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專業一體化教學改革探析
時間:2022-09-05 09:47:57
導語:會計專業一體化教學改革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的生產與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企業間的競爭愈演愈烈,社會對于會計人才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會計在企業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將探析技工學校會計專業一體化教學的改革,有效的解決技工學校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不斷的提升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水平。
關鍵詞:技工學校;會計專業;一體化教學
受到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各企業之間的往來越來越密切,傳統的會計工作早已無法滿足現代企業的實際需求,在新時代背景下,會計人員不僅需要具備良好的專業素養,還要學會靈活的運用計算機等高科技設備,這就為技工學校的會計教育工作帶來了極大的難題,對此,技工學校需要采取一體化的教學方法。
一、一體化教學相關內容綜述
(一)含義。所謂一體化教學,就是一種雙元制的教學方法,將企業的實踐內容與學校的學習內容進行有效的結合,在豐富學生理論知識體系的同時,也能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升教學工作的實效性。一體化教學遵循教師為輔,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構建更加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模式,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更加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二)技工學校開展會計一體化教學的意義。1.培養高素質人才。在一體化教學模式下,技工學校以培養專業化人才為主要目標,教師能夠不斷規范自身教學體系,在課堂上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促進實踐與理論的有效結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學生在相對寬松與自由的教學環境下,學習積極性顯著提高,學習主體的作用也得到了良好的發揮,師生在課上進行良好的溝通與互動,進而實現了技工學校教學工作的良性循環[1]。2.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一體化教學對課堂內容的布置更加合理,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布置教學內容,并制定一系列的實踐學習計劃,使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不斷提高。此外,學校還會為教師提供更多的學習與培訓機會,教師可以到大企業學習會計人員的工作經驗,提升教學內容的時效性。3.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一體化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學生可以感受到現代企業的運行機制,了解會計崗位的實際工作內容,如此一來,學校與企業實現了有效合作,學生在校期間便可以充分的認識到現代企業嚴峻的競爭形勢,并在未來的學習中加倍努力。在新教學體系的影響下,學校的名譽也得到了提升,從而更好的為社會的發展提供服務。
二、技工學校會計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師缺乏專業素養。傳統的會計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占據著主導地位,過分強調課堂紀律,課堂教學氛圍異常沉悶,學生的學習興趣不佳。教師的工作就是將教材中的內容傳授給學生,并要求學生記憶,這種應試教育方法無法滿足現代社會的實際需求。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教師也開始利用信息技術與多媒體設備授課,但由于思維的局限性,致使教師缺乏主觀能動性,在網絡上照抄照搬優秀教師的案例,使課堂教學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學生也常常抱怨聽不懂,課堂教學效果不顯著。(二)以課堂教學為中心。教師將課堂作為教學的主要途徑,忽略了對網絡教學平臺的建設與使用,致使學生無法接觸到網絡上豐富的學習內容,對于會計的認識也一知半解,課堂教學內容保守陳舊,無非就是知識點講解與做習題,學生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對于會計科目也不予重視。與此同時,師生在課上的互動較少,使得信息傳遞的效果不佳,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學習產生厭煩情緒。(三)理論與實踐訓練不同步。會計本身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目,學生即便學會了理論知識也無法保證在應用的過程中不出差錯,傳統的教學體系將理論與實踐分割成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教師圍繞著教材開展教學活動,對于實踐訓練則置之不理,學生直到臨畢業前才被安排進入單位實習,面對陌生的環境,學生常常感到迷茫和恐懼,實踐學習最終也變成了學生最不愿意面對的環節。此外,一些技工學校試圖仿照普通高校的授課模式,先開展一整學期的理論課程,再讓學生利用寒暑假的時間進行實踐訓練,致使兩者間出現巨大的斷層,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2]。(四)教學手段相對落后。學生在進入技工學校前長期受到家人的保護,缺乏社會經驗,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好的認識會計工作的內容,教師需要在課程中滲透實踐教學內容,但目前,我國大部分技工學校仍然采取傳統的教學方法,忽略了學生個體間的差異,更有部分教師直接套用其他學校的教學模式,致使教學工作的安排始終流于表面。此外,在技校任教的教師也大都為普通高校畢業的學生,他們本身缺乏社會歷練,對當前企業的運作認識不足,這也導致教學質量不斷降低。
