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師課堂調度能力提升研究
時間:2022-09-21 04:55:44
導語:高校青年教師課堂調度能力提升研究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課堂調度能力,是青年教師成為一名合格教師的基本素養(yǎng),這為以后成為優(yōu)秀的高校教師奠定了良好的教學基礎。從青年教師在工作之初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入手,從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上給予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啟示,指出只有完成從本色扮演向角色扮演的身份轉變,青年教師在工作中的駕馭能力才能夠得到進一步提高。青年教師可以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采用“教學經(jīng)驗的累積—教學魅力的培養(yǎng)—教學風格的形成”的改進路徑,逐步提升自身的課堂調度能力。
[關鍵詞]高校;青年教師;角色扮演
作為現(xiàn)代教育理念和教育觀的實踐者,高校青年教師有著鮮明的特征:一方面,他們勇于創(chuàng)新,敢于突破,另一方面,他們又缺乏經(jīng)驗,亟待成長。如何能提高自身的課堂調度能力,在課堂上游刃有余,是成為一名合格教師的基本素養(yǎng),也為以后能夠成為優(yōu)秀的高校教師奠定了良好的教學基礎。而在課堂上若要做到發(fā)揮出色,就需要完成從“本色扮演”向“角色扮演”的轉變[1,2]。本色扮演和角色扮演這兩個詞語多用于演藝方面,所謂“本色扮演”,是指演員扮演的角色與演員本人的氣質、性格、外形等相似;而“角色扮演”,則是指在模擬的情景下,演員能夠很快適應環(huán)境,進入自己所要承擔的角色,處理各種突發(fā)的問題。將二者相比較,可以看出后者對演員的綜合素質和潛在能力有著更高的要求。將這一概念運用到教育上,則意味著教師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要改變已有的思維定式,充分地激發(fā)出自身的潛力,在進入課堂的瞬間,充分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突破自我約束,迅速實現(xiàn)從社會人到教師這一身份的自我轉換,在語言表達、問題思考、事件反應上,都要與日常生活中的表現(xiàn)有明顯的差異。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只有更好地完成“角色扮演”,才能為青年教師的課堂調度能力發(fā)展奠定深厚的基礎[3]。
一、高校青年教師課堂調度中的問題
綜合來看,在剛開始進行課堂教學工作時,高校青年教師容易出現(xiàn)的錯誤有以下幾點。1.在時間安排上,重內容輕解釋。青年教師在課前準備的課程內容雖然很充分,但是在上課的時候往往會僅僅圍繞自身課前準備的內容,很少對知識點展開來進行講述,并且只局限于所準備過的知識,缺乏臨時的想法;相比而言,一個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臨場發(fā)揮的能力很強,即使是課前沒有準備到的知識,也能在講課的過程中靈活地穿插進來,并且能夠舉一反三,旁征博引,對知識點的不同角度的解釋能夠信手拈來,往往能很合理地安排時間,因此在時間的調度更為出色。2.在講課安排中,重講述輕溝通。多數(shù)高校的青年教師在一開始的時候,都容易出現(xiàn)在講課的過程中將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的課件、教案等教學工具上,按照已經(jīng)設計好的課程內容去進行講述,卻忽視了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4,5]。3.在課程安排上,重課本輕案例。完成課本內容的教授只是主線,還需要案例分析、課堂練習等多種方法來輔助。但是高校青年教師往往忽略了方法,完全按照課本來進行課程安排,不僅降低授課效率,而且容易造成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轉移和不集中的現(xiàn)象。綜上,正是因為高校青年教師有“重講述輕溝通”的情況存在,忽略與學生之間進行互動和交流,才會引起上課的時候過于注重自己講述的內容,對學生在課堂上不理解的疑點和難點沒有得到及時的反饋,從而造成“重內容輕解釋”的局面出現(xiàn);而不注重對知識點的解釋,又會使其在課程準備的時候,將注意力全部放在課本本身,沒有用案例去豐富課堂內容的意識,進一步地引發(fā)“重課本輕案例”的情況。
