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模擬教學法理論研究

時間:2022-06-30 05:18:07

導語:情境模擬教學法理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情境模擬教學法理論研究

摘要:情境模擬教學是一新興的教學方法,它具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的能力,已經收到了廣泛的關注。它是以建構主義、情境認知論、社會學習論為理論依據,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遵循主體性,健康第一,相關性、可操作性、啟發性原則的教學方法,本文試圖通過研究促進人們對這一教學方法的認知。

關鍵詞:情境模擬教學法;理論依據;原則

情境模擬教學法作為新興的教學方法有其時代的特色,它不僅能增添課堂的趣味性,還能增加師生間學員之間的互動。同時在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員學習興趣與動機、啟發學員學習效能、優化課堂教學效果上具有極其顯著的作用。研究與使用情境模擬教學法對提高教學效果具有顯著性的作用。

1情境模擬教學法定義

“情境”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里的解釋是“情景、環境”,模擬指“模擬、效仿”,王艷在文中對“情景”和“情境”進行了區分她指出情境較情景所包含的內容更多它不僅僅是現實的具體存在的事或者物還包括與之相關的社會環境與情感體驗[1]。所謂“情境”它包括物質環境,組織機構和文化體系,以及具有不同意義、氛圍的各種活動。潘俊在文中指出情景教學法是指在真實的場景中開展教學活動,它強調教學環境的真實性,要求在完全真實的實踐活動中開展教學活動,然而這種完全真實的還原很難做到,情境模擬就是一種近似的還原,還原的可能是場景,心情又或者是氛圍。情景模擬教學法是一種體驗式教學法它能將理論知識轉化成為直觀的形式,能讓學員通過情境體驗的方式,加深對教學內容的感受,增進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習興趣,提高課程教學的效果[2]。學員所習得知識與技能是通過對情境的體驗感悟得到的。而這種體驗式的學習方式更能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本體感悟,從而促進學習效果。

2情境模擬教學法理論依據

2.1建構主義學習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的學習不是一個移入過程,而是一個教師提供學習情境、提出學習問題幫助學員以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建構的過程,突出了學員在教學過程的主體地位。建構主義更加關注學習者如何以原有的經驗、心理結構和信念為基礎來建構自己獨特的精神世界[3],而情境模擬教學法正是通過構建與主題相關的情境使學員在高仿真的情境中進行學習,并由教師引導學員通過已有的知識經驗來獲取新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2.2情境認知理論。情境認知理論的觀點認為,知識與經驗的學習不能脫離實踐活動,同時實踐活動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發生的,知識正是在實踐和情境交互作用中獲得的。知識是在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過程中建構的一種交互狀態,是一種人類協調一系列的行為[4]。情境,意識與實踐是不可分離的,情境模擬教學法正是將意識,實踐與情境緊密結合到一起進行教學的。2.3社會學習理論。社會學習理論著眼于在引發人的行為過程中觀察學習和自我調節所起到的作用,并且注重人的行為和環境的相互影響。該理論認為行為、認知和環境三者是相互影響不可分離的[5]。情境模擬教學法正是通過在教學過程模擬真實環境從而把環境、行為和認知結合起來去引導學員進行學習的。

3情境模擬教學設計的原則

3.1學員的主體性原則。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學員的主體地位教師作為課堂引導者引導學員參與到課堂的各個環節中,將“教本位”轉化為“學本位”避免學員站在教的對立面去機械的被動的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調動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并使學員在教師的啟發下對教學內容有自己獨到的認知,并且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員原則允許內最大的自我支配權,讓學員根據具體的實際情況去調節和控制練習強度與難度。促進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求知自覺性和思維能動性,并提高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3.2健康第一原則。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不斷深入,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已經成為學校體育教育事業的基本理念,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宏偉目標之一,堅持健康第一原則有其特有的時代使命。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是各個環節的安排還是目的與目標的設置必須堅持健康第一的原則,所謂的健康不僅包括身體健康還有心理健康、社會適應和良好道德健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為了促進學員健康發展,應從各個方面去盡可能多的去照顧每一位學員,從生理和心理的各個方面盡可能多的去為學員做考慮,努力培養一個健康全面的人。3.3相關性原則。在教學情境的設置上必須堅持相關性原則,情境的設置必須與教學內容相關并能促使學員從情境體驗的過程中對教學內容有一定的認識與理解,從而達到正遷移的效果。不相關的情境設置在一定層面上或許能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但是對所傳授的內容卻無更多的幫助,因此在情境的設置上一定要遵循相關性原則,務必使所設置的情境與主要的教學內容緊緊相扣。3.4可操作性原則。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可以運用情境模擬教學的形式進行教學,在教學的設計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可操作性,運用得好情境模擬教學法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能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員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但運用得不合理就會適得其反,不僅致使學員進入教學環節慢還會拖延整堂課的節奏降低整體的教學效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堅持可操作性的原則根據學員的認知能力和教學內容的特點去創設情境,適當的去調節難易度。3.5啟發性原則。在情境創設過程中必須要注重對學員的啟發,達到使學員能通過情境體驗受到啟發,并由教師去引導學員進一步去思考討論的效果,因此在情境設置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情境本身的啟發性,教師可以通過內容的設置和規則的制定等等去引導學員進行思考,從而幫助學員養成主動分析問題的習慣,并且將被動的填鴨轉換為主動的探索。

4結論

情境模擬教學法是一種體驗式的教學法,它通過創設與教學目標相關的情境,讓學員在其中進行體驗學習,學員通過在與具體實踐相似的環境中學習從而提高對內容的理解與實際的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王艷,尚少梅.情境模擬教學法在護理教育中的研究與實踐進展[J].中華護理教育,2013,07:304-307.

[2]潘俊.情景模擬教學法研究[J].廣西教育,2013,03:156-157.

[3]呂超,閻杰.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體育教學方法中的應用設計[J].陜西理工學院學報,2006,24(4):87-90.

[4]石錦生.基于情境認知理論的情景模擬教學法探析[J].現代企業教育,2013,18:178-179.

[5]趙德光.情境模擬教學法的理論與實踐[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2,15:26-27.

作者:孟凡華 張仁祥 王巍 邊鵬飛 單位:陸軍工程大學軍事基礎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