識體系做好充分的儲備,把所講授內容與科研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實人才培養所需教授內容。教師不斷跟進國內外先進知識、查閱大量資料獲得新知識,視野就越來越開闊,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就越深,授課的效果就越好,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

(二)科研創新有助于高職教師將科研成果轉換為實際教學項目

以石家莊信息工程學院為例,該院計算機應用系,網絡工程系依托學院“智能家居”科研團隊,將團隊科研成果轉換為適合各自專業教學的實際教學項目,避免了“閉門造車”的現象。教師的創新能力提高,教師的實踐工作經驗豐富充足,會在教學過程中與實際相結合,將這些真實的項目用于教學中,使得教學內容緊密的與社會需求聯系起來,加強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

(三)科研創新有助改進教學方法、手段,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一般來說,科研創新能力的提升依靠多種思維模式和思維方法的綜合,學科專業交叉是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例如目前較為火熱的ofo共享單車這一成功案例,便融合了計算機、機械制造、營銷等多個學科領域,ofo共享單車為了完善支付、信用、國際化的管理,現又與螞蟻金服簽訂了合作協議,為ofo在海外市場的快速布局與螞蟻金服正在進行的國際化也能開展協同。教師從事科研創新的過程,正需要這多種思維模式和思維方法,在教師科研創新過程中,可以帶領一部分學生,進入教師的科研工作,了解相關學科前沿以及課題申請的過程,增強團隊協作意思,開拓了多種思維模式,培養學生對科研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科研創新意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講授課程知識同時及時引入科創新研究成果及科研中獲得的知識體系,解決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豐富課堂內容,使內容更加新穎,并活躍了教學氣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培養學生的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教師在科研創新過程中所采用的思考方法、討論方法等自學方法,可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主動思考,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科研創新能促進校企深度融合

高職院校將教師進行科研創新活動養過程中完成的項目成果,直接服務于相關行業、企業,將這些好的科研成果被企業轉化為產品,為企業發展注入更多更好的研發活力,節約企業成本,教師的科研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實現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合作共贏。作為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基地,高職院校通過推進教師科研創新能力培養,促進校企深度融合,推進專業建設,促進人才培養目標與企業需求有效對接,為社會培養畢業即可就業的優質的創新型、高素質的急需人才。“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創新也是國家興旺發達的動力”。

高等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大量高端技能型應用創新人才的使命,首先要大力推進與提高高職教師的實際工程技術科研創新能力,不僅能夠收獲教師、學生、企業三方受益的“三贏”效益,從而還能培養更多地具有創新能力和學習能力的高職人才,高職教育才會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過程中發揮至關重要作用。我們要不斷加強推進高職教師提高科研創新能力,在教書育人崗位上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為高素質創新人才培養提供有力的基礎保障。

[參考文獻]

[1]吳琴,吳昕蕓.高校教師創新能力提升分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33(5).

[2]宣振宇.論高職院校教師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J].遼寧高職學報,2016(12).

作者:徐國華 劉春艷 劉嬌 單位: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