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體育教學管理制度改革分析

時間:2022-09-03 03:26:23

導語:學校體育教學管理制度改革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校體育教學管理制度改革分析

當前新的思想觀念正在不斷創新發展,比如終身教育、健康第一、素質教育等等。因此,要深化體育教學改革,還需要保證體育教學管理制度的改革,使其為體育教學提供優良的服務。

一、學校體育教學管理制度概述

體育教學是體育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之間的一種雙邊活動,能夠實現學校在體育學科方面的教學目標。而制度主要是指被規范制定的規則和程序,體育教學管理制度則是在體育管理思想及相關理念的指導下,按照體育教學對學生的培養目標、教學任務、教學要求等,制定出對學校體育教學活動發揮保障性與約束性作用的規章制度。體育教學管理制度能夠為體育教學管理者和學生、體育教學管理者和教師、體育教學管理者和師生等關系的調節而提供機制性保障,利于維持和諧和穩定的體育教學秩序,同時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體育教學管理效率。

二、學校體育教學管理制度的問題

在當前的學校體育教學管理制度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問題亟待完善:首先,學校在制定體育教學管理制度時,其出發目的是為了便于教學的管理與控制,遵循管理者為主體,無法正確處理教學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的關系。其次,體育教學管理制度內容比較多,而且具有嚴肅性和嚴格性,人文關懷理念得不到充分體現。即便當前學校制定的是彈性教學管理制度,卻也依舊突顯目標性管理理念,無法緊密聯系治人目標,難以全面貫徹以人為本的原則。當前的體育教學管理制度呈現出僵化的特點,突顯出學生體育學習自由的受限性。比如人數不足的體育選修課程不被允許設立,也有些選修的體育課程不被允許中途調整,這些內容都會在很大程度上遏制著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自由選擇積極性。

三、學校體育教學管理制度的改革構想

(一)基于以教師與學生為本的原則進行改革。要實現學校體育教學管理制度的有效改革,還需要管理者轉變思想,認識到以學生為本、以教師為本的重要性,并且將這兩個以人為本的原則貫徹在體育教學管理制度改革中。首先,在以學生為本的原則下,將學生視為本體,尊重其自主性與獨立性。學校在制定教學決策時,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利益。在體育教學領域,要建立在學生的個人選擇與體育興趣基礎上,賦予學生一定的決定權,為學生在體育學習與身體鍛煉方面提供足夠的個人選擇空間,滿足其相應的需求,使其樹立起終身學習的體育觀念。其次,在以教師為本的原則下,要求對教師的主導地位進行還原,讓教師具備恰當的自主權與決定權,同時使其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與自身的教學經驗,對教學進程進行合適的調整。在這樣的基礎上,可實現教與學雙邊活動的最佳效果。(二)基于自由性理念進行體育教學管理制度的改革。在體育教學管理制度改革構想中,應該涵括人本管理、模糊管理以及柔性管理等。而要實現這些構想,則應該融入自由性理念。在這個理念指導下,能夠充分尊重學生在體育方面的興趣,使其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特長,為其個性化發展提供空間。這也是改進彈性管理制度的體現,既充分強調規范意識,又可充分體現學習自由的理念。另外,改革后的體育教學管理制度還要合理規范教師的教學行為,確保體育教學管理目標的有效實現,同時也要激勵教師創造性地展開教學活動。在這個方面,可以引入合理的教學激勵機制,包括體育教師發展制度、體育教師自主發展制度、合理的獎懲制度等等。在體育教學管理制度改革中,要為培養高素質體育教師這一目標而提供支持,讓教師以創新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知識深度、積極的治學態度去影響學生的成長。這就要求教學管理者能夠對當前的體育教學管理模式與機制進行重新審視,對體育教師發展制度進行創新與完善。同時,體育教學管理制度改革要強調體育教師的自主發展,為其提供足夠的體育理論自修空間,促使其進行有效的教學反思。可引入導師制模式,通過同伴互助的方式,實現單兵作戰教學方式的轉變,開展同門體育教師對課程教學相關問題的共同探究,以提高體育教師的教學與科研水平。可將教師的有效教學與科研成果與年度評優和崗位聘任等相掛鉤,充分激發教師的教學積極性。

四、結束語

對學校體育教學管理制度改革進行深入的研究,能夠充分體現學校對管理體制改革的現實性期待,這也與體育教學管理的健康運行存在緊密的聯系。因此,學校教學管理者應該從體育教學管理制度現有的問題出發,結合師生為本和自由理念,推進體育教學管理制度的有效創新與改革。

參考文獻:

[1]管麗艷.課程改革背景下學校教學管理制度的重建[J].課程教育研究,2017,(35):139.

[2]宋爽.我國普通高校體育管理體制的改革與發展[J].科技展望,2014,(14):133.

[3]楊清寧.試分析學校體育教學管理制度改革措施[J].同行,2016,(14).105.

作者:宋雷 單位:吉林省白城市學校后勤管理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