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工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

時間:2022-08-15 03:32:33

導語:環境工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環境工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

本文以我校09級、10級高職機械類機電一體化和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為研究對象,以《單片機應用技術》這門課程為載體,依據國家職業標準,根據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設計理念,從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評價體系3個方面出發來設計學習情境、教學方法和考核辦法,整合教學資源,建設全方位的學課堂,探索立體化的教學模式,建立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

一、課程設計的理念和思路

課程的教學設計思想源于對單片機相關工作崗位的知識和能力需求的分解,通過充分的企業調研和考察分析,單片機應用產品開發的典型工作過程是:產品的功能分析、相關元器件技術資料、硬件設計、軟件設計、軟硬件調試和軟硬件制作等6個步驟。本課程就是基于單片機應用產品的典型工作過程來設計和開發學習情境。做到每一個學習情境的實施就是一個完整的工作過程。本課程的開發設計以學習情境的形式出現,每一個學習情境包含了諸多的實際工作中的崗位特點,體現了本課程的職業性,同時,每一學習情境的學習都具有豐常強的實踐性,而且,學習情境豐富多彩,體現在單片機知識的各個方面,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其中的一些學習情景,同樣也能完成本課程的學習任務。

二、課程學習領域設計

根據對企業中單片機應用產品的開發、管理、維修等相關崗位的分析,得出本課程對應的職業崗位能力。這些職業能力都是由單片機應用產品開發工作過程中各個基本環節所具備的工作能力分解出來的。同時,在具體的企業及社會環境中我們分解該崗位所具備的職業素養和人文情懷。在學習情景的設計過程中,針對不同的環節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有意識有步驟地將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養成融入到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根據近幾年的教學和實踐情況,課程組精煉出5個學習情境,分別是:(1)跑馬燈的設計與制作;(2)籃球計時計分控制系統的設計;(3)數字鐘的設計與制作;(4)數字電壓表的設計與制作;(5)溫度報警器的設計與制作。每個學習情境都是以一個完整的單片機應用產品開發工作過程實施教學。在該過程中既訓練了學生的職業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職業素質。每個學習情境的實施過程與單片機的開發過程一致。遵循“項目需求和功能分析→相關硬件資料的收集整理→硬件電路設計→軟件設計→軟硬件調試→制作電路板”這樣一個開發流程。讓學生在課堂上就感受到工作崗位的特點,從而為將來的就業鋪平了道路。

三、考核標準的完善

考核是根據課程標準衡量學生課程所有學習活動的一種認同和評判[3],主要側重于學生技能方面的評判。一個好的考核體系對學生的學習能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本課程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設計理念,在考核中采用過程性考核與目標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兩者權重一樣。

本文作者:張小波藍云工作單位: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