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高會計實務教學問題與改進方法
時間:2022-11-26 03:47:46
導語:職高會計實務教學問題與改進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在加快經濟交流的同時,也使得經濟活動的復雜性大大增加,因此,社會產生了對高素質會計人才的巨大需求。而高職院校作為人才輸送的重要陣地,其在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應著重提升高職院校的會計實務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學生的會計業務實操能力,使得高職的教學目標更符合用人單位對學生實際能力的要求。本文對目前職高院校會計實務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旨在更好地提升高職院校的會計實務教學水平,并不斷對教學模式內容進行創新,響應國家“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工作要求。
關鍵詞:職高;會計;實務;教學;改進
目前,我國已經有四百多所職高院校設置了會計這門基礎學科,由此可以看出會計作為老牌學科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仍占有一定地位,作為一門強實操性的學科,會計更加注重的是在會計從業人員在實際經濟業務記錄中的知識運用與實際操作能力,而目前高職院校在教學中仍存在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脫節、教師專業素質缺乏與實踐教學力度不足等等問題,極大制約了會計實務教學在新時代背景下的創新與發展,不利于高職院校培養出符合企業要求的應用技能型人才,大大削弱了學生就業時的核心競爭力,同時也浪費了高職院校的教育資源,因此,十分有必要對以上問題進行改進。
一、職高會計實務教學存在的問題
目前來看職高會計實務教學還存在諸如問題,例如教學方法單一、實驗教材脫節等現象層出不窮,下面對此進行詳細分析。(一)教學方法單一。會計作為高職院校的傳統科目,教師在多年的教學中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和理論,教學方法較為單一,課堂教學較為枯燥,難以有效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無法深入理解會計實務教學的相關知識點。目前,在會計實務教學時,仍有許多教師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學生只是被動的吸收知識,而不對知識進行思考,阻礙了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與主動學習能力的發展,違背了高職院校對技能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沉悶的課堂氛圍也會反饋到教師的日常工作中,使教師喪失教學的興趣,這種厭學情緒容易在學生和教師間形成惡性循環,進一步加重課堂死氣沉沉的現象。(二)實驗教材脫節。實驗教材脫節也是造成會計實務教學應用性不足的原因之一,實驗教材作為會計實務教學的基礎,其教材內容的好壞直接決定了實務教學的質量。一般來說,實驗教材的編訂主要有以下兩個來源:一是由教師組老師經過探討與自行編寫得到的,二是直接對企業某一會計年度的公開財報內容直接選取得到的,由于教師實踐經驗的缺乏,實驗教材的編寫往往脫離實際,教材內容的設置上缺少邏輯性,不符合現代企業會計的實際工作內容,此外對于企業財務內容的選取也沒有經過相應整理,使得結構較為混亂,不便于學生理解。(三)教師實踐經驗的缺乏。教師作為教學方案的執行者與會計實務教學的組織者,不僅應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還應具備相關的實踐經驗,這樣才能避免教學內容與實際工作要求脫節的現象。但由于高職院校的教師往往是一畢業就參與教學活動,具備實際工作背景的教師少之又少,這就很容易造成教師的實際工作經驗的缺乏,教學過于理論,只能按照教材要求對學生進行理論指導,無法在教學中加入自己的想法,導致實務教學的創新性與實用性不足。此外,由于會計在企業中的保密地位,許多企業并不愿意與高校達成合作,這就使得高校教師無法深入崗位對會計業務進行學習,并及時了解企業對會計核心技能要求的變化,從而對教學方案與培養目標進行調整。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教師由于工作與科研壓力巨大,在兼顧兩者的同時難以擠出時間參與到企業的實踐工作之中,這也是造成教師實踐經驗缺乏的另一主要原因。(四)實踐教學力度不足。實踐教學作為會計實務教學的重要環節,在教學的落實上還存在著實踐力度不足等問題,這是校內外雙方共同作用的結果。眾所周知,實踐教學的開展多依賴于校內研究基地與校外企業實習的支持,但大部分高職院校往往忽略校內研究型基地的建設投入,而校外企業的實習崗位也不能夠滿足數量眾多的學生的實習要求,因此,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呈現出了力度不足的特點。大部分學生在對會計實務進行訓練時只是簡單地通過教師給出的實驗案例,在機房進行簡單的自行訓練,教師在旁邊輔助以講解指導,沒有按照會計工作的實際流程進行模擬實踐,造成實踐教學與實際崗位要求之間的聯系性不強,沒有形成系統性的教學,使得學生無法在模擬實踐更好地體會會計崗位與其他崗位間的配合合作以及具體職責。
二、職高會計實務教學改進措施
