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二級教學管理體制與運行研究

時間:2022-03-01 10:01:13

導語:高職二級教學管理體制與運行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二級教學管理體制與運行研究

摘要:為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高需求,部分職業院校建立了院系二級教學管理體系。在對二級教學管理體系不斷完善的過程中,其中的不足與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不能滿足新時期社會對于職業院校教學管理的需求。因此,高職院校院系二級教學管理體制運行研究分析勢在必行。

關鍵詞:高職院校院系;二級教學管理;體制與運行

一、高職院校院系二級教學管理概述

學院以及部分職能部門是高職院校的一級管理機構,以系部為單位的則是高職院校的二級管理機構,通過特定的管理機制,實施教學管理運行模式。學院需明確系部權利職責,保證各個系部之間權利職責對等,對辦學機制能夠相應理順,從而能夠突出系部在其中發揮的主體作用,最大限度地發揮二級教學管理效能,并在此基礎上,促使高職院校的系部能夠成為學院權力中心。另外,站在此角度來看,二級教學管理模式與傳統的教學管理模式相比,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傳統的教學管理模式是一級管理模式,如果相應的管理規模較小的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中間環節,有效地提高各部門的執行效率。但是隨著教育行業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高職院校規模不斷擴大,一級管理模式已經很顯然不能夠適應現如今的教育發展潮流,如若再實施一級管理模式,其中的不足與問題就會逐漸凸顯出來,并且還會降低工作效率[1]。

二、高職院校院系二級教學管理體制與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1.缺乏明確的管理職責高。職院校在實施院系二級教學管理體制與運行的過程中,權利的分配是其中的核心問題,也屬于目前二級教學管理中最為明顯的一個問題。從具體方面來看,高職院校在實施二級教學管理體制與運行時,學院內部的各個部門與系部之間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問題。如,權利的劃分,責任與義務的劃分等各項劃分并不明確。部分高職院校的一級教學管理部門大都占據權利的中心地位,依然掌握學院的各項政策決定,并沒有將學院的權利進行合理下放,導致二級教學管理部門缺乏工作熱情,不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另外,學院還存在部分權利職責重疊,兩個部門共同管理的情況。如,針對人才引進方面,通常應該屬于學校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但是部分高職院校的師資科以及系部都在針對此問題進行共同管理,導致二級教學管理部門的工作積極性降低[2]。2.信息化水平低。社會的高速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逐漸提高。教育行業為了能夠適應時展的需求,大部分高職院校逐漸趨向信息化方向發展,創辦各項功能為一體的教育平臺,同時融入信息化理念。高職院校院系在進行二級教學管理的過程中,軟硬設備條件較為缺乏,同時缺少必要的培訓。另外,部分高職院校的二級教學管理工作人員,缺乏專業的信息化技術,從而導致不能有效地利用教學管理系統,使得教學管理工作的效率受到影響。3.缺乏信息溝通。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信息溝通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出來,在教育行業也是如此,信息溝通促進教育的不斷改革和發展。在高職院校院系二級教學管理體制的運行中,一級和二級教學管理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交流能夠對學院的教學質量產生直接的影響。在教學管理工作中,需要改變管理重心,幫助各個院系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優勢,對教學計劃充分改革創新,靈活安排自身的教學內容,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但是在此過程中,也同樣能夠產生問題,如各院系之間形成獨立格局,造成小利益群體的出現[3]。

三、高職院校院系二級教學管理體制與運行的措施

1.對管理職責進行詳細劃分。為了能夠有效促進高職院校院系開展二級教學管理體制與運行,就需要高職院校明確自身的發展情況,將一級、二級教學管理部門的職責進行詳細的劃分,并確保職責之間不重疊、不越位,使得各項工作能夠順利進行,提高工作效率。一方面,一級教學管理機構主要是學院層面,如,學院的教務處,其職責就是對教學工作行使管理職權,并針對人才培養方面進行嚴格落實。另外,教務處需要改變工作職能,從傳統的過程管理轉變成目標管理,確立明確的管理目標,使得教務處能夠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轉變為教學管理的監督者。另一方面,二級教學管理機構的系部也需要進行角色的合理轉變。由原來的管理客體轉變成管理主體,在教學管理模式中充分發揮出系部的積極作用,合理轉變傳統的教學管理理念,有效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為培養出高素質的專業技能人才奠定基礎。2.提高教學管理信息化水平。為了使高職院校院系二級教學管理體制與運行能夠有效開展,就需要高職院校提高教學管理信息化的水平,促進各系部之間的信息溝通交流。通過現階段各種先進的信息化技術軟件的應用,豐富學院與院系之間的信息交流渠道,使得交流方式變得多元化。如,系部各部門之間可以通過微信群或學院院系網站進行溝通交流,這樣與教學相關的信息能夠在第一時間傳達到一級、二級單位,并及時傳達給教師與學生。在此過程中,既充分發揮出院校的自主權,還能夠便于學校及時掌握一級、二級單位的各項教學信息,促進高職院校的教學效率,同時激發二級教學管理單位的工作積極性[4]。3.加強信息溝通,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高職院校院系在實行二級教學管理體制之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研室的自主權力,但同時也加重了教研室的工作任務,擴大了教研室的工作職責范圍。因此,高職院校需對權利進行合理下放,使得教研室能夠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加強與系部各部門之間的交流溝通,為更好地教學管理服務奠定良好的基礎。除此之外,還需要加強系部各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促使教育模式的不斷改革與發展,提高學院的教學質量,對各系部的教學內容進行靈活安排,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四、結束語

高職院校院系二級教學管理體制與運行具有一定的復雜性與綜合性。為了能夠有效地對二級教學管理模式進行合理改革,就需要高職院校針對自身實際情況進行合理設計,明確各系部的工作職責,對學院進行規范化的管理,從而有效提高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為培養高素質專業技能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陸春桃,鐘暢武.高職院校院系二級教學督導運行機制創新[J].教育與職業,2018(11):41—45.

[2]劉細群.高職院校二級院系教學管理的探索[J].清遠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9(6):80—83.

[3]羅新華,安仲文.對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院校教學管理機制改革的探討[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6(6):183—186.

[4]陳光臻,王郁蔥.基于院系兩級管理的高職院校內部治理研究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7):49—52.

作者:林佳 單位:泉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