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校鋼琴教學模式的重構
時間:2022-10-10 10:49:21
導語:淺談高校鋼琴教學模式的重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互聯網的普及應用促進了網絡教學資源的開發,也對教學方法的創新起到了促進作用。基于此,利用互聯網思維和互聯網技術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優化和重構,就成為了當下各個專業教學領域需要思考和探索的課題。本文首先描述了互聯網背景下人們生活、工作、習慣、思維的改變,其次分析了傳統模式下高校鋼琴教學的現狀與問題,并分析了利用互聯網技術的教學模式的優勢和特點,最后提出了具體的重構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高校;鋼琴教學;教學模式重構
互聯網的普及和應用對于教育界產生的較大的影響,引發了全球性的教育改革。一方面,以互聯網相關技術和平臺為依托的教學方法層出不窮,如微課、慕課等,這些為傳統教學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目前的高校學生對于互聯網接受程度快,進入大學以后很快能夠應用手機和電腦進行學習,這為高校教學應用互聯網相關技術和平臺提供了硬件基礎。高校鋼琴教學的內容非常豐富,除了鋼琴演奏技巧的教授,教師還需要傳授理論、欣賞、創編等多方面內容,傳統的單一化的傳統教學模式難以發揮很好的效果,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而基于互聯網技術和平臺對教學模式進行重構,只要重構策略合理可行,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學效果。
一、互聯網的內涵和影響
互聯網使人們能夠依托于移動網絡、寬帶網絡等進行溝通、信息搜尋、業務辦理等。應用互聯網獲取信息和辦理業務不僅成本低,而且不受空間限制。互聯網背景下,只要是有網絡信號的地方,人們就可以隨時進行學習、購物、信息咨詢等一系列活動,不需要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進行。互聯網背景下的教學方法不斷創新,但是其核心優勢就在于對于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空間的延伸。
二、傳統模式下高校鋼琴教學的現狀與問題
(一)課程體系的系統性和完善性有待加強。高校鋼琴教學的內容非常豐富。對于鋼琴理論而言,鋼琴產生至今已逾300年,鋼琴種類也經歷了發展和演變,鋼琴技巧和音樂在世界各地廣泛流傳、變化發展,因而關于鋼琴音樂和技巧的理論體系也比較豐富,有多個鋼琴流派和多種演奏風格。對于鋼琴演奏技巧和表現方式而言,其技巧和表現方式也非常豐富多樣,技巧有和弦、大跳等,表現方式有獨奏、協奏等。因此,想要系統進行鋼琴教學,就需要將這些豐富鋼琴理論和鋼琴技巧進行體系化建設,全面地教授給學生,并讓學生結合現有條件和自身特點,來選擇一個門類進行深入的學習和發展,而進一步的發展主要包含舞臺現場表演和鋼琴曲的創編[1]。然而,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的相關課程體系存在不夠系統和完善的問題,許多高校只注重學生的鋼琴技巧教學和提升,卻忽視了其他部分的教學。然而,鋼琴理論、舞臺現場表演和鋼琴曲的創編這些課程對于學生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鋼琴理論是相關專業學生必須要鞏固的基礎內容,對于幫助學生打好理論基礎、加深對于鋼琴的理解有著重要的意義。舞臺現場表演和鋼琴曲的創編則與學生的職業發展有著直接的關系,例如,如果一個學生擁有好的理論基礎和演奏技巧,但是沒有掌握舞臺表演的相關技巧,無法克服心理障礙或者臨場應變能力不足,那么就會大大限制了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二)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傳統的教學方法相對比較單一,這是當下鋼琴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一方面,課程課時比較有限,但是高校鋼琴課程的內容卻比較多,為了趕課程進度,教師往往縮減理論內容,在課堂上也更多地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對于理論部分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就在下面機械地聽課、做筆記。理論課程內容屬于相對枯燥的教學內容,由于中小學階段的學生鋼琴學習也往往是以演奏技巧為主,目前高校相關專業的學生的理論基礎整體比較差,這種比較枯燥的教學方法往往難以收獲良好的效果,無法達到教學目的。對于演奏技巧的教學,教師會在示范之后讓學生演練并給予指導,講出不同學生存在的問題。但是由于課時有限,學生現場演練的時間相對有限,也難有時間后期再進行反饋演練。總體來說,在多媒體教學廣泛應用的大環境下,目前許多高校鋼琴教師還是保留著傳統的口傳手授的教學模式,教學效率沒有明顯提升[2]。(三)沒有做到個性化教學。從教學理念來說,個性化教學是對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的落實,能夠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通過教學對于學生知識和能力的不足進行引導和補充。從教學功能的角度來說,個性化教學是高校對于學生促進個人發展和綜合素質提升的要求,是讓學生進一步激發自己潛能、實現質的飛躍的有效措施;從教學效率的角度來說,個性化教學根據學生的情況來制定教學方案,對于學生已經掌握的內容就簡單帶過,對于學生接受比較慢的內容就重點學習,這就大大節省了教師和學生雙方的時間,避免了不必要的時間浪費,能夠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收獲更多。從教學目標來說,個性化教學對于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有著重要意義。由此可見,個性化教學是高校鋼琴教學需要追求和落實的教學策略。然而,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真正實現個性化教學。目前,在高校擴招背景下,一個班級的學生數量有所增加,一個教師往往要面對20個以上的學生,且這些學生的鋼琴基礎和優勢特點各不相同,傳統的口傳手授的教學模式效率又相對較低,無法做到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來進行教學,做到揚長補短。
