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型人才培養下外語教學模式改革

時間:2022-10-27 11:07:48

導語:創新型人才培養下外語教學模式改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創新型人才培養下外語教學模式改革

【摘要】隨著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校只有創新外語教學模式,才能起到提升學生實際英文水平的目的。筆者在對創新型外語人才的內涵和概念進行闡述的基礎上,分析了目前階段,我國高校的外語人才的培養狀況以及存在的問題,最后,就如何優化高校的英語教學模式工作提出幾點建議和對策,以期為高校的創新型英語人才的培養工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創新型外語人才培養;外語教學模式;改革分析;綜合英語課程

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指的就是,在開展教育工作的過程中,無論是在專業能力的培養上,還是在綜合素質的培養上,都要注意學生的創新思維的培育和鍛煉,一個人只有擁有強大的創新能力和發散思維,才能在當下激勵的市場競爭和人才競爭中獲取優勢,這在當今時代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特質,所以我國將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作為主要的教育目標,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的“填鴨式”的外語教學模式就不再符合時代的要求和教育目標的需要,立足于創新型外語人才的培養,對過去傳統的外語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進行有優化和豐富,就顯得十分必要,不僅能夠幫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最重要的是,這種教學模式也更符合高素質人才的教育需求。

一、創新型外語人才的內涵

顧名思義,創新型外語人才就是兼具創新能力和專業能力的高水平外語人才,創新素質包含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和創新人格三個方面,換句話說,創新型外語人才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創新型外語人才的培養目標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方面,高素質的創新型外語人才應該是專業水平過硬的人才,且能夠在豐富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實現專業的知識的創新和發展;另一方面,創新型外語人才的創新能力還應該是表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比如說,能夠將自己習得的外語知識和其他專業的知識進行結合,創新發明出一些有趣的內容,提升外語的魅力。

二、目前我國的外語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1.課程設置單一。要想培養創新型外語人才,最重要的就是豐富學生的知識面,這樣學生才能有足夠的底蘊進行知識的融合和銜接,但是目前階段,受到教學水平的影響,我國的外語專業在課程設置上普遍比較單一,除了基礎外語知識教學和訓練之外,學生沒有足夠的機會去接觸其他方面的,比如社會學、心理學、法學、藝術學等方面的內容,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學生思維比較活躍,也沒有強大的知識支撐讓學生發揮創新能力。首先,外語專業的課程設置存在著范圍窄的問題。一般情況下,外語的教學分為口語、閱讀、寫作、聽力四個部分的內容,而實際上,我們知道,要想真正掌握一門語言,單純的依靠這些練習是遠遠不夠的,或者可以說,單純的依靠講授和學習課本上的內容是遠遠不夠的,課本上的知識有限,范圍也相對狹窄一些,在學生的知識不能得到拓展的基礎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無法得到提升。其次,我國大多數院校的外語課程設置深度不夠,近些年,各大高校不斷擴招,給了更多的學生走進大學的機會,但是也意味著學生水平參差不齊的現象的存在,有些學生在不了解專業的情況下,盲目的選擇了與自己分數相符合的專業,學習之后才發現自己對所學的專業不感興趣,這也是考研中許多學生跨考的原因,所以在學生的外語水平參差不齊的情況下,高校只能降低外語課程設置的難度,為學生講授一些基礎性的內容,盡管基礎內容在外語教學中必不可少,但是也應該適當拓寬知識的深度,避免學生長時間不溫習而出現遺忘的問題。

因為我們知道,學習的真正目的實際上并不在于知識內容的記憶,學習是一個終生的過程,人不斷向前,也會不斷的忘記一些具體的知識內容,所以適當拓寬知識的深度,對于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是非常有益的。最后,立足于創新型外語人才的培育目標,我們會發現,我國外語專業的教學存在著知識融合性比較差的問題,而我們知道,外語的學習是需要與生活和其他方面的內容進行深度融合的,這樣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水平提升的目的,如果對于詞匯的掌握非常好,但是卻無法將外語知識和生活以及其他方面銜接起來,那么可以說,外語的學習是毫無意義的。

