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教學中動畫的特點探析
時間:2022-03-09 02:34:31
導語:課程教學中動畫的特點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礎教學板塊中安排有《設計素描》、《人體素描》、《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等課程。強調寬基礎教學,提升學生的造型能力、色彩表現能力、對畫面的整體把握能力和審美能力,幫助其建立視覺傳達設計的基本概念。專業基礎課程板塊安排有《原畫表現技法》、《漫畫人物寫生》、《卡通造型設計》、《分鏡(漫畫)創作》、《影視基礎綜合技術》、《計算機應用軟件》、《影視語言》、《劇本寫作》等課程。分別針對動畫設計流程中的劇本創作、角色造型設計、分鏡設計與場景道具設計。為專業課程的開展作好前期準備。專業課程板塊安排有《卡通雕塑》、《二維動畫技術》、《三維動畫技術》、《后期制作技術》、《二、三維動畫創作》等課程。分別針對動畫設計流程中的動畫原畫/關鍵幀設計、動畫中間畫/中間幀制作、后期合成與非線性編輯。專業拓展課程板塊安排有《電腦繪制藝術》、《文學作品插圖》等課程。工作室教學板塊的課程則是靈活機動的,本專業的工作室主要針對最新的行業發展狀況進行一些本學科前沿教學內容與方法的研究,再將研究成果應用到本科教學中去,如根據行業發展的需要我們就準備在教學中增加用戶界面設計與互動媒體設計等課程。工作室采用以作品創作為核心的輔導模式,輔導學生參加與本專業相關的各類比賽,另外也鼓勵教師將社會實踐項目引入到工作室教學之中,讓學生的專業能力在“實戰”中得到鍛煉,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通過以上的課程設置我們將動畫制作的流程包含其中,而這些課程之間相互組合又能拓展學生的專業能力。例如:基礎教學板塊課程與《漫畫人物寫生》、《卡通造型設計》、《卡通雕塑》課程組合可以使學生具備游戲美術與卡通周邊產品設計的基礎能力。在這個組合之上添加《分鏡(漫畫)創作》、《電腦繪制藝術》與《文學作品插圖》課又可以使學生具備漫畫、插畫以及繪本的創作能力。
專業基礎課程板塊中的《分鏡(漫畫)創作》、《影視基礎綜合技術》、《計算機應用軟件》、《影視語言》與《三維動畫技術》、《后期制作技術》課程組合能使學生具備從事三維動畫制作、DV影像制作、影視特效制作的基礎能力。經過這樣的訓練、學生畢業后不僅能夠獨立完成動畫影片的創作,也具備在當前動漫產業的多個領域中就業的能力。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對學生造型能力的培養就特別重要,因為創意與設計思路都需要轉化為畫面來進行表達,而造型能力就是這個表現過程的質量保證。動畫需要的造型也更為多樣,不僅是靜態的造型能力,還有動態的、立體的造型能力。對于造型能力的培養一直是美術學院的優勢,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也一直利用這個優勢,除了基礎教學板塊課程之外,在后階段的課程中也繼續強化造型能力的培養。比如《卡通雕塑》就在《素描》、《立體構成》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對學生立體造型能力的培養,該課程也是三維動畫制作的前期課程。三維動畫的模型建造實際就是在軟件虛擬的空間中做“雕塑”,讓學生在真實的雕塑制作過程中形成平面造型思維向立體造型思維的轉變,使其具備真正的立體造型能力對于三維動畫制作是至關重要的。同時在雕塑制作中安排學生使用黏土和軟陶,使其熟悉材料特性也為今后進行黏土動畫創作和卡通周邊產品設計打下基礎。針對動畫制作所需要的具備的“動態造型能力”。
我們在《二維動畫技術》課程中加入動態速寫練習,在此過程中模特展示分解動作的間隔時間逐漸縮短,學生在練習中通過連續的觀察,有助于了解物體運動規律以及對運動節奏的掌握。由于美術學院的學生在動畫設計過程中只關注靜態動作的把握,忽視了運動節奏時間的把握,而這也是決定動畫是否流暢、生動的關鍵因素。對此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予以重視并設置一個適合學生專業背景且容易接受的訓練方式。動態速寫的引入從實際教學效果來看是行之有效的。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也一直在嘗試引導學生創作出有特色的作品,依據美術學院的專業背景我們將重心放在畫面的風格與形式感上面。動畫在我國也被稱為“美術電影”,既然如此美術學院的動畫創作不圍繞“美術”做文章未免有點浪費。眾多的美術風格都是我們取材的元素,油畫中的古典寫實派、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抽象派……,版畫中的木刻、銅版、絲網版、石版……,國畫中的工筆、寫意……,壁畫,漆畫,漫畫,民間美術中的年畫、剪紙等,還有現代設計中的多種藝術風格我們都可進行比較深入的挖掘。另一方面就是動畫畫面的形式感,前文提到動畫是造型藝術與影視藝術的結合,而我們目前所接觸的動畫大量更偏重于影視藝術,講究鏡頭的運用。而我們也可以更偏重于造型藝術,動畫的誕生其實早于電影,早期的動畫中沒有影視語言的概念,其看重的是畫面內容的運動以及構圖形式感的變化。
動畫發展至今,應用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互聯網、移動終端等新媒體的出現都帶來了新的需求。例如網頁動畫就要依據網頁版面的安排來設計尺寸,而尺寸往往是“五花八門”的沒有定數、甚至是不規則圖形,另外還要考慮沒有音樂配合下的視覺感受,在這樣的應用環境中更需要從視覺傳達設計的角度出發使作品脫穎而出,這也是我們更擅長把握的一種表現手法。以上理念在教學具體實施環節中有幾點需要注意,首先是畫面風格的可行性實驗,要考慮制作技術是否滿足制作的需要,如果可行還要對角色設計進行必要的優化處理以適應動畫創作需要,要合理控制工作量,這是保證學生能否順利完成動畫創作的重要因素。還有就是畫面風格與形式的選擇要與表現內容的內在特征統一,不要為“風格”而“風格”,為“形式”而“形式”。
在課程的評分標準中我們也進行適當的調整,加大動畫作業中畫面風格與形式方面相關分值的比重,鼓勵學生積極進行這方面的探索。展覽是美術學院教學中的一個必要環節,學生展覽策劃能力的培養可以幫助其養成作品推廣的意識。在展覽的內容上除影片展覽之外可以將動畫創作前期設計稿件進行整理與藝術加工,使之具備獨立的藝術價值。例如制作成原畫集、繪本形式的創作筆記等,還可以運用作品中的卡通形象制作一些周邊產品,也可以推出與動畫同步的漫畫作品。還要考慮展覽的空間布局,考慮對觀者視覺重心的引導以及借鑒現代裝置藝術與新媒體藝術中與觀者的互動方式,這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藝術綜合素質。從教學實際效果來看,一次成功的作品展覽帶給學生的榮譽感對其今后的學習態度有很強的激勵作用。以上就是我們對于美術院校背景下的動畫課程教學特色的一些探索,希望能與大家交流,并得到寶貴的意見以促進我們的工作,為高校動畫教育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作者:蔣杰單位:四川師范大學
- 上一篇:課程教學現狀和革新
- 下一篇:課程教學中市場營銷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