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設計課堂教學模式與實踐
時間:2022-06-22 10:53:10
導語:程序設計課堂教學模式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介紹了程序設計類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構成,并將此模式應用于C程序設計教學過程中,結合課程的特點和學生的學習特征,完成了包括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的翻轉教學。根據實踐可以看出,在程序設計類課程中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確實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C程序設計
1概述
翻轉課堂是學生在課前采用視頻方式進行學習,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測試,討論多種形式對知識掌握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它打破了傳統課堂知識老師講授方式,將知識講授和知識理解翻轉,形成“視頻———課堂———討論”的學習形式,將傳統課上學習,課下練習進行翻轉。教師將“上課內容”提前錄制教學視頻,并在課前布置學習任務清單,學生在清單的引導下自主學習視頻內容,課上內容由原來的上課改變為老師和同學們互相探討疑難問題,教師不再局限于單純的課堂教授,而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者,學生在課堂中充分發揮了學習主動性。
2傳統教學模式的存在問題
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三方面的主要問題。其一是由于程序設計類大部分課程課時縮減,教師為了按照教學大綱要求完成課程內容講授,導致對學生比較難以掌握的知識點不能充分講解,學生在課堂中遇到的困難逐漸增多,慢慢也會就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其二課堂教學目前普遍存在以教師為中心的“滿堂灌”、多采用多媒體課件授課方式更加劇了老師照本宣科的現象,課堂缺乏互動,教師和學生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幾乎零交流,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幾乎被完全扼殺了;其三是傳統的試卷型考核方式,教師在考試前畫重點,學生針對重點突擊復習,應付考試,在這種考核方式下,學生的創新能力沒有發揮的空間,使得經常出現考試拿高分,但實踐能力測試時不能有滿意成績現象。
3程序設計類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程序設計類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結合我校計算機專業程序設計課程特點和學生特性相結合,進行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3.1構建適合我校本土化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和實施規則
選擇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成為研究對象,以課前教學資源設計,課堂組織活動,學生參與性,能動性以及教學效果反饋為主運用課例分析法、觀察法、歸納法等進行分析總結構建出合適我校本土化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和實施規則。
3.2建設“翻轉課堂”的課程教學資源
對中國大學MOOC提供的浙江大學翁凱教授開設的C語言程序設計幕課進行異步SPOC,針對本校專業要求和學生特點,在浙大的幕課資源基礎上進行修改,增加新的視頻、課件、習題等信息資源、重構新的基于“翻轉課堂”的信息資源,形成不斷優化的資源庫。
3.3設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課前預習菜單”
課前預習菜單是幫助學生在課前明確具體學習任務、學習方法。學生在菜單引導下,課前利用網絡學習平臺開展課前視頻自學、測試,為課堂討論做好充分準備。
3.4重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課堂教學活動的基本結構
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課內教師是引導者,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需要提前對課堂教學活動進行總體規劃設計,設置小組討論的主題,組織學生在課堂上圍繞此主題討論,通過討論提升學生“吸收內化”學習過程效果,從而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生在課堂上達到人到,心到,手到效果。
3.5建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形成性考核評價體系
在翻轉式教學的全過程,從線上學習、課堂小組表現、課堂個人表現、上機實驗、期中考核、期末考核等方面設立考核評價指標,目的在分析翻轉課堂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的方向,便于及時進行調整。
4C語言翻轉課堂教學實施
在借鑒各類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實踐的研究基礎上,結合《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特點和學生的學習特征,翻轉課堂模式組織的課堂教學組織過程一般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回顧測試,主要是對慕課學習情況總結,慕課測試中普遍出現問題講解,以及針對慕課中重點掌握的知識點進行課堂測試,培養學生掌握對自學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第二階段為進階學習階段,在高校教學中借助慕課讓學生在課前完成理論知識學習可以在課堂中有更多時間培養學生對知識運用能力和創造力,但同時也要考慮到如果將所有教學內容放到慕課上讓學生先行學習,學生一方面會出現因有些教學內容難度過大,學生無法掌握現象,導致課堂討論教學活動開展受限,另一方面也會打擊學生對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本課程的慕課的教學內容只放置容易理解的,簡單的一部分教學內容,教學重點,難點在課堂上除了講授之外,還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深入學習。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運用新技術和資源包開展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新模式,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課堂上測試或分組討論結果,及時了解學生在每個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做到因材施教,一切以學生為主體出發,采取多層次教學方法,讓不同程度,基礎的學生都能學有收獲,實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引導輔助”的教學模式。達到教師、學生共同成長,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目標。
作者:靳玉萍 單位:西安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 上一篇:高職院校課堂教學改革研究
- 下一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挑戰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