二、高校青年教師課堂調度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課堂調度問題的客觀因素。從客觀因素來看,分為兩個方面。首先,許多高校青年教師都缺乏師范類的教育教學背景且沒有助教期。根據(jù)權威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普通高校專任教師擁有研究生學歷的占69.9%;另外根據(jù)中國教育部公開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17年,我國普通高等學校專任教師人數(shù)為1633248位,同比2016年增加31280位,同比增長率為1.9%,而根據(jù)我國高校當前對青年教師的學歷要求,一般而言,新增高校教師都需要取得博士學位。一方面,學歷層次的上移,對我國整體教育質量而言是利好。另一方面,由于大學專業(yè)的多樣化,需要各個領域的高級技術人才成為專業(yè)教師,但是這些青年教師多數(shù)都是在自己的專業(yè)領域排名靠前的學校取得博士學位并直接走上講臺,在教育教學領域并沒有研究和實踐的經(jīng)歷,專業(yè)研究和職業(yè)本領不對等,需要在工作中磨煉和提高。其次,高校青年教師傳授的對象是大學生。一方面,大學生多數(shù)處于青年期,生理功能已經(jīng)完備,心理年齡還未完全成熟,個性有待穩(wěn)定,自我認知也處于發(fā)展階段,敏感細膩,做事容易沖動;另一方面,現(xiàn)在的學生成長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見多識廣,個性獨立,有自己的想法和認知,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對很多事物存在懷疑和批判的眼光,對書本上已固有的知識也不例外,這也無形中加大青年教師的心理壓力和工作難度;而且隨著網(wǎng)絡等各種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學生獲得知識的渠道和來源愈加豐富和多樣,打破了教師對知識的壟斷,使得青年教師的課堂價值正在經(jīng)受多重考驗。(二)課堂調度問題的主觀因素。首先,高校青年教師的心理素質還有待鍛煉。青年教師在初登講臺的時候,心情往往比較緊張,容易忘記自己所要講授的邏輯和框架,所以在講課的時候需要將注意力緊緊圍繞自己已經(jīng)準備過的知識和內容,而無法顧及其他方面,包括知識點的擴充、與學生的互動等方面。這一點對青年教師教學角色轉變的影響至關重要,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礎。其次,高校青年教師的社會經(jīng)驗還有待加強。由于許多高校青年教師在走上工作崗位之前一直待在學校這個純粹的環(huán)境里,“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與社會接觸較少,雖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但遇到突發(fā)情況時的快速反應以及有條不紊的處理方式還比較缺乏,需要進一步的改善。再次,高校青年教師的知識體系也有待擴充。美國猶他大學的助理教授Matt.Might曾經(jīng)對博士學位有著很獨到的解釋,在他看來,博士學位專注的是某個研究點的深化,而不是知識面的掌握。換言之,現(xiàn)在的青年教師雖然多持有博士學位,但是研究的針對性都非常強,而不是廣泛地掌握所有知識。而在教學中,既需要具備專業(yè)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又需要掌握教書育人的涵養(yǎng)和智慧。
三、高校青年教師課堂調度能力提高的發(fā)展路徑
針對高校青年教師在課堂上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結合其客觀原因及主觀原因,青年教師可以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采用以下改進路徑,逐步完善自身的課堂調度能力。第一個層次是教學經(jīng)驗的累積。這個階段是基礎階段,也貫穿教師的整個教育職業(yè)生涯。由于面對的是汲取知識的學生,無意的錯誤言論,很有可能會給學生造成不好的印象;尤其是高校的青年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年齡差不是很大,更要避免由于語言上的失誤帶來的負面影響。要避免說錯話、錯說話、亂說話等尷尬局面的出現(xiàn),就必須熟記上課使用的知識點,在備課的時候寫下講稿,組織自己的語言模式,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才能更好地控制課堂。在這個過程中,必須不斷地累計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使自己能夠在課堂之上如魚得水,運用自如,而無捷徑可尋。在這個層次,最重要的是要堅持嚴謹?shù)慕虒W態(tài)度。首先,要明白作為一名教師的本職工作是教學,要以教學為基礎,去逐步發(fā)展并充實自身的各項能力;不能顧此失彼,不能因小失大。對待學生,要有原則的寬容;可以包容學生的一時沖動,口不擇言,但是絕對不能容忍其不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該懲罰的時候要懲罰,同樣,還鼓勵的時候要鼓勵,只有獎懲分明,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和理解。第二個層次是教學魅力的培養(yǎng)。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的,一千個教師心中也有一千個教學魅力的標準。無論是哪種標準,都要明確教學魅力絕非僅僅是將知識傳授出去,更是要教學生怎么做人做事。所以,老師不能只是站在講臺上,還要走下講臺跟學生互動、交流、溝通。尤其是作為大學教師,更要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潛力和能力。