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聲樂教學分組教學模式

時間:2022-09-03 11:17:47

導語:高校聲樂教學分組教學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聲樂教學分組教學模式

高校的擴招對高校藝術類科目教學產生了重要影響。隨著高校擴招規模的不斷擴大,藝術類專業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能適應高校的改革發展,因此,高校應重視運用分組教學模式開展聲樂教學,以提高教學質量。

一、分組教學模式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高校擴招的現象日益盛行。因此,高校師生間的數量比例日益失調,影響了教學工作的開展,在藝術門類的教學中尤為明顯,教師沒有足夠的精力照顧到每一名學生,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我國傳統藝術類教學一直采用一對一的教學模式,教師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長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隨著高校的擴招,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再適應教學工作的開展。分組教學模式的應用能有效解決這個問題,教師通對不同組別的學生進行指導,可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整體的教學水平。分組教學模式就是依據一定的標準條件,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組別進行教學。近年來大學學生數量激增,而教師及教學資源數量有限,采用分組教學模式能夠節省大量的教學資源,滿足聲樂教學的特殊需求。通過分組教學模式的實施,可最大限度的發揮教師及教學資源的效用。傳統一對一的教學模式雖然能保障教學質量,但教師的工作量會加大很多,學生上課時間也會受到很大的限制。小組的劃分依據學生的現有歌唱水平,通過這種分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了解自己在同學中所處的位置,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傳統的聲樂教學中,學生在上課時給教師唱歌,由教師指點其不足。分組教學中,小組成為了一個集體,教師通過對小組的指點就達到了對學生指導的目的。學生通過對教師的指點,了解到自己與其它同學間的差異,每個學生的表現都會被其他學生關注,也為學生帶來了一定的學習動力,形成了良好的競爭環境。當前高校聲樂教學中,藝術實踐的缺失是其中突出的問題,大多學生在學習中未經實踐經歷,因此在演唱中過于緊張導致不能正常發揮歌唱水平。沒有充分的實踐,學生的歌唱水平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嚴重影響學生的未來發展。通過小組間開展各種形式的歌唱競賽活動,能夠最大程度的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分組教學模式的開展