2.專業語種失衡。我國的外語教學存在著很嚴重的語種失衡的問題,其中,英語、日語在整個外語教學中占據很大的比重,而其他小語種,比如西班牙語、法語和德語等專業的數量非常少,只有少部分的學校開設了這些小語種的教學課程。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社會需要的缺失,很多企業在招收人才的時候,都會招聘一些外語專業的學生,其中,招收英語專業的學生的比重要遠遠大于小語種專業的招收比重,所以學生在報考和選擇專業的時候,就沒有意識到小語種的重要性,認為小語種是“可有可無”的專業,所以促使那些創新思維和綜合素質比較好的學生轉而選擇了其他的專業。另一方面,專業語種失衡現象與師資水平不無相關,我國在高水平的小語種人才方面是缺失的,所以也就造成了高校缺乏高水平的教師進行授課,或者說,即使有些教師的小語種專業素養比較高,但是教學水平比較差,教學能力有待于進一步提升,在這樣的背景下,不僅學生的專業素養無法打得到提升,而且,學生的包括創新思維在內的綜合素質都無法得到保障。

三、創新型外語人才培養目標下的外語教學模式改革分析

1.優化課程設置。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首先就要從優化課程設置上入手。首先,在外語教學中增加實用性和職業性的內容,比如說,可以給英語專業的學生增加商務英語的內容,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專業能力,幫助學生在以后的人才競爭中獲取優勢,而且,能夠提升學生思維的層次性,進一步提升英語學習的效率,因為知識之間都是觸類旁通的,特別是商務英語和專業英語在本質上是一樣的,而在具體的邏輯上又存在一些差別,所以為英語專業的學生開設商務英語等方面的內容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是有助益的。其次,在英語教學中加入人文學科和社會學科的內容,特別是考慮到任何外語作為一種語言,學習的前提和學習的過程,都是了解文化的過程,所以在具體的授課的過程中,可以為學生加入文學、社會學、心理學和藝術等方面內容,不僅吸引更多的學生真正融入到外語課堂中,增加外語學習的魅力值;最重要的是,在學生對知識和詞匯以外的內容進行了解的過程中,學生的各種思維都會得到鍛煉,其中就包括創新思維。最后,可以嘗試加強跨專業的培養幅度,因為不同專業的學生的專業素養不同,相應的,思考問題的思維也就會有所區別,跨專業的學生加入到外語專業的學習中,不僅能夠給教師的外語教學工作帶來新的思路,而且,能夠激發外語專業的學生拓寬知識面,進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豐富外語專業課堂的層次性。

2.構建立體的外語教學模式。立足于創新型外語人才的培養目標,轉化既有的語言技能型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向著創新型方向發展,一方面可以從提升學科的交叉性上入手,因為在當今社會,學生整體的英語水平越來越高,而且,英語作為一門基礎性課程,學生對外語的學習都十分重視,在加上社會上的外語培訓班越來越多,學生通過報名新東方等輔導班,就可以快速實現英語水平的提升,所以說,高校在培育外語專業人才的時候,應該注意提升學科的交叉性。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構建立體的外語教學模式,在對外語課程進行授課的過程中,加強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比如說,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英語和小語種的紀錄片,這樣,在學生的注意力處于高度集中的狀態下,學生的思維就會處于活躍的狀態,進而促進學生創新思維培育。

3.優化外語教師隊伍。要想提升外語專業的學生的創新能力,就要從源頭上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工作,比如說,高校可以通過拓寬“雙師型”外語專業的師資引入渠道,可以通過向社會單位招聘具有豐富經驗的外語專業人才進行授課,這是因為,具有從業經驗的外語工作者與高校的教師不同,二者在授課方式上也會有所差別,具體來講,高校的外語教師更注重學生的基礎知識的鞏固,而外聘的專業人才更側重于能力的培養,所以高校完全可以通過外聘外語教師的方式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而提升課堂的活躍度,達成創新型外語人才的培養目標。此外,通過外聘英語教師的方式,學生的適應能力會得到提升,有機會接觸到不同方式的外語教學,對于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是一種鍛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這些教師可能在時間的安排上會產生沖突,所以學校一定要做好時間的安排,保障學生都有機會和時間學習。綜上所述,立足于創新型外語人才的培養目標,我國的外語教學工作存在著課程設置單一和專業語種失衡的問題,所以首先應該從優化課程設置上入手,其次構建立體的外語教學模式,最后再優化外語教師隊伍,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

【參考文獻】

[1]鄭玉琪.英語專業課程設置改革與創新人才培養模式[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8):33-36.

[2]范琳,張其云.建構主義教學理論與英語教學改革的契合[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4):28-32.

[3]范捷平.研究型大學的外語自主學習與創造性人才培養[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6(1)

作者:梁穎珊 單位:廣州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