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學校會計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

時間:2022-09-11 04:21:04

導語:職業學校會計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業學校會計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

摘要:會計教學展現了很強的專業性,時展之下,對會計專業教學提出了很高要求,職業學校會計教學就要面臨很大的挑戰。尤其是互聯網+的影響下,會計教學產生了轉變,在教學上也需要進行相應的轉變,以此更好地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以互聯網+發展時代為基點,結合我國的職業學校會計教學現狀,實行專業化的理論教學模式,讓會計專業教學發展到新的階段。

關鍵詞:互聯網+;職業學校;會計教學;現狀;策略

互聯網+背景下,對教育教學帶來了新的局面,這是值得我們深思和分析的。職業學校實行的會計專業教學,要從根本上獲得發展途徑,讓學生參與學習中。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從根本上為職業學校教育獲得了充足支撐和動力。在整合了會計專業教學的核心和關鍵點下,能夠讓職業學校會計教學擁有廣闊的研究領域。所以,職業學校要基于互聯網+時代,為完善會計專業教學改革作出充足的準備和努力。

1互聯網+背景下我國職業學校會計教學現狀分析

第一,開展教學中,會計教育理念中沒有合理融入互聯網+思維。一些職業學校教學中,依舊是沒有對其引起重視。比如,有的職業學校雖然購買了相應的機器設備,創建了網絡學習體系,但所展現出的網絡課程是遠遠不夠的,在教學趨于形式化和表面化的情況下,會計教學難以借助互聯網+技術發揮出應有的價值和意義。第二,教學中所運用的形式不夠新穎,難以把信息化課程體系融合其中。在職業院校開展會計專業知識教學的時候,經常是運用傳統的教學形式,主要是涉及了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和實踐課程。但是,這些課程之間沒有深度融合點,教學缺乏趣味性,難以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教師參與學生的評價工作中,也僅僅是通過考試關注學生的成績,核心課程所展現出的重要價值未能得到發揮。網絡評價的形式更沒有進入課堂中。第三,教師信息技術技能缺乏。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職業學校在設備上進行了很多的投入,然而教師缺乏有力的信息技術專業技能,則會嚴重影響會計專業教學效果。從當前職業學校會計教學的現狀分析,會計教學需要得到進一步提高,要緊緊圍繞互聯網+時展模式,為學生詮釋一個不同的會計專業教學課堂。這是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知識內涵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會計專業教學發展的根本。