(一)建設雙師型隊伍。師資力量直接影響到會計教學水平,對此,學校應當加大對教師培訓方面的投入,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創建雙師型教師隊伍,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水平,為技工學校的會計教學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學校應當緊跟時展步伐,制定長遠的教師培訓計劃,為教師提供更多的進修機會。學校應當結合教師教學情況,制定科學的績效考核標準,定期組織公開課,驗收教師的學習成果,滿足教師的物質與精神需求。學校還可以開展教師知識競賽等活動,使教師能夠樹立起競爭意識,不斷的充實自身的專業素養,為學校未來的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二)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職工學校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成長于不同的生活環境,他們的學習水平存在巨大的差異,因此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開展分層教學方式。首先,教師需要摸清學生的水平,為入學新生設置一次會計摸底考試,并將其作為日后教學的重要依據。其次,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針對基礎不好的學生,可以將會計理論知識與職業道德等作為重點學習內容;面對基礎好的學生,則可以進行教學內容的拓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最后,注重對任務驅動式教學法的利用,結合不同階段的教學內容,布置大任務,讓學生認清學習方向,在此基礎上針對不同知識點布置小任務內容,提升每一個環節的教學質量,使不同質素的學生都能夠得到良好的鍛煉,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三)構建網絡會計教學體系。教師需要管理全班的學生,在課上無法顧忌到所有的學生,對此教師需要充分的利用網絡資源,豐富教學內容,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要求。例如,學校可建立起系統的教學網站,方便教師間進行交流,注重對多媒體等技術的運用,構建豐富的教學場景,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在網絡上下載優秀教學資源,并將其與教材內容進行有效融合,利用社交軟件建立互動群組,課前帶領學生預習,課后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梳理等,學生也可以針對一些問題對教師提出疑問,如此一來,師生間的互動更加頻繁,學生也掌握了更大的學習主動權。網絡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隨著3g與無線網的不斷普及,學生的學習也不再受時間與空間上的限制。此外,網絡能夠為視頻、音頻等多媒體提供技術支持,為學生帶來多樣化的學習體驗[3]。(四)加強與企業間的合作。學校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但受到社會因素的影響,學校能為學生提供的學習條件也相對有效,通過校企合作的方法能夠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企業可以應學校的要求,為學生提供頂崗實習的機會,方便學生了解本公司的實際運營情況,為學生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基礎。技工學校通常會設置在遠離市中心的城市郊區的位置,企業想要在學校周圍建設培訓基地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這也導致技工學校很難吸引到企業的關注,在合作的關系下,學校可以邀請企業到學校周邊建立子公司,實現對學生的專業化管理,方便培訓工作的開展,與此同時,合作也能夠促進會計培訓工作的多樣化發展,學校可以邀請企業優秀會計人員到本校開設講座,學生也可以到企業參觀與學習,有效的解決了技工學校實踐教學中的各項問題。
四、結語
綜上所述,技工院校想要培養優秀的會計人才,就應當不斷轉換思想,注重對信息化技術的有效利用,注重與企業的合作,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培訓,通過不斷完善教學體系,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從而實現我國技工學校教學工作的創新發展,為社會主義建設輸送更多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呂蘇.淺談在技工學校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中物理教學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7(77):140.
[2]劉滬珍.技工學校幼教專業舞蹈課程的一體化教學改革[J].就業與保障,2017(Z1):80-81.
[3]張卉.高職學校會計專業實訓一體化教學改革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6(13):203+227.
作者:韓露 單位:茂名市交通高級技工學校
- 上一篇:中小學教學管理有效性分析
- 下一篇:高校旅游教學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