不能僅僅要他們服從或者執(zhí)行,還要告訴他們背后的意義何在,使他們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自動自發(fā)地接受新知識,新技術,培養(yǎng)新能力。在這個階段,要能夠展現(xiàn)完整的教學技巧。在講課的過程中,既要注意言語的表達和邏輯的連貫性,又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兼顧全班學生的反應。[6]既要注意自身魅力的培養(yǎng),又不能太過于關注自身的發(fā)揮而忽略學生的感受,要在課堂中的主體是誰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在課堂調度上最大限度地突出學生這一主體,做好自身的配角工作。第三個層次是教學風格的形成。所謂風格,就是一個人的獨特和與眾不同之處,這種風格是靠一步步的領悟和體會,由先天的條件加上后天的努力形成的;不可能千篇一律,也不可能完全照搬。若是天生平和,就不必去故作深沉;若是性格嚴厲,也不必去故意掩飾。在積累了一定的經(jīng)驗,和形成了特殊的教學魅力后,才能進一步突出自身風格,成為學生心目中喜愛的老師。在這一階段,強調的是優(yōu)秀的教學能力。在嚴謹?shù)墓ぷ鲬B(tài)度的基礎上以及已經(jīng)具備完整的教學技巧后,還要在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時,強調教學能力的養(yǎng)成。要切記授人一滴己一碗,任何時候都不能覺得自己的知識儲備已經(jīng)到達頂端,無須再學。要向那些學術大家學習謙遜的治學態(tài)度,提高自身知識含量,在提高治學水平的同時,擴充知識領域,做到讓學生佩服和欣賞。
四、對高校青年教師課堂調度能力培養(yǎng)的建議
以上述發(fā)展路徑為指導思想,青年教師要在學校的支持下,從自身方面著手去發(fā)展自身的課堂調度能力,具體包括以下幾點。(一)客觀環(huán)境的啟示。從客觀的環(huán)境來說,需要外界的配合。第一,對學校而言,各個高校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青年教師培養(yǎng)方案和人才分類體系,這要求學校對青年教師有一個明確的定位,以青年教師未來發(fā)展為導向,有所側重,有所區(qū)分。這不僅包括常規(guī)的崗前培訓和試講制度,還要建立完整的導師制,遵照“一人一師”的培養(yǎng)原則,幫助青年教師去解決自身可能會遇到的困惑和困難。另外,還要加強校企合作,為青年教師提供知識實踐的平臺和試錯機制,為其在課堂上的發(fā)揮提供更多的素材積累[7,8]。第二,整個社會要加強“尊師重道”這一思想體系的建設,使教育尊嚴能夠回歸傳統(tǒng)。中國是禮儀之邦,長久以來,對教師這一行業(yè)都給予了極高的尊重。但是,由于一些負面因素的影響,這一傳統(tǒng)觀念受到了一定的挑戰(zhàn)。從這一實際情況出發(fā),宏觀的社會體系要與微觀的個人家庭共同努力,幫助高校學生理解教師的付出和苦心,構建健康、和諧的師生關系體系[9]。(二)主體發(fā)展的啟示。第一,提高自身心理素質。這不僅需要教師認真學習教育心理學,還要正確認識自我,接受自我,悅納自我,從而才能更好地完善自我;另外,還要增強接受挫折的能力和應急問題處理的能力,做到遇事不慌不忙,不卑不亢。第二,提高自我修養(yǎng)。這不僅包括社會經(jīng)驗的豐富,還包括知識結構的完善。這就需要青年教師在日常生活中加強與外界接觸,積累社會認知,增加社會見識;另外,要不斷閱讀相關書籍,掌握時事動態(tài),并深入思考這些時事跟自己的專業(yè)之間的聯(lián)系,以及這些知識在課堂上的應用性。
參考文獻
[1]馬健.高校青年教師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5(19):27-28.
[2]鄭艷琳.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yǎng)研究[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5):144.
[3]周海華.高校教師知識結構研究[D].南京:河海大學碩士研究生論文,2006:3.
[4]孫誠,王占軍.我國普通高等學校師資隊伍結構現(xiàn)狀分析[J].大學(學術版),2010(8):68-77.
[5]余德華.高校青年教師崗前教育培訓規(guī)范化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版),2007(10):12.
[6]劉翔.高校青年教師的困惑與對策[M].中國教育研究論叢,2006:51-52.
[7]丁華.怎樣為青年教師搭建成長平臺[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1(7):16.
[8]李艷,吉梅.當代高校青年教師構建教師權威之對策探究[J].教育與考試,2011(3):81-84.
[9]黃婷.高校青年教師發(fā)展面臨的困境及其對策分析[J].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6):115-117.
作者:趙婧 單位:北京聯(lián)合大學
- 上一篇:信息時代中教師角色轉換研究
- 下一篇:高校黨委教師工作部建設及職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