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研究

時間:2022-09-21 03:27:40

導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研究

摘要:語言是教師與學生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課堂是教師教學的“戰場”,語言就如同教師手中的“劍”,而這把“劍”是一把雙刃劍,運用得體會大大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反之亦然。內容在探討當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語言有效性所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應對策略,旨在讓教師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與語言功底,務實于課堂教學,從而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教學語言;有效性

語言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也是教師與學生交流的主要途徑。精通語言藝術是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的必備條件,針對不同學生的心理與生理特點,注重語言藝術的使用,才能夠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反之,枯燥、乏味的語言,往往更容易讓學生產生厭煩心理,給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帶來一定的制約性。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注重課堂教學語言的豐富性和靈活性,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可以大大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當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語言有效性存在的問題

1.語言缺乏規范性。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存在語言使用不規范的情況。例如,語調忽高忽低、語速時快時慢,大大增加了學生聽課的難度。還有部分教師在教學中頻繁使用口頭禪,在講課中經常會出現“是不是”“對不對”“那個”等,甚至還使用一些最新的網絡流行語,雖然是想活躍課堂教學氣氛,但是針對那些對網絡流行語不熟悉的學生而言,會產生一定的隔閡,使他們容易在教學活動中出現被動的孤立現象。教師不僅是語文知識的傳遞者,還是學生思想與價值觀形成的引導者和塑造者,因此,他們在課堂上的一言一行,往往會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產生影響。久而久之,會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養成說話不規范的情況,影響日常溝通。2.語言缺乏針對性。初中語文課程的教學內容多,教師需要教授不同題材、不同風格的課文,但是很多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采用的幾乎是一個模式,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也就不足為奇。要想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師針對不同的課文改變語言,例如,在講解抒情類的散文時,語言應該更加注重自然、生動、飽含感情。講解一些科普類文章,語言應該更加精煉、準確,這樣才能體現文章的特點。只有采取相適應的語言風格,才能更加準確地傳遞課堂知識,進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3.語言缺乏實效性。對于初中學生而言,課堂是其學習知識的主要陣地。通過與教師的積極互動,有助于更好地獲得知識。而新課程改革也要求教師注重課堂互動,在互動中提升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增強其學習的主動性。在教學互動活動中,語言是直接的也是最主要的溝通手段,因此,語言的使用直接關系到整個教學互動活動是否能夠順利開展取得預期效果。在實際教學中,筆者了解到很多語文教師并沒有充分注意到每個學生,而是更多地關注那些積極性高、理解能力強的學生,對于學習意識較為淡薄、學習能力欠佳的學生卻沒有給予必要的關注,長久下去必然影響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二、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語言有效性的建議

1.加強語言使用的規范性。提升語言使用的規范性,筆者認為應注意兩個方面:一是,要有語言規范性的意識。教師首先要從心理層面上認識在語文課堂上規范用語的重要性,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加準確地理解教師課堂教學語言,還能夠更好地理解語文知識。同時,規范用語還有助于促進學生養成規范的用語習慣。二是提升語言功底。教學語言的修養,需要教師具有厚實的語言功底。教師要多動筆、勤反思,提升語言使用的規范性。2.提升課堂教學語言的針對性。教師要深入研究不同題材、體裁的課文,然后采用針對性強的教學語言,進而提升教學效果。例如,在《天上的街市》一課中,教師可以采用故事性導入語,先向學生講解《牛郎織女》的傳奇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再導入新課。而在講解《春》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春天的景色,然后再向學生提問,說出與春天相關的詩句,通過這種方法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講課的時候,要注重語言的優美,盡可能描繪春天的美。但是在講解一些科普性的文章時,教師就需要采用精煉、簡單的語言,盡可能減少描述性的形容詞,這樣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知識。3.注重語言使用的實效性。不同學生的語言接受能力不同,教師在教學中要考慮學生的能力差異,盡可能采用適合大家的語言。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要注重適用差異化的語言風格,這樣可以更多滿足不同學生不同語言風格的需求,使得其個性化需求得到滿足,能夠進一步增強其學習的積極性,真正讓因材施教落實到實處。課堂是教師教學的“戰場”,語言就如同教師手中的“劍”,而這把“劍”是一把雙刃劍,運用得體會大大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反之亦然。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與語言功底,務實于課堂教學,進而提升課堂教學互動的效果,最終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

作者:曾憲京 單位:山西省運城市新絳縣澤掌中學

參考文獻:

[1]許文杉.中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語言綜合評價體系研究[J].亞太教育,2015(18):47.

[2]程婷.略論評價語言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14(S1):114-116.

[3]李衛中.論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的得體性藝術[J].教學與管理,2007(30):113-114.

[4]李小林.淺談中學語文教師課堂語言與教學理念問題[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S1):8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