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研究

時間:2022-12-21 09:11:44

導語:公共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共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研究

摘要:在高職高專公共英語課堂教學改革過程中,PAD教學模式的應用可以實現師本教學與生本教學的順利轉變與銜接,對其教學改革發展有重要意義。該文首先對PAD課堂教學模式進行簡單介紹,并探討高職高專公共英語PAD教學模式的一般流程。在此基礎上,針對目前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的不足,探討PAD教學模式的具體應用策略,以期為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改革提供借鑒,促進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新媒體視閾;高職高專;公共英語;PAD課堂教學生

本教育是我國新課程改革提出的核心理念,但從教學改革實踐情況來看,由于傳統教育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模式,要真正實現從師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轉變,具有較大難度。針對這種情況,PAD(對分)教學模式被提出來,并在高職高專公共英語中得到了廣泛應用。PAD教學模式是教師講解與學生自主學習的結合產物,在課堂教學中各占一半比例。該模式的推行有利于推動新課改的深化落實,特別是在新媒體時代下,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為PAD教學模式的推行提供了有力支持。應充分發揮PAD教學模式的作用,通過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進一步提升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質量。

1PAD課堂教學模式概述

在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改革過程中,傳統教學模式與新課程要求存在的沖突體現在多個方面,其中核心的沖突就是傳統師本教學模式與新課標提出的生本教育理念之間的沖突。為解決這一問題,由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復旦大學心理教授提出的PAD(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受到了國內教育界的廣泛關注。PAD教學模式可以簡單理解為教師課堂講授與學生討論式學習的結合體。在該模式下,課堂教學被分為兩部分,一半時間由教師進行知識點講授(Presentation),另一半時間則由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學習(Discussion),而且講授和討論兩部分內容是錯開的,教師完成講授后,先由學生自主安排課后時間,對教師講授內容進行消化和吸收(Assimilation),然后再于下一次課堂教學中進行分組討論[1]。這種新型教學模式實現了傳統教學模式與生本教學模式的有機融合,特別適用于我國英語教學改革的實際情況。而且該模式給學生留出了充足自主學習時間,可以完成知識的內化過程,從而在課堂討論環節展開更加高效、有價值的談論和學習。該模式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2PAD教學模式的一般流程

PAD教學模式的實踐流程具體包含以下幾個步驟:1)課前準備。在此階段,主要由教師進行教學內容設計、分組設計和課堂時間安排。其中,學生討論環節的分組設計對PAD教學的實施效果有直接影響,應根據以往小組學習的實踐經驗,將學生分為4~6人一組,并合理進行組內分工,選出一名組長協調組內成員活動。此外,還應確保組間差異較小,使每個小組都有完成學習探究任務的能力。2)教師講解。教師講解是PAD教學模式的首要環節,在該階段,教師應根據課前準備的教學計劃,逐步引導學生熟悉本節內容的知識框架,突出重點和難點知識,并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掃清語言障礙,為后續的自主學習和小組討論活動打好基礎。為提升教師講解效果,應充分利用網絡和多媒體工具,盡可能直觀、形象、全面的講授課堂知識內容[2]。3)學生自學。該階段是在課下進行的,學生的自學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根據語音和視頻材料,熟讀課文,也可以將課文朗讀過程錄制下來,并發送給教師進行考察。二是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撰寫學習報告,通過查閱網絡資料等,豐富報告內容,盡可能獨立地解決問題,并將無法解決的問題記錄下來。三是準備個性化習題冊,對自己的自學情況進行檢驗,以完成各單元課后習題為基礎,并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有針對性地鍛煉英語應用能力。4)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是PAD教學模式下的另一個重要環節,經過前幾階段的學習,學生已經對基礎知識內容產生足夠深刻的認識,并梳理出本節的重點知識,找到自己存在的學習難點。在此情況下,通過進行小組討論,在思想碰撞過程中,發揮集體智慧,取長補短,解決每個成員遇到的問題。此外還可以組織以小組為單位的短劇表演、組織組間辯論等活動,進一步深化小組學習效果。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景營造良好的課堂討論環境,或參與到學生的小組討論過程中,引導其解決難點問題[3]。5)教師抽測評價。為了把握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小組討論情況,在完成上述學習過程后,教師需要從不同角度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抽查和檢測,比如檢查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錄制的音頻、視頻、檢查學生的習題完成情況、隨機邀請小組在課堂上展示學習成果等。并對其進行綜合評價,為學生提供學習方向上的引導,同時給予其必要的鼓勵。

