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理念下英語教師教學研究
時間:2022-06-27 09:05:02
導語:新課程理念下英語教師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研究型英語教師應以將研究植根于課堂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解決新課程英語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為取向,善于在課堂上提煉研究課題,切實提高英語新課程實施和教學實踐的質量的研究能力。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研究型英語教師英語教學研究培養現代人素質的關鍵是需要具有終身學習能力和教育創新能力的現代教師。新課程理念的教師不但要具有深厚的基礎知識,扎實的學科知識,出色的教育教學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必須具有對于新課程研究的能力。即,教師是研究者。基于這一點,教師發展與新課程教育教學研究應實現一體化,即通過實踐研究以實現教師的專業發展。
一、具體問題作導向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為英語教師從事教育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契機。英語教育實踐中的問題各異,教師要根據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做出恰當選擇,要選擇實實在在的具體問題,做深做透。盡管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英語教師投身于英語教學研究中,但是,對于現階段,尤其是對于新課程下的英語教學研究工作的探究還遠不能滿足課改的要求。當前廣大中小學教師搞研究時缺乏問題意識是比較普遍的現象。研究始于問題,英語教師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為解決英語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因此,英語教師搞研究要以身邊的問題為切入點。優秀的英語教育教學過程總是和教育研究融和在一起。英語教師尤其應善于琢磨學生學習中的難點,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切實提高教育研究能力,因為教育研究能力是英語教師搞好教學的助推劑,也是教師專業化成長的最佳途徑之一,更是一種源于教育實踐而又有所超越和升華的能力。馬里恩•麥克勞里和瑪麗•安莫爾指出“研究型教師”重新給教師進行了角色定位,將原來我們通常認為的“教師是主導”更新為“教師成為教學的主體”。傳統意義上的研究者是課堂教學的觀察者,是客體,是對英語課堂教學形式和過程進行研究。有的英語教師結合自己從教多年的體會和經驗,力求將英語教學與研究結合起來去探索如何讓學生的英語學的更有效。一旦教師成為了研究者,原來教學主客體的關系就發生了變化。研究型教師會對教與學提出疑問,這對于培養教師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改進自己的教學實踐,提高新課程教學效果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二、方法尤為重要
我們發現許多中小學教師的科研活動很少,更有甚者,對科研產生畏難情緒。在這一點上,英語教師更為突出。誠然,這里存在觀念上的原因,但究其主要原因,還是教師對研究過程和研究方法的陌生。英語教師應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通過開展行動研究,學會觀察和發現教學中的問題,此類問題可以是自己在教學中遇到的難題,或者自己還說不清楚的問題,或者自己希望改變的現狀,或者目標與現狀不一致的問題,計劃與現實不一致的問題,也可以是學生與教師看法不一致的問題等。教師要能夠針對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在此基礎上,設計并實施解決問題的方案。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教育教學過程的認識,以及對教育的認識。同時,通過不斷反思與實踐,獲得自身發展,推動教育理論的創新,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從而成為研究型教師。對于研究者而言,其研究的是理解課堂教學過程是如何進行的,要全面地理解分析教與學的過程的有效性。教學是以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識為目的的;而研究則是以探索讓學生掌握知識的有效途徑為目的。在課程改革中,教師作為教學主體,搞教學研究時,要采用多種方法優化組合,相互印證。不應再局限于應用他人的理論或重復別人的經驗,而應通過個人的理性思考以及教學實踐探索,重構自己的教育世界,提升自己的教育境界。重新認識自己,認識學生,認識教育的價值。使教師開展教學研究不再是對職業的補充,而成為一種職業生活方式,一種職業精神。英語教師開展研究工作時是對于教師自身所從事的社會或教育事業的理性認識和正確評價。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自己的教學觀念,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及由此所產生的教學效果進行反思,在反思中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觀念,探討、研究和改進教學方法,以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
三、合理表達研究結果
新課程理念的實施效果受教師的角色扮演的影響。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師研究是基于教師解決在教學工作中的問題而進行的調查、統計、分析等研究。研究成果的表達,是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需要。在研究的實施過程中,我們建議教師要具有定向性,即發現一個新觀點或新方法后,需要制定一個實施方案,最好在教學中實施此方案,在實施中根據調查和反饋調整方案,與此同時,分階段有計劃地收集數據,再對數據進行分析,之后再反思整個過程,對效果進行評價,最后撰寫研究報告。研究成果的表達,是對這個過程的一個總體回顧,是從實踐中思考、提煉與提高的必經階段,也是研究成果推廣和提升課題研究價值的需要。總之,英語教師搞研究應投身于新課程的研究和開發;必須掌握一定的課堂觀察和研究的技能和知識。內容上側重于英語教育教學經驗的總結、凝煉和提升;把教學和研究二者相結合就體現了這一研究思想的基本特征,即在實踐中探討新觀點和新方法,從而提高和改進教學工作,提高對大綱,教學和學習過程的理解和認識,其結果是教學的改進和教學實踐的更深入的發展。在研究結果上,應該以著作、研究報告或論文的形式來體現。教學研究來自實踐,通過實踐,再運用于實踐。我們期待有更多的中小學英語教師成為優秀的研究型教師。
作者:楊士杰 余芳 單位:大連教育學院學歷教育中心
參考文獻:
[1]王薔.中學英語教師教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2]DonaldFreeman(美).教師研究:從探尋到理解[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8-19.
- 上一篇:體育教師教學學術評價機制探討
- 下一篇:高職教師教學掌控能力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