2互聯網+背景下完善職業學校會計教學的有效舉措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職業學校會計專業教學要擁有完善的舉措,從教學的基本內容出發,為學生構建生動而形象的教學課堂。在整合了職業學校會計專業教學內容下,也讓學生的會計專業技能得到提高。2.1關注互聯網+教育理念,完善教育工作。職業學校內部,要創建良好的信息化教學環境。信息化要與會計專業教學整合在一起,擁有一個關鍵的切入點。職業學校要把教育資源進行合理配置,保證教學實現網絡化。這其中,受到歡迎的一個教學形式就是網絡云平臺的創建。學校教師、教學管理部門和網絡管理等要相互配合,實現友好協作。會計云平臺學習體系的構建,是以網絡管理中心為支撐的,在網絡支撐和通力協作之下,能夠讓學生獲得完善的學習。教學管理部門則是要從政策上入手,教師從專業設計和資源開發整合,從根本上保證教學資源的合理優化。在把多個數據整合在一起的情況下,也會衍生出完善的評價激勵機制[1]。會計專業課程教師則需要改變以往的教學形式,這其中,先進的教學思想是根本和支撐。學校給予教師培訓和針對性的提升,會計教師要從網絡教育平臺的創建層面上分析,提升自身知識平臺構建能力。互聯網+的教育理念,主要是讓教師把會計課程教學和網絡結合在一起,這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新穎教學形式的轉變。教師立足互聯網+教育理念,從本質內涵分析,對其中的內容進行深度挖掘,讓互聯網+真正地帶動職業學校會計教學。這是本質上的轉變,也是內容上的升華。2.2對網絡課程進行優化設計,改革教學模式。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所展現出的教學內容變得越來越靈活。教育所運用的方式也是多樣的,學生學習不再僅僅是局限在課堂上,而是要走出課堂,讓會計教學得到全方位的改革和升級。會計基礎知識和實際操作內容,就要成為教師關注的重點和核心。另外,在開展會計專業教學時,還應該著手于學生的計算機基礎運用能力、財務分析能力上。第一,在對會計課程體系進行構建的過程中,要展現出多元化和系統化的特征。這是讓學生綜合分析思維能力得到提高的根本。在課程運行中,信息化則為重要的導向,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會得到提高。在會計課程中,會涉及計算機信息技術、管理學等內容。這些內容都是以互聯網+技術作為重要的支撐,通過多種網絡教學平臺和課程的構建,把這些教學內容密切地融入在其中。在提高了學生對會計知識認知的情況下,也會全方位地帶動學生發展和成長。這是讓學生獲得良好發展道路的基礎。第二,開展教學設計之時,要在傳統教學和網絡教學上找到切入點。在教學中,讓學生不僅要掌握基礎會計知識,還要掌握相應的基礎技能。在引導學生如何獲取新的會計知識下,讓學生衍生出新的思維[2]。在此,把翻轉課堂、微課堂等結合在一起,保證學生學習更加主動。微課是一種新穎的教學形式,教師以會計知識作為輔助力量,能夠通過網絡技術的整合,把知識制作成相應的內容,為完善職業學校會計教學的發展提供參考。在簡短和針對性強的教學形式下,可以讓學生的會計知識學習更加高效。第三,針對教學內容,要緊緊立足時展步伐。在會計專業知識教學之中,要引入案例教學。這其中,對手工的模擬操作予以重視。要通過數據分析等形式,對學生思維進行訓練,使學生的專業競爭優勢得到彰顯。2.3合理借助互聯網+會計學習平臺,分層教學。在教學的實踐中,我們可以十分清晰地發現,想要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會計知識資源,就需要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學生處于個性化學習空間中,并接受分層教學。比如,教師可以運用Moodle網絡學習系統,讓學生獲得針對性網絡分層學習模式。在這其中,融入任務驅動教學法和項目教學方法。課程中涉及的教學任務,就可以轉變為“基本任務”和“提高任務”。在網絡平臺上獲取了完善的任務單之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選擇針對性的階段性學習內容。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可以選擇提高性的內容,在合理完成學習任務下,也會使自己得以更好的提高。比如,以《會計電算化》為教學案例,在面對“薪資”內容,基本學習任務的學生,就可以對其中的業務處理進行明確。然而,那些提高層面的學生,就可以從單工資和多工資判斷出發,實行工資分配工作[3]。不同學生有著不同的學習任務,在逐步提高學習能力之下,也能夠滿足時代的發展需求。在兩個不同學習層次上,學生在合理運用了自己學習時間下,獲取了較高的效率。同時,也能夠掌握訓練的具體節奏,對不同訓練單位和內容進行安排,對階段性的模塊訓練進行優化,讓學生能夠在會計知識學習中感受到快樂,讓會計教學擁有較高品質。2.4通過互聯網+實現企業互動合作,開放教學評價。在職業學校會計專業教學中,針對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就要對學生的專業技能進行考核。在對職業學校的學生開展評價的時候,要展現出過程性評價的內容,可以通過教師評價、企業評價和學生評價等形式,并緊緊圍繞互聯網技術開展進行。可通過“智慧校園”的開展,形成云會計平臺,在資源上開展共享模式。企業專家可以提供相應的專題,實行案例講解模式,從學生學習態度和方法等層面考核學生。學習活動開展中,學生投身其中,領略到實踐中的心酸和快樂。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以成績為衡量標準,在擁有依據的情況下,讓學校和企業之間良性互動。總之,在開放性的教學評價之下,讓企業和學校實現互動合作模式,學生在優化的自我提升模式下,也會為自身發展找到一個明確的方向。這是全面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根本和基礎,讓開放性評價發揮出光彩。2.5提高教師信息技能能力和素養。在互聯網+時展背景下,學校要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水平。比如,在信息化技術的能力方面對教師提供培訓。教師從在線教學設計和評價能力等層面上,實行信息技術知識的競賽,為教學評定提供參考和借鑒。另外,職業院校教師還要跟上時展步伐,展現出較高的信息素養。分析互聯網+下,會計專業教學所迎接的挑戰,在提高知識分析能力的情況下,會對自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進行改進。在關注每一個學生成長情況的背景下,讓學生獲得關心和愛護,讓學生在學習中更加輕松。教師的較高信息技能能力和素養是帶領學生更好學習的基礎。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榜樣,也對學生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學校要在教師的全方位提高自身能力下,保證職業學校的會計課程教學更加完善。

3結論

綜上所述,在我國經濟發展之下,會計專業變得十分重要。教育教學中,要對會計專業進行優化。尤其是處于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應該符合現代化人才培養需求,實行新穎教學理念,把職業院校的會計專業教育與時代相結合,讓會計教學變得更加高效。在整合會計專業教學課程時,教師要做出充足的努力,在整合了教育資源之下,讓職業學校的會計專業技能型人才得到高效培養。

參考文獻:

[1]陳玲.“互聯網+”背景下中職學校會計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J].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5):23-27.

[2]劉芯.新形勢下職業學校的會計教學改革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7,(3):418.

[3]楊曉宇.職業學校會計信息化教學改革的展望與實踐[J].中國市場,2016,(40):174-175.

作者:李培培 單位:常州劉國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