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研究幾點思考

時間:2022-05-03 03:10:45

導語:教師研究幾點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師研究幾點思考

一、教師需成長為真正的研究

教師若把自己當成一個商人,把學生當成盈利的手段,唯利是圖,則是教育的巨大悲哀。把自己當成教書匠,不算太壞,至少還有一顆“尺長寸短的客觀公允之匠心”,營造亦講究科學。但這遠遠不夠,面對鮮活的生命,面對國際背景下的“全人教育”和“發展核心素養”之理想,面對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厚重文明,怎樣在傳承中創新,怎樣在相濡以沫中夯筑生命的茁壯成長和悄然綻放?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是一切科學研究的基本規律。教師如何成長為真正的研究者?迪斯列里(BenjaminDisraeli)說:“見識得多,經歷得多,研究得多,是學問的三大柱石。”知識寶庫的大門,對于每個有志于研究的人,都是敞開著的。教育科研領域的處女地,等待著智者的耕耘。

二、教師從事研究的價值

之于教師,從事研究的價值在于:研究真理、認識真理和相信真理,乃是人性中最高的美德。研究真理有三個目的:當我們探索時,就要發現真理;當我們找到時,就要證明真理;當我們審查時,就要把它同謬誤區別開來。在以功利、應試為主要價值評判標準的教育中,如何處理好人的和諧均衡發展與考試成績的關系,如何尋找并肯定師生心智協動的原初價值和有效規律,不忘初心,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三、教師進入研究狀態的標志

進入研究狀態的標志是“樂此不疲”和“沉醉”。文獻綜述是一切科學研究的開始。對于一個簡單的問題反復研究的結果就是這個問題比原先更為復雜。在進行研究工作時,研究者往往都會有欲罷不能的感覺。君不見,無數人癡迷于語文教育的“半壁江山”,追求習作的科學化序列建構,執著于習作課堂教學心理學歸因,從教學技巧到文心技巧,尋找“適合于學生的個性化教學系列”。吳立崗致力于素描作文,丁有寬研發出“讀寫五十法”,李白堅癡迷于游戲習作,張化萬沉醉于活動作文,每到周末,李吉林老師就會騎著自行車,尋找最有感召力的習作場景……數十年如一日,終于修成正果。

四、教師研究的重點

教師不可回避的研究重點有哪些?天才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所研究的那門學問上的最高能力。教師尤其需要把注意力聚焦于一點的天才氣質,不是淺嘗輒止、移情別戀,而是持之以恒。華羅庚教誨說:“獨立思考能力是科學研究和創造發明的一項必備才能。”歷史上任何一個較重要的科學上的創造和發明,都是和創造發明者所具有的獨立、深入看問題的方法分不開的。教師要善于研究兒童的“偉大的好奇心”和“強烈的自尊心”。教師需要豐富多元的涉獵和關注,對于兒童心理,教師需要冷靜的分析和判斷,而非人云亦云和隨波逐流。教師要研究心理學、教育史和各科教學法。有了這類知識,他能夠觀察和解釋兒童心智的反應是否趨于本真,他就能繼承和統整別人用過的有效方法,給予兒童以正當的指導。心理學研究的最終目的是人類生活的成功、健康、幸福。兒童習作心理學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孩子愛上習作、愛上生活。蘇霍姆林斯基(Suchomlinski)諄諄教導我們:“教育者應當深入了解正在成長的人的心靈,只有在自己全部教育生涯中不斷地研究學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學知識,才能夠成為教育工作的真實的能手。”教師要善于把“教師研究”轉變為“學生研究”。正如盧梭(Rousseau)所說的:“問題不在于教他各種學問,而在于培養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教師要善于“把教師閱讀”轉化為“學生研讀”。正如蔡元培所說的:“我們教書,是要引起學生的讀書興趣,做教員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地講給學生聽,最好使學生自己去研究,教員不講也可以,等到學生實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了解功課時,才去幫助他。”這就是教師工作的“特殊使命”:使人親眼看到知識,使他得以升華,激發了為人的自豪感,使之迸發出智慧的火花,激勵他為正義思想的勝利而奮斗。

五、教師研究的策略

教師從事研究的主要策略是什么?研究學問一定要循序漸進,如果投機取巧,只會落得欲速不達的下場。一切結論產生于調查研究之后,在調查研究中,如果找不出原因和解決辦法就不能放過。不作調查研究,在家寫總結,猶如閉門造車。不會觸類旁通,研究哪一門學問都難有成就。科學事物,必須不斷研究,認真實驗,持之以恒地深入、擴展,點小深挖,連點成線,通過韌性的戰斗,才可能獲取光輝的成就。審視火熱的教研工作,學校內特別需要課例研究。可在備課組內,也可在學校范圍內,甚至可以在校際之間開展,但應注意校際之間的層次差異不要太大,同時要強調不搞花架子,不走過場,要追求常態下的教研。大區域、大視野的研究需要組建研究共同體。團隊研究就是任何事情大家可以一起切磋琢磨,分享最大的研究成果。最后莫忘研究成果表述需要精準。“搞科學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許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計和推斷代替觀察”,教育研究與之同理。從事研究使人充滿幸福并且充滿魅力。“有研究興味的人是幸福的。能夠通過研究使自己的精神擺脫妄念并使自己擺脫虛榮心的人更加幸福。”魅力是天生乎?它是一種學問、技能,只要努力研究,經常磨煉魅力,會成為性格的一部分。居里夫人深諳研究工作的樂趣:“科學的探討和研究,其本身就含有至美,其本身給人的愉快就是酬報。”水到渠成,最優秀的研究者會升級為管理者。教育領域需要首席執行官,也需要能為教育決策提供服務的龐大智庫,以策劃、管理、引領區域教學改革。

作者:劉曉軍 單位: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