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設置教學法在藥物學的應用體會
時間:2022-09-20 03:46:56
導語:問題設置教學法在藥物學的應用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問題設置教學法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要求巧妙的設置問題,使學生在一系列問題的引導下運用判斷、推理和聯想等方式,回憶并調動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方法。問題設置教學法既能幫助學生“溫故知新”,也能使教師的教學過程事半功倍。下面就應用過程談幾點體會
一、教師問,學生答
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科學合理、層層遞進的問題,能使學生愿意并且積極思考,從而讓學生在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過程中有效地獲取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學會提問往往要比解決問題來的重要。所以說提出問題、尤其是要提出有較高質量的問題比較不容易。要使學生積極的自主學習,教師首先應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精心設計不同類型的問題。如“概念型問題”“引導型問題”“結合型問題”等。教學中問題的設置要以學生為本,要考慮班級總體情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一步步引導學生掌握該問題所涉及的知識點。比如,為了講清傳出神經系統藥物,從提問受體類型、分布與效應開始,通過問題層層推進解決問題,如,第一問,傳出神經系統的受體類型?第二問,這些受體分布特點?第三問,如何從解剖學上整合這些受體分類和相對應的效應?傳出神經系統藥物是藥物學各論部分的重、難點,而通過上述幾個問題的設置以及解決能夠幫助學生水到渠成的串聯掌握整章知識。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加強記憶還可以在這幾個問題的基礎上進行總結:膽堿能神經元興奮與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元興奮對同一組織器官產生的效應基本相反。而且,膽堿能神經元興奮能對運動系統產生影響,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元興奮能對三大物質代謝產生影響。當然,問題不僅能深入淺出地幫助學生學習新知識,同時也能通過課前提問的方式檢驗學生上節課學過的知識,還能總結新舊知識,幫助學生串聯知識點,加強記憶。
二、學生問,教師幫助解決問題
提問不僅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的一種主要方式,同時也是教師檢驗學生學習情況的一種考核方式。學生遲早都要面對社會獨立工作,因此能自己發問尤為重要,尤其在學校學習中就應有意培養這種能力。為此,教師應要求學生在看書時,要經常“難”自己、問自己,經歷一個從“疑問”到“釋疑”的過程,體會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喜悅。以體液的酸堿度對藥物體內過程的影響這個知識點為例,在筆者所任教的班級學生學習這個知識點后,部分學生不滿足于被動接受教師所提問題的答案,開始嘗試自己探究問題,他們會思考這個知識在臨床上有何應用。其實,在之后的課程中將會學到臨床上堿化血液、尿液可幫助加速苯巴比妥中毒患者排除毒物。學生通過自己研究問題,把基礎理論知識運用到了臨床護理中。實際教學中還可引導學生進一步提出“臨床上解毒、排毒有哪些方式?”的問題。然后,通過解決這個問題進一步掌握相關知識。
三、學生問,運用所學自己解決問題
這一階段是教師通過教育教學所能達到的最理想效果。“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醫療技術在不斷發展,藥物治療方案在不斷的調整優化,藥物知識更新替代快,新藥層出不窮。如果只滿足于教材知識而不接受新知識,臨床工作將落后于現實。因為學校教材都存在滯后性,甚至一些藥物知識與臨床應用已然脫節。所以有意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并能運用所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學生往后學習和工作意義重大。在教學中,筆者會介紹相關醫藥知識的最新進展,并且糾正教材中出現的一些與臨床不相符的內容。如書中說紅霉素是治療支原體肺炎的首選藥,實際羅紅霉素效果更優;書中還說氯霉素作為治療傷寒,副傷寒的首選藥,而事實上現臨床治療傷寒已以喹諾酮類藥物替代且療效更好。這樣的例子書中還有很多,雖然書中所述的這些首選藥物都是藥物史上風云一時的代表藥,但我們究竟應以現在臨床用藥為準,還是遵循歷史?希望有關專家在編寫教材時能統一看法,不僅使學生釋疑,也使教學準確無誤。所以教師教學中要把最新臨床用藥情況作一些介紹,讓學生心中有數。
作者:謝慧龍 單位:福建省閩東衛生學校
參考文獻:
[1]范云山.抓好“五個結合”培養思維能力[J].中國醫藥指南,2008(9).
[2]覃隸蓮.基于藥物應用護理能力的“藥物學基礎”教學內容設計[J].職業教育研究,2015(1).
- 上一篇:日本概況課程教學法思考
- 下一篇:淺析聲樂教學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