三、利用互聯網技術的教學模式的優勢和特點
(一)重構教學流程。利用互聯網技術和平臺,能夠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教學流程進行重構。互聯網背景下,教師和學生都能夠通過互聯網平臺搜索到大量的教學資源、參考書籍、文獻資料。基于此,教師教授內容的重點不在于向學生提供知識和信息,而是為學生選取有效的資料、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引導和調控以及對學生進行答疑解惑和技巧指導。隨著教師教學任務的變化,教學流程也需要被重構,以適應新的教學任務。教學流程不再是整齊劃一的統一流程,而是應該在完整的教學體系和學生的實際需求的基礎上變得碎片化、個性化。首先,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在教材的基礎上進一步選擇一些補充資料,在首課將所有的補充資料介紹給學生。每節課結束之前,教師需要將下一節課相關教材的章節預習和資料閱讀作為學生的課后作業,并讓學生將學習成果和不理解之處整理出來;其次,下一節課教師要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并給予評價,對學生的問題統一解答[3]。(二)重構師生關系。互聯網背景下,師生關系被重構。一方面,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體,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思考、自主創新是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這并不意味著教師的重要性被削弱,只是教師要站在輔助的位置,對學生進行指導和監督。首先,獲取知識的過程主要依靠學生自己來進行,教師則需要時刻去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幫助學生去了解到知識之間的關聯性,如理論知識和演奏技巧的關聯性,如果理論知識不熟練,對于鋼琴曲的創作背景不了解,對于技巧的理解不深刻,那么在實際演奏過程中也很難有好的表達,教師能夠讓學生在認識到其中關聯性的同時,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其次,知識內化的過程需要依靠學生主動思考來進行,教師則需要時刻去啟發學生,給予學生鼓勵,讓學生在艱難的探索過程中保持信心,并對于學生產生的疑惑進行解答;另一方面,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平等、親密,教師需要在課堂上能夠通過更多的互動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生也需要通過主動與教師溝通來解決自己在鋼琴學習方面的困難和疑惑[4]。(三)重構教學時空。互聯網背景下,教學時空被重構。教師對于學生的教學不僅僅在課堂,還可以延伸到課后。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課后觀看教學視頻、建立微信群為學生進行課后答疑來將課堂延伸到課后,學生有不懂隨時可以看視頻進行鞏固學習,有問題隨時可以給教師留言,教師看到以后就可以跟學生進行互動答疑。在這樣的過程中,有限的課堂課時不會限制教師的發揮,而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習問題、創作靈感都不會輕易地被忘記和忽視[5]。
四、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模式的重構策略
首先,教師在重構教學流程的過程中,要注重對教學體系進行完善。教師要對鋼琴教學的體系進行整理和完善,雖然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一些調整,但是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鋼琴學習的內容以及每部分內容學習的重要性,教師不深入進行講解并不代表這些內容不會作為考試內容,只是因為覺得大部分學生掌握得比較好。其次,教師在重構師生關系的過程中,要注重實現教學的個性化。教師要在互動過程中增進對于學生鋼琴基礎和天賦的了解,以便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進行個性化的引導,這樣才能給予學生一些在鋼琴領域深入發展的有用的建議。與此同時,教師在與學生加強溝通交流的同時,也不能放松了對于學生的嚴格要求,對于學習不積極主動的學生要給予適當的提醒和批評[6]。再次,教師在重構教學時空的過程中,要注重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互聯網技術和平臺為教師實現多樣化教學方法提供了條件,例如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錄制視頻的方式開展競賽教學方法,這樣既不占用課堂時間,又能夠激發學生演奏鋼琴音樂的積極性。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利用互聯網技術的教學模式實現了對于教學流程、師生關系、教學時空的重構,能夠從很大程度上改進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教學體系不完善、教學方法單一、個性化教學不足等問題。
參考文獻
[1]任愷.“互聯網+”背景下的課堂范式轉型[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6(3):58-59.
[2]左張弛.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模式的重構[J].陜西教育(高教),2018(11):105-106.
[3]張婷婷.互聯網思維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作用[J].北方音樂,2018(19):72-73.
[4]娜莎.網絡時代背景下高校鋼琴專業教學的改革方向研究[J].藝術教育,2018(19):82-83.
[5]張忠華,周萍.“互聯網+”背景下的教育變革[J].教育學術月刊,2015(12):27-29.
[6]潘屹.論當下互聯網鋼琴教學與傳統鋼琴教學的融合與發展[J].大眾文藝,2015(22):101.
作者:戚鳴 單位:鄭州科技學院
- 上一篇:數字化商務英語教學模式研究
- 下一篇:高職舞蹈基本功訓練教學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