分組教學模式的首要環節就是劃分小組,小組成員構成的合理性直接影響到分組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小組劃分要具有多樣化,充分考慮學生的性格愛好等綜合因素,每個小組中應有一名與眾不同的成員,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打下基礎。教師應向學生說明劃分組別的依據,避免學生不理解。在劃分小組時,教師應根據學生刻苦努力程度進行及時調整,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個性化應注重挖掘學生的興趣特長,做到因材施教。分組教學模式為培養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教師可以用集體講解的方式解決一些較普遍性的問題。滿足大多學生基礎學習的需求,并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如有的學生唱譜不熟練,或發音咬字方面存在不足等,教師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情況進行合理的指導;有的學生性燥,教師應鼓勵其戒燥,沉心靜氣的進行學習訓練。聲樂學習不是一下就能提高很多的,通過有針對性的關注培養,樹立與學生間的良好關系,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其重視關注。當今社會是講究團結合作的時代。利用小組合作模式能夠促進學生間的相互合作,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間的合作交流。其次要倡導組別間的交流,如開展小組間的團體比賽,通過比賽競爭樹立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或是進行一些合唱曲目的排練,合唱是一門協作性要求較高的歌唱藝術,學生通過進行合唱排練促進學生在樂隊中發揮自己的價值,注重各聲部的和諧,達到良好的合唱效果。聲樂藝術具有較強的技能要求,當今社會競爭激烈,并非每一名學生都能成為一各專業的歌唱演員,因此應注重對學生教學能力的培養,分組教學模式能夠培養學生的教學指導能力。教師對一個學生的點評,學生就對其評價過程進行了學習,教師也可以先不對學生的演唱進行評價,而鼓勵學生間互相評價指導,再由教師進行指導完善,通過這種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通過這種分組教學的實施,也有利于豐富教師的教學理念及教學經驗,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做到教學相長。聲樂教學最終要面向觀眾,學生個體間的能力存在不同差異,對聲樂的理解掌握也不盡相同,學生對教師講解的內容也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學生接受能力強,部分學生則不能很好的理解教師所講述的內容,這種情況不利于學生整體水平的提高。進行分組教學,學生之間較為熟悉,能夠積極進行交流,促進學生間的優勢互補,共同進步。其次,聲樂學生的最終目的是要面向觀眾,因此,學生間進行互相學習,有助于關注他人的感受,及時得到別人的反饋,培養學生的舞臺感;在高校聲樂教學中,運用分組教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聲樂的積極性,促進學生間的交流合作。提高高校聲樂教學的效率,增強學生的探索意識。分組教學模式下,師生間的距離進一步拉近,小組的凝聚力能夠促進學生共同發展,讓學生逐漸戰勝自己的惰性。聲樂教學是藝術教學中的基礎學科,在采用分組教學模式時應對小組的配置進行合理的安排。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應用分組模式,應注意分組的穩定性,合理優化小組工作分配。同一小組成員應形成性格互補的模式,性格互補能夠實現小組內的愉快交流。其次應按照學生學習程度進行分層,形成實力互補,這樣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在進行分組教學時應讓學生明白小組合作的意義,教學應為學生進行基礎性的示范指導,在小組進行練習后,向教師展示訓練成果并由教師進行指導。教師可在學生間形成良好互動,觀察小組學生的特點,對小組中出現的問題及時予以指正。教師要注重與學生間的交流,促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在進行分組教學時,教師應注重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教師在分組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舞臺感覺訓練。教師要為學生提供一些特定的環境,創建良好的學習氛圍是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方式,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指導,讓學生通過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從而提高學生對聲樂學習訓練的積極性,實現教學的突破發展。在小組教學中要樹立學生的競爭意識,形成內部互動關系,讓學生在合作競爭中提高自身能力。分組教學的應用在一定程度緩解了師生人數失衡帶來的問題。在分組教學過程中,每個小組都應具有獨立的練習時間和場地,教師要關注學生的進步情況,合理的優化教學資源配置。教師要不斷改進對學生小組的教育,適當安排一些課外活動,對音樂教室的使用進行合理的規劃,設定固定的訓練時間,教學要關注合理的規劃,實現教學的順利進行。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聲樂教學是音樂藝術教學的基礎,教學要關注分組教學中的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對相同特點的學生進行統一指導,對不同特點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對小組整體的學習情況進行指導,夯實小組成員的音樂基礎知識。很多時候,同一小組合唱訓練中需要不同的聲部配合,教師應在此時觀察學生的發音特點,并在教學中進行個性化的指導。運用分組教學時,教師應宏觀調控觀察教學中的每處細節。關注到學生的學習成長,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奠定基礎,促進與學生間的良好互動,切實推行小組教學的順利開展,充分發揮分組教學的最大效用。高校聲樂教學模式隨著環境的改變不斷的進行調整,教師要了解教學模式的優點,不斷探索分組教學模式的最有效途徑,營造良好的聲樂學習環境,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學資源,使學生們在分組教學中能夠取長補短,在實施分組教學時不斷的進行創新,不斷提高聲樂教學效果。

三、結語

近年來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發展,高校聲樂教學面臨新的發展挑戰,因此,教師應正確認識到當前教育教學面臨的發展形勢,將分組教學模式應用到高校聲樂教學中,不斷提高教師質量水平,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實現教學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參考文獻:

[1]盧忠華.分組教學模式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運用對策[J].北方音樂,2017,(12):124+128.

[2]郭曉艷.分組教學模式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運用[J].北方音樂,2017,(10):122.

[3]張震.高校聲樂教學中分組教學模式的應用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16):210-211.

[4]楊柳.分組教學模式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黃河之聲,2013,(04):52-53.

作者:孫銳 單位:三峽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