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武術游戲教學法研究
時間:2022-04-27 09:07:17
導語:中學武術游戲教學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教學實驗法等方法,對中學武術教學中體育游戲的運用進行研究,研究認為在武術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法可以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掌握技術動作,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并簡要分析了在武術教學中體育游戲的運用。
關鍵詞:武術教學;體育游戲
武術作為一項優秀的傳統體育項目,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中國武術有著幾千年深厚文化底蘊,是我們寶貴的文化財富。學校是承載著青少年教育的重要陣地,武術在學校的開展有著重要的意義。通過對武術的練習不僅僅能夠強身健體,還能自衛防身、修身養性,學習武術有利于促進學生個性成長,促進學生體質健康。在武術教學中,發現學生往往覺得練習武術太過辛苦,尤其是武術的基本功練習,學生難免覺得辛苦無聊。針對這一問題,在武術教學當中運用游戲教學法,引入體育游戲進行輔助教學,借助體育游戲的娛樂性、趣味性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武術課教學效果。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長治市太行中學高一年級兩個班級,要求兩班級學生基礎水平相當,都沒有武術基礎。1.2研究方法。1.2.1文獻資料法。查閱有關武術教學的文章期刊10余篇,進行歸納總結,獲得理論依據。1.2.2問卷調查法。設計學生對武術課滿意度問卷,并對問卷進行信、效度檢驗,檢驗結果符合要求,并在期末考核后進行發放、回收、整理。1.2.3實驗法。本次試驗于2015年9月至2015年12月,為期3個月。選取太行中學高一年級兩個班級,要求兩班級學生基礎水平相當,都沒有武術基礎。兩個班級其中一個作為實驗班,共43人;采用游戲教學法進行教學,另一個作為對照班,共41人,以傳統的體育教學法進行教學。兩個班級均有由本人進行授課,授課內容均為三路長拳,教學進度相同,只是在教學方法上有所差異。實驗結束后,由另外兩名老師進行考核打分。1.2.4實驗設計。對照班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主要是以動作技術為傳授目的,教師進行講解、示范、輔導和正的一種傳統教學方法。實驗班的教學內容與游戲,競賽等相結合,將枯燥,周期性的練習內容進行合理的轉化的教學方法,通過增強上課的娛樂性,從而增加學生學習技術動作的樂趣和積極性。
2實驗結果分析
2.1學生技能掌握情況。在實驗后,對學生技能掌握情況進行考核,考核內容為三路長拳,考核評分標準為:60分以下:不能獨立完成套路;60-69分:套路不熟練,動作基本規范,錯誤動作不超過三次;70-79分:能獨立完成且動作比較熟練,動作規范,勁力較順達;80-89分:動作比較熟練規范,勁力順達,手眼有配合;90分以上:動作熟練,姿態正確,動作規范,精神飽滿,勁力順達,手眼相隨,有氣勢,動作與音樂配合自然。60分以下為不及格;60-69分為及格;70-89分為良好;90分以上為優秀。由表1可以看出實驗班的考核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班,成績優良的學生有31人,占總人數的72%,及格率為95%,僅有兩人不及格。而對照班成績優良的學生有17人,占總人數41%,及格率為88%,有5人不及格。實驗表明,相比較傳統教學方式,運用游戲教學法有利于學生動作技能的掌握。2.2學生對武術課滿意情況分析。從表2看出,經過3個月的武術學習,實驗班的學生對武術課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班,的實驗組對武術學習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的學生。實驗班60.5%的學生喜歡上武術課,16.3%的學生不喜歡上武術課;對照班43.9%的學生喜歡上武術課,31.7%的學生不喜歡上武術課。實驗表明,和傳統教學方式比較,游戲教學法更受學生的歡迎,符合中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心理需求,學生上課態度好、積極性更高、動作練習認真,教學效果好。說明游戲教學法在中學武術教學中具有積極作用,在中學武術課堂運用游戲教學法有利于武術在中學的開展與傳播。
3體育游戲在中學武術教學中的作用
3.1構建良好的課堂氛圍。在傳統的武術教學模式較為嚴肅,學生在武術知識學習和技巧實踐時經常覺得無聊,不喜歡上武術課。體育游戲在武術教學中的運用可以使武術教學顯示出健身娛樂的特點,它可以有效地鼓勵學生產生積極的情緒,活躍課堂氣氛。例如,傳統的準備活動所采用的方法是慢跑和徒手操,重復使用這些內容,學生會缺乏新鮮感。而采用體育游戲進行準備活動后,學生興趣大增,能更好地進入上課狀態,形成歡快、良好的課堂氛圍。3.2有利于學生掌握技術動作。在傳統的武術教學模式中,在傳統的武術教學模式中,教師與學生缺少互動,單純的教師做示范,學生模仿,然后練習,學生很難在重復練習中提起興趣,經常是學生有教師指導時能夠完成武術套路的演練,但是沒有教師提醒或者示范時,學生則會忘記動作。如果教師僅僅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開展理論灌輸、用示范方式傳受技術動作,則學生將面臨較大的記憶壓力,因此,基于傳統武術教學模式的教學過程,很容易出現教師教完學生就忘的問題。而在武術教學中合理運用體育游戲,在游戲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親身體驗體育游戲和武術動作技術相結合的教學效果,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內部心理動因,改善被動接受知識的模式,變被動為主動,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動作技能的理解和掌握。3.3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現代社會,中學生課業負擔重、升學壓力大,種種原因導致現在的中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時間不足,在體質下降的同時,各種心理問題也層出不窮。有些中學生會表現出不自信、消極的情緒,不愿意與人打交道等情況。