針對當前職高會計實務教學存在的問題,下面給出相應的改進措施。(一)實施綜合化實訓操作。目前許多高職院校的會計實訓操作往往只是學生自己咋機房進行上機模擬,模擬訓練的內容往往也只是對教材知識點內容進行重復記賬演練,實務訓練流程只是簡單低按照教材知識點的順序進行規劃的,屬于單向的實訓操作,這種實務訓練只能加強學生對單個知識點的理解,而無法將知識點的聯系串聯起來,十分不利于學生系統性地對課程內容進行掌握。而綜合化實訓在會計實務中的應用,通過工作場景的創設,使得學生接手在實際生活中經常出現的會計業務,通過具體化業務的處理,有效地實現了分散知識點的系統化融合,并通過崗位的輪換使學生體驗到不同工作的應負責的具體事項,認識到該崗位與其他各個崗位間的關系,更好地為團隊的良好合作打下基礎,使學生進行實際工作時能有條不紊地與其他財務崗位進行配合,提高會計工作的質量與效率。(二)采用電算化教學手段。傳統會計通常采用的是手工記賬,這種方法操作效率低下且很容易發生錯誤,賬本也不便于保存和查閱,因此,這種方式逐漸被企業所摒棄。互聯網和計算機技術在會計領域的加入,促使了現代會計的電算化發展進程,大大提升財會工作的效率,因此現代企業大多采用電算化會計方式。高職院校應與社會同步,在教學中采用電算化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更好地利用計算機等電子輔助工具進行會計學習,逐步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與電算化水平,滿足現代企業對電算化會計人才的需求。此外,由于會計電算化在實踐性上非常強,因此對于職高會計教學不僅需要將相應的理論知識傳遞給學生,還應該注重學生實操方面的能力提升,最好的方式便是建立起相應的實訓教學基地,在教學基地當中學生能夠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系統化的消化。對于學校方面,需要進行更大的資金注入用于這塊,并積極與相關企業建立合作,給學生謀取更多的機會參與到企業實習過程中,由此在實操方面必然能夠有著質的提升。(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教師作為直面學生群體的知識傳授人,其專業素質與教學能力都直接影響著學生對知識的吸收理解情況,一名合格的教師應緊跟時代變革,不斷創新思維,學習新知識,保證教學與社會實際接軌,因此,教師應在教學中逐步提高自身的會計實踐應用能力,積極尋找會計實踐機會,切身感受現代會計給社會帶來的變化以及給高校會計實務教學提出的要求,以便及時調整教學方向,提高教學工作的高效與實用性。除此之外,為打造一流的教師隊伍,高職院??梢越M織教師參加會計實踐培訓,通過培訓交流增強教師的實踐能力,高職院校還可聯系相關企業和會計事務所的兼職崗位,對接本校教師下到一線,在實際工作中積累會計實踐經驗,更好地為會計實務教學服務。高職院校還可邀請相關會計從業人員到校進行職位見聞或經驗分享,使學生或教師對目前會計行業的改革變化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四)建立有效考核評價體系。考核評價體系的建立給了會計實務教學一個科學統一的成果評價標準,考核評價體系的建立有助于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及進行評價,并通過考核方式的確定對教學內容起到引導作用。比如,實務教學的考核內容可以偏向技能考核,強調技能與實際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性,促使學生在會計實務的學習中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獨立思考與會計實務實操能力。除此之外,在建立會計實務考核評價體系時,還應對體系的指標進行全方位的考量,除了對專業知識的考察外,還應將學生的學習態度納入評價體系中,并對不同指標的權重進行合理設置,這樣才能更加科學地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真實反饋,使得教師能夠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針對不足之處對教學內容與課程設置進行及時的改變與調整,更好地提升會計實務教學的教學效果。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目前高職院校普遍存在著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脫節、教師專業素質缺乏與實踐教學力度不足等問題,因此有必要通過綜合化實訓操作的實施、電算化教學的引入、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以及考核評價體系的完善,逐步提高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的問題解決能力,提升高職院校的會計實務教學質量。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在職高會計實訓教學過程中還應該將此進行充分融入,將就業導向理念有效的發揮出來,滿足現代化企業的基本需求,讓學生在職高學習中能夠收獲更多的知識,以此在未來職場能夠更為順利。
參考文獻:
[1]嚴金鳳.新形式下的高職初級會計實務教學改革研究:以ZD學院為例[J].納稅,2019,13(33):156.
[2]郭任喜.高職院校會計實務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方法[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2):231-232.
[3]王爽.高職高專會計實務教學存在的問題與改進方法[J].商業文化(下半月),2012(4):276-277.
[4]王科研.高職高專會計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取消后[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0(4):55-56.
[5]周平歡.高職高專涉外會計理論與實務課程教學優化探討[J].廣西教育,2020(7):60-61.
[6]魯小麗.高職會計專業大數據方向教學改革初探[J].老字號品牌營銷,2019(8):83-84.
作者:童燕燕 單位:寧波市鄞州職業教育中心學校
- 上一篇:中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策略
- 下一篇:網絡教育輿情管理問題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