3新媒體視閾下PAD教學模式在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3.1深入挖掘背景知識。在新媒體視閾下,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引入PAD教學模式,應充分利用各種新媒體技術,搭建網絡學習平臺,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支持。教師充分利用網絡媒體資源,也可以使課前準備更加充分,比如利用網絡教學課件或自己動手制作教學課件等,樹立教學內容,對背景知識進行深入挖掘,幫助學生拓寬知識面,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其中,對本節知識內容背景的挖掘程度,會對學生理解知識內容的難易程度產生直接影響。而這部分工作是教師在課前準備時容易忽略的部分,由此導致高職高專學生對西方語言文化了解較少,在英語語言素養方面存在嚴重缺失。因此,教師在課前準備過程中,應充分利用網絡媒體工具,深入挖掘背景知識,并在課堂講授環節向學生進行立體化展示。比如在學習“College”的有關內容時,教師可以設置一些簡單的課前導語,比如“WhatarethenamesofthefamousUniversities?”“WhatdoyouknowaboutthesefamousUniversities?”等,引起學生對相關背景知識的關注。然后再利用多媒體工具,向學生展示世界各地知名大學的圖片或視頻,讓學生了解到不同大學的學習生活。在此情況下,引出本節的主題“College——ANewExperi⁃ence”,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討論興趣[4]。3.2幫助學生掃清語言障礙。在教師的課堂講解過程中,一個重要任務是幫助學生掃清語言上的障礙,讓學生在了解課堂主要知識內容的同時,掌握自學方向和自學能力。為進一步深化學生對課堂知識內容的理解,教師可以在課前部署任務,讓學生預測本課學習內容,通過給出本科主題或關鍵詞,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預測學習內容,并與作者思維進行比較。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更加詳細的分析課程內容,還可以在思考和對比的過程中,發現中西語言文化及思維方式的差異,對學生英語綜合素養的培養非常有幫助。比如在“College”內容的講授過程中,教師利用多媒體工具向學生展示相關圖片和視頻,還可以通過提出以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Doyouthinkcollegelifeismuchmoredifferentfrommiddleschoollife?Why?”“Whatcameintoyourmindwhenyoubecameacollegestudent?”等。讓學生帶著問題對課文內容進行充分熟悉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學習本課出現的生詞和陌生語法,讓學生掌握新句型的用法,從而讓學生順利地理解課文內容,并根據課文內容展開后續的自主學習活動[5]。3.3引導學生掌握自學方法。在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把握好重點和難點知識,利用網絡社交工具,與學生及時溝通,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方法上遇到的問題。比如有些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較差,往往要花費較長時間才能梳理出英語閱讀的主線,同時對單詞和語法的記憶效率也較低。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引入思維導圖工具,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演示,讓學生掌握思維導圖工具的使用方法,并能夠利用手中紙筆或專業的思維導圖繪制軟件,完成思維導圖繪制,為自己的學習工程提供幫助。再比如,學生對英語語篇閱讀的方法缺乏系統性認識,不知道在不同的學習過程中應采取何種閱讀策略。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方式,為有需要的學生詳細講解略讀、查讀、研讀等方法的區別和具體閱讀方法。在略讀(Skimming)過程中,學生應快速瀏覽語篇的大致內容,以了解語篇大意、捕捉語篇中心思想為目的,對細節描述和與主題不相干的部分可以選擇跳過,去粗取精,掌握文章整體結構。查讀(Scanning)則是帶著問題去閱讀,通過閱讀獲取某方面的特定信息,解決一類問題,比如語篇中關于具體任務的描寫,對于主要事件的時間或地點介紹等。因此,查讀也是一種由選擇的閱讀方式,而且目的更加明確,通過查讀可以找到文章關鍵信息,查讀不需要完整進行閱讀,達到目的即可停止。研讀(CriticalReading)則是對語篇內容的詳細研究,通常要得到評價性的閱讀結果,通過研讀全面了解語篇內容,加深理解層次,并掌握作者的行文線索,這對學生自己的英語作文寫作也非常有幫助。3.4充分開展小組討論。經過前幾個階段的“鋪墊”后,在英語課堂上開展小組學習和討論,可以獲得顯著效果,讓學生的討論更加充分,更有“技術含量”。在PAD教學模式下,小組討論式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對于英語知識內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產生不同的理解,學習側重點也有所不同。這些主要是受學生自身思維習慣和英語學習基礎的影響。通過合理分組并展開討論,學生可以借鑒其他同學的學習方法,彌補自身短板,同時對課程內容進行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比如圍繞一個句式分析問題展開討論,目標語句為:“Orga⁃nizationsexistwhichtrytomakesurethatsomeoneseeswhenhelpisneededanddoessomethingaboutit.”該句的從句層次較多,學生在理解時會遇到困難,并產生不同的理解。可以在小組談論過程中,分別由每名成員表達自己對句子的理解,再由一名學生進行匯總。最后在課堂上進行統一匯報,由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情況,掌握學生的具體問題所在,并挑選出正確“答案”,或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補充和完善。在此過程中,學生既能夠發揮出自己的思維價值,又能借鑒其他學生的正確思路,使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得到快速提高。3.5及時進行課后總結評價。課后總結評價是PAD教學的末端環節,在該環節不僅要對上述環節的學習情況加以總結和分析,還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這對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提升有重要幫助。新媒體技術的應用為PAD教學模式的課后總結評價提供了有力支持,不僅是在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中可以通過錄制音頻、視頻的方式記錄學習過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采取這種方式記錄學生的小組討論情況。此外還可以通過制作電子檔案,記錄學生的英語學習過程,及時發現學生的不足和取得的進步。在實際評價過程中,則應以激勵性評價為主,在學生完成小組學習情況匯報后,及時對小組取得的成就和組內成員的個人表現進行評價。此外還可以采取組內評價、組間評價的方式,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評價過程中,更加全面、深刻的認識自己的英語學習情況,并主動提升英語綜合素養。

4結束語

綜上所述,PAD教學模式是一種非常適用于我國高職高專公共英語課堂教學的新型教學模式。在新媒體視閾下,通過將新媒體技術應用到PAD教學模式的各個環節,可以進一步提升PAD教學的實施效果,幫助學生降低學習難度,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升公共英語教育教學質量和學生英語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王明琪,婁春誼.高職高專公共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以秦皇島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7(32):264-265.

[2]王儉.翻轉課堂在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以《新職業英語視聽說教程1》OrderingFood為例[J].現代職業教育,2016(16):72-73.

[3]薛先.高職高專公共英語課堂教學改革之新思路——激勵理論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5(15):60-61.

[4]陳明.高職高專公共英語課堂教學現狀研究[J].知識經濟,2014(19):145-147.

[5]鄧睿.基于趣味導向的高職高專公共英語課堂教學[J].校園英語,2014(14):69.

作者:楊慶峰 單位:安徽省萬博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