在組織武術游戲時,師生之間有了更多交流與互動,課堂的氛圍更加活潑,提升學生對武術的習練興趣,通過練習武術,學生在增強體質的同時,接受武術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學生自信心增強,培養學生的武德。另外,游戲是在一定的規則下開展,在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的規則意識。3.4有利于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體育游戲的開展提高了學生學習武術的動力,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他們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對武術的理解,自主練習時再也不感覺枯燥乏味、叫苦叫累,在無形中增加了練習的次數,學生練習武術動作更加認真,無需教師的督促,這對提高學生的武術技能大有裨益,從而使學生身體得到鍛煉,力量、耐力、靈敏、柔韌素質都得到了提高。體育游戲豐富的多樣性,使學生的思維非?;钴S。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感受,感知,想象力,注意力,性格,意志,情感等心理素質。并在實現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提高的基礎上,獲得情感的升華與和諧的人際關系,對提高學生的武術素養和學生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4武術教學中體育游戲的運用
4.1德育為先,注重“武德”教育。在武術教學過程中,首先要考慮的是“武德”教育。自古以來,“武德”在武術文化方面就有著重要的地位,所謂“未曾學藝先學禮,未曾習武先習德”。武術的修行,最重視武德,要求習武者在日常生活和待人處事中必須遵守社會生活倫理道德。在武術教學中體育游戲的設計內容應該包括武術禮儀和武德故事,培養學生要有堅強的毅力、不怕困難、不怕吃苦的精神。教師要以身作則,給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榜樣。此外,在西方體育盛行的背景下,更應該加強武德教育和傳統武術的學習,發展我國傳統優秀文化,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精神。4.2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來選體育游戲。在武術教學中運用體育游戲,不能是隨心所欲的,沒有章法的,而應該是規范的、嚴肅的。就應該生動活潑且有自己的規則。在武術教學中,體育游戲的設計要科學、合理、有針對性。對于不同的體育游戲內容,其目的,任務和要求是不同的。即根據教學需要,依據學生的情況和教材的目的設計適宜的游戲內容和形式,有針對性地將體育游戲與武術教學的任務有機地結合起來。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圍繞教學內容,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正確掌握和運用體育游戲。例如:在學習馬步擊掌時,可以使學生兩人一組,面對面練習馬步擊掌,雙方手掌接觸,采用推、擊、閃躲的方式,使對方移動或失去平衡。比單純的單人練習馬步擊掌有趣的多,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升的同時,也對動作技能有更深的理解。4.3游戲設計要有趣味性和競爭性。運用體育游戲的教學方法,其顯著的特點是具有趣味性和競爭性,可以提高練習者的興趣,積極性和進取精神。根據中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和素質、技能水平情況在武術教學中考慮適當的增加體育游戲的競爭因素,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理進行武術課體育游戲設計,可以將學生分組,開展一些基本功小型對抗賽的方式,通過營造緊張的比賽氣氛,增加學生的緊迫感,從而提高學生參與武術課程的主動性,使學生能在教學體驗中感到愉悅,在激烈、競爭的氛圍中練習武術。和傳統單一的武術教學形式相比,學生不會對武術課感到千篇一律,極大地調動學生練習動作的積極性,更加積極的完成教學目標。分組比賽的體育游戲,還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團隊合作的樂趣,比賽中出現的勝負結果也能讓學生能夠正確面對勝利與失敗的情緒。4.4合理規劃體育游戲在教學中的比重。教師要做課堂上的主導,要明白使用體育游戲只是教學方法,使用體育游戲的目的是協助武術教學。要妥善安排體育游戲,防止課堂上體育游戲的比例過高,使學生在課堂中過度興奮或過度放松,避免武術課成為游戲課,不利于課堂組織,與教學目標背道而馳,從而無法完成教學任務。教師應該合理規劃體育游戲在教學中的比重。此外,選擇武術比賽教學的時機也非常重要,應選擇在學生開始重復武術動作練習時,學生感到單調和無聊時,運用體育游戲教學效果會更好。4.5游戲設計要有安全性。雖然武術教學中的體育游戲具有娛樂特征,但它們也具有一定的競爭性和對抗性特征。在游戲教學中,增加了課堂組織的難度,加上學生的競爭力,很容易出現一些過度的行為。在武術課的教學中,盡可能避免存在一些激烈的游戲,以避免各類傷害事故的發生。教師在運用體育游戲時,必須注重加強學生的教學紀律和安全教育;游戲的科學選擇,內容合理;規則制定準確,裁判公平、公正,必須讓學生了解游戲的目的,方法,規則,活動方法和相關要求,以便學生了解一些需要注意的安全問題。在解釋時,每個學生都可以聽到解釋內容。結合說明和演示,重要的教學內容應該展示,以幫助學生理解和理解游戲。
參考文獻:
[1]邱王相,馬文國.武術文化研究和教育研究的當代意義[J].體育文化導刊,2005(4):18-20.
[2]蔡錫元,李淑芳,主編.體育游戲[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4).
[3]黃錦成.體育游戲課程教學設計與時間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6).
[4]錢強.運用游戲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果[J].體育世界,2011(7).
[5]李思.武術游戲對提高學生武術公共選修課興趣的調查研究[D].北京:首都體育學院,2016.
作者:張陸洋 單位:新疆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 上一篇:臨床醫學案例教學論文
- 下一篇:初中生物教學參與式教學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