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物校本課程提升學科核心能力

時間:2022-09-02 10:54:43

導語:中學生物校本課程提升學科核心能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學生物校本課程提升學科核心能力

【摘要】在我國中學生物教學中,有很多知識點的教學需要與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因此通過校本課程開發實踐能夠有效提升中學生物教學工作的效果,優化學生在生物學科方面的核心能力,本文以某校生物校本課程開發實踐為例針對中學生物教學工作中通過校本課程開發實踐提升教學效果的測量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中學生物校本課程;學生學科核心能力;教學

我國當前教學改革的一大目標就是提升學生各項學科的核心能力,而通過多樣化的課程與實踐活動設置能夠為學生拓展視野、優化學科學習思路,同時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校本課程開發實踐就是這樣的一種教學方式,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與優良的課程設置為學生提升學科能力提供助力。

1.中學生物校本課程開發實踐研究

根據初中生物教學需求,本次根據校內植物資源情況設置了校本課程——《揭秘植物世界》,并將其應用到了教學實踐中。1.1確定教學課程目標。本次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踐工作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學生在觀察與觸摸、記錄等活動中展開對植物生長習性、植物外觀等多種植物學知識的學習,為學生提升學習生物學的熱情提供助力,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在觀察與分析、記錄方面的能力,并優化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本次校本課程在實踐中需要讓學生通過觀察了解人類活動與植物生長之間的關系,掌握一定的自然資源保護技巧,還會通過小組合作形式讓學生開展種植植物與學習海報制作活動,幫助學生進行植物學資料的搜索、記錄與整理、講解,使學生深度掌握所學知識。1.2課程內容設置。本次課程設置了12課時的教學內容,要求學生對校園內的植物進行分類、觀察、標本制作以及各類植物電子檔案的制作,在課程結束后要求學生對本次校本課程教學進行總結與感悟分享。1.3構建評價體系。學習評價是學生階段性學習成果檢驗的一種方法,同時也是激勵學生的一種手段,為了能夠保證校本課程實踐的有效性,校本課程開發實踐工作中進行了相應評價標準體系的構建與完善。評價方式有如下方式:1.3.1檔案袋式過程性評價。由教師將各組學生每次活動的評價結果以及各種活動成果放入檔案袋保存。課程結束后,由教師整理每個檔案袋中的資料。1.3.2自評和互評。自評是由學生自己評定每次課程學習結果與預設的學習目標之間的差距。學生的互評表,分別針對課程目標的三個維度進行設計,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目的是鼓勵學生對同小組的其他同學進行客觀的評價。

2.提升校本課程實踐效果的策略

2.1課程開發與實踐中要融入德育內容。中學階段是情感態度以及三觀確立的重要時期,在校本課程教學活動當中有很多與生活息息相關、實踐操作性特別強的課程活動,而在此過程中融入品德教育,滲透價值觀教育,例如在本次所引用的教學案例中,校本課程設置中就加入了很多對情感和學生品格引導的內容,同時,在學生動手進行植物標本制作、進行植物資料整理與檔案構建、動手進行植物知識與保護宣傳海報繪制等一系列活動中,中學生會獲得大量的生物學知識,同時也會參與到生物學研究活動中來,能夠對植物之美有所感悟,并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植物資源保護意識,使之能夠更好地構建起環保觀念。2.2課程設置中重視實踐操作能力培養。我國傳統教學方法中,學生通常都是在課堂上通過聽與讀來吸納知識,很難提升實踐操作能力,通過校本課程設置與實踐可以將大量實踐活動納入到教學工作當中來,課程教學中會幫助學生提升查找知識資料的能力,要求學生能夠親手進行生物學知識檔案的制作,并教授學生制作植物標本的技巧,課程設置與實踐教學中也應注重這些實踐活動的納入,保證學生能夠更好地提升生物學核心能力。2.3通過合作形式培養學生的共享精神。知識只有共享才能夠傳播,而在校本課程學習通常會設計一些小組活動,通過交流與知識共享來滲透教學,在教學活動推進中就要求學生能夠進行分工合作,培養集體意識與共享精神,為學生合作能力的優化創造條件。2.4關注學生生物學核心能力的構建。在生物學科教學活動中,學生核心能力的培養是必不可少的,在進行校本課程設計與實踐活動時,要注意激發學生的生物學認知興趣,優化其生物學研究的實踐能力,同時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自主學習的能力,這些會在以后學生的生物學科學習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總之,在教學工作中應該積極拓展教學內容的邊界,并根據新課標要求對學生相應學科的綜合能力進行培養,把學生對于生物學的興趣完全激發出來,使之積極投入到生物學的學習中,為他們以后生物學學習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徐林麗,張瑩.開發中學生物校本課程提升學生學科核心能力[J].中學生物教學,2017(09):22-24.

[2]張玉榮.跨學科素養校本課程——依托《生態•地理綜合實踐課程基地》項目主題研究[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8(09):19-24.

[3]王淑芬.校本課程建設的困境和路徑[J].課程•教材•教法,2018,38(06):105-110.

作者:顏丙雪 嬴金光 單位:山東省臨沂市羅莊區付莊鎮蔡莊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