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學理念和辦學模式研究

時間:2022-02-15 09:04:18

導語:中學教學理念和辦學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學教學理念和辦學模式研究

通過在文津中學和教院附中兩個月的培訓學習,筆者感受頗多,收獲很大。時間雖然很短,但筆者被文津中學和教院附中嚴謹扎實的工作作風,新時代最先進的教育理念,愛崗敬業,自強不息的工作精神和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所感染,并深受教育和啟迪,現將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歸納整理如下:

1辦學思想和辦學理念

1.1文津中學辦學思想和辦學理念

選擇適合學生的教育,致力于學生全面發展,實現師生和諧發展;辦好一域教育,服務一方百姓,成就一代市民,把文津中學建成老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

1.2教育附中辦學思想和辦學理念

學校始終貫徹“育人為本,教學為主,素質全面,學有所長”的辦學思想;“學生留戀的學校,教師幸福的家園”。

1.3共同點

(1)有明確的辦學思想和辦學理念;(2)辦人民滿意的教育;(3)注重學生全面發展;(4)實施素質教育;(5)促進師生共同發展;

1.4不同點

(1)文津中學的辦學思想和辦學理念質樸、實在、常態化和規范化;(2)教院附中的辦學思想和辦學理念人性化、個性化和科學化。學習反思:(1)十年前的薄弱學校如今成為江蘇省的省級示范初中,在鐵的事實面前是不容我們質疑的;(2)校長及領導團隊的執行力度夠堅決,整個團隊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氣勢,自強不息的工作精神在這兩所學校里體現得淋漓盡致,都分別展示出不同的辦學特色和喜人的教育教學成績。

2教學模式

2.1文津中學課堂教學模式

“四導四學”即“導預疑學”,“導問研學”,“導法慧學”和“導評促學”。

2.2教院附中課堂教學模式

“三問三學”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即“自主探學,發現問題;小組助學,探究問題;師生展學,解決問題”。

2.3共同點

(1)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2)注重預習、注重生存問題、注重解決問題、注重能力提升;(3)注重探究;(4)注重提高學生課堂積極性和創造性;

2.4不同點

(1)教院附中更注重學生小組和師生之間的合作探究;(2)教院附中更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3)文津教學環節淺顯易懂和開門見山。學習反思:(1)辦學要有明確的課堂教學模式;(2)新課改下的實現“三位目標”、重難點突出和教學過程應結合學校實際大膽改革,實現共性與個性的結合。

3學生養成教育

3.1文津中學的學生養成教育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的層次分明、內容完整、針對性強的德育整體規劃。堅持以養成教育為抓手,以規范管理為基礎,深入持久地開展創“文明班集體”、“新三好文明學生”和“文明校園”活動,每學期組織學生開展綜合素質評比活動,引導學生在自我認知、自我辨析和自我評價中進行自我塑造。學校通過建立、健全學校、家庭、社區三結合的德育教育機制,加強班主任隊伍的教育、培訓和管理,充分發揮家長學校、家庭教育委員會、家長會和《家校聯系簿》的紐帶作用,努力探索實施主體性德育的途徑和方法。3.2教院附中的德育體系構建堅持以德為首的育人理念,實行“全員管理,全程滲透,疏導為主,小處著手”的德育工作策略。

4班主任愛崗敬業

無論在教院附中還是文津中學,班主任老師非常辛苦,敬業精神令人敬佩,他們每天早晨6:40之前準時到校,指導學生進行打掃衛生、上晨會、收作業、早讀;除到其他班上課外,班主任在教室辦公,實行全程蹲班;中午班主任和學生一起用餐,餐后組織學生在班上自習,值日生打掃衛生,約12:15安排學生進行周練;下午第四節課下上延時課,進行預習作業指導,初一延時到6:10左右放學、初二延時到6:30左右放學、初三延時到7:30左右放學,班主任每天都要等到學生打掃完教室之后才能離開,到家都很晚了。班主任們的這種愛崗敬業、甘于吃苦的奉獻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任課老師上課都是提前到班,課后推遲離開教室,課間在班上或是準備上課、或是檢查作業、或是個別輔導,有時班上同時有三、四位老師在班;每天晚上組織學生進行預習作業指導的老師,學生放學后才離校,而且每天上延時課老師是沒有加班費的。正是有這樣一批敬業、愛生的老師,才使得教院附中和文津中學的教學質量不斷提高,贏得了家長和社會的好評。

5學習建議

學校領導和教師教學的時間,使校長專心呆在學校抓管理、抓教學常規及校長點課。導學稿的編寫和修改要持之以恒,具備條件的學校應組織教師建立自己的導學稿資源庫,并每學期修改,從而形成寶貴的教學資源庫。嚴抓學生在校期間的養成教育,使德育工作落到實處,不要天天寫匯報,月月交材料。督促各學校領導(縣直和中心校校長、書記除外)盡量代主課,為全體任課教師起到示范作用。建議各學校制定合理的績效工資方案,向一線老師,向任課重的教師傾斜,真正體現多勞多得的原則。

作者:康仁民 單位:阿勒瑪勒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