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教學方法綜述
時間:2022-02-12 11:12:54
導語:會計教學方法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會計教學目標的設立
1.會計專業教學中的專業基礎能力,這一目標的設立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在會計方面的綜合素質,使學生更加全面。2.專業拓展能力與核心能力,能夠增強會計專業學生在基礎理論知識這一方面的功底,同時提升了學生的創新能力。3.實踐能力,進一步提高了會計專業學生的動手能力。4.課外的功課,則有效的培養了會計專業學生在這會計方面的學習能力。
二、會計教學方法的擇取
1.會計理論知識的教學中,要重視首尾呼應。會計專業教學中,會計概念框架的教學十分重要,它主要包括幾個方面: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會計假設、具體的研究對象等一系列會計要素,針對這幾個方面對會計學生進行調查,很多學生都認為會計基礎理論知識并不重要,通過對會計學生進行詢問,我們發現大多數學生認為會計概念框架中的內容非常的枯燥、乏味,很多知識都需要死記硬背,而且在會計專業考試中所占的比例也較少,對于會計理論知識的學習沒有太多的熱情,而會計理論知識是會計專業學科課程教學中的基石,是會計專業創新的基礎,會計專業教師在對這一部分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教學方法的擇取,例如:會計假設中存在的主體假設,會計專業教師可以有效的引導會計專業學生對某一個購銷業務,對這一個購銷業務中存在的雙方當事人進行分開的會計處理,根據處理的結果來對這一種假設的意義進行說明。在會計概念框架的教學中,最為重要的是會計學生對具體業務的了解,例如:會計專業中的謹慎性原則,教師在對一系列資產減值準備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可以反復的對學生們進行提問,為什么不能夠轉回,為什么要對對資產減值準備進行計提,為什么不在賬面上對收益進行確認;教師在對會計報表上的各個項目以及附注進行講解時,要進一步讓學生們了解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有多么的重要,在進行會計工作的時候要重視客觀因素與主觀因素的反映。2.會計思維在會計賬務處理教學中的培養。會計專業教師在進行會計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對學生的會計思維進行培養,這對于會計學生的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也是會計教師在對會計教學方法進行擇取時的重點。會計專業中的會計思維,實質上就是指會計處理過程中的思量方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會計賬務處理中的時空觀。時空觀,在會計賬務處理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它相當于會計賬務處理過程中的相對坐標,例如:拿資產來談,無論對哪一項資產進行核算,主要都要經過幾個主要的階段,獲得、擁有、使用、出售、減值測試、報廢等,這一系列階段都是相互關聯的,這也就是所謂的資金運動,是會計賬務處理中的核算對象。會計專業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重視時空觀的培養,尤其是學生在對賬戶進行理解的時候,例如:將某一項資金計入本賬戶,什么時候能夠將其轉出,將其轉到哪個位置去,相關的賬戶是什么東西等一系列問題,都需要會計學生對其進行預先的計算,所以時空觀非常的重要。(2)會計核算過程中的全局觀。全局觀,實質上就是對會計核算中的結果進行準確的檢驗。會計專業中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斷代分期,責權發生制是會計專業中必須遵循的基礎,這就導致會計人員在對賬務進行處理的過程中容易混淆,不能夠準確地對賬務進行處理,而收付實現制與單式記賬這兩種方法,能夠有效的使會計人員對復雜的賬務進行有效的處理。會計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的全局觀進行培養,讓學生以一個全局的視角對賬務進行處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大局觀,將一個復雜的事情進行拆解,然后逐個思考與擊破。
三、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教育事業的前景,會計教育尤為突出,各行各業都離不開對財務的計算,會計在各個行業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會計專業的教學過程中,會計教師要重視會計教學目標的設立與教學方法的擇取,這對于會計專業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重要。
作者:陸瑤單位: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科技局目標責任考核匯報
- 下一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計劃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