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語課堂教學問題與解決策略
時間:2022-12-25 08:40:49
導語:高校英語課堂教學問題與解決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時代視域下,我國高校不斷擴招生源,在校生人數呈現逐年遞增的發展態勢,但生源質量卻十分參差不齊,特別是英語基礎與學習現狀,很難適應新時代對人才提出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面對英語基礎參差不齊、教學設備建設不足、課堂教學模式單一、教師綜合素質待提高等系列問題,需采取有效的解決策略。本文圍繞高校英語課堂教學面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展開研究,以期對高校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新時代;高校英語;課堂教學
20世紀末期,英語則成為我國高校公共基礎課程,作為提高學生英語水平和應用能力的重要學科體系,需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只有不斷增強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才能使其適應經濟全球化環境,成為新時代社會發展的人才主力。其中英語綜合能力,指的是學生實際運用英語聽說讀寫譯能力,并非傳統課堂教學意義中的應試能力。因此,高校英語教師應打破傳統固化思維模式,遵循教育客觀規律的基礎上,以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增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借助合作學習、情境教學等,培育學生英語應用能力,促進高校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提升。
一、新時代視域下高校英語課堂教學面臨的問題
(一)英語基礎參差不齊
在社會高速發展背景下,我國對人才提出更高要求,特別是對英語能力,要求具備聽、說、讀、寫、譯綜合能力。高校作為社會人才輸送的主要陣地,學生的英語能力培養至關重要,然而近年來,高校招收生源數量不斷增加,但學生英語水平卻具有較大的差異性,且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偏低,部分學生甚至存在厭學、恐懼心理。究其原因,與高校學生英語基礎參差不齊有很大關聯性,許多學生認為非英語專業無需認真學習英語知識,缺乏自我管理與提升意識。久而久之,高校英語課堂教學分化十分嚴重,教師知識輸出成效難以理想化。
(二)教學設備建設不足
伴隨網絡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并廣泛應用于教育領域,我國各大高校英語課堂著力推進信息化改革,但卻受到諸多阻礙因素。許多高校所配備的多媒體教室相對落后,電腦配置較低,難以滿足日常課堂教學的需求,學校方面對多媒體教學設備建設投入力度明顯不足。然而教學設備的不足和老化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英語課堂教學成效,諸多圖片、文字等資料,難以通過多媒體設備展現給學生,僅能夠通過語言描繪的傳統教學模式,阻礙了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另外,英語課堂教學的信息化改革,還需要打造線上教學資源庫,高校對此缺少重視度,人力、物力資源投入不足,無法為學生展開線上學習提供支撐。
(三)課堂教學模式單一
當前我國高校英語課堂教學實施的過程中,十分注重英語知識講解、詞匯記憶的教學,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實踐教學,無法有效培育學生的英語知識應用能力。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脫節,造成學生掌握充足英語知識,但卻很難展開良好的英語交流。另外,英語教師不注重因材施教和合作教學,原本高校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一視同仁的教學模式,導致部分學生難以真正掌握英語知識點。合作學習同樣是不可或缺的教學模式,是開展角色扮演、情景演練的基礎,亦是提高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知識探究能力以及語言應用能力的必要手段。但許多高校英語教師對此認知不足,仍然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和策略,導致課堂教學效果較差。
(四)教師綜合素質待提高
教師與教師之間作為不同個體,綜合素質與能力具有顯著差異性,而教師的綜合素質水平正是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當前高校英語教師綜合素質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當前許多高校英語教師仍然秉持傳統落后教學理念,在教學中對現代化教學手段輔助秉持懷疑態度,不愿意積極主動創新教學模式,這對課堂教學改革產生較大影響。并且許多教師雖具備較高的學術能力,能夠撰寫高水平論文和參與各類英語演說,但投入到實際教學卻很難獲得良好教學成果。究其原因,是自身的授課技巧、教學水平不足,且需要應付日常繁瑣的工作內容,缺少學習和外出進修機會。
二、新時代視域下高校英語課堂教學問題的解決策略
(一)加強英語詞匯教學
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礎部分,同時亦是語言表達的必要材料,豐富的詞匯儲備能夠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充分證明詞匯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然而長期以來,英語詞匯教學模式均十分單一,死記硬背的方式導致學生詞匯記憶不深刻,學習效率極低。所以,新時代視域下高校英語課堂教學的改革與創新,要注重詞匯教學方法的改革,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引入多樣化教學手段,切實增強學生對英語詞匯的記憶度,強化課堂教學效果。在英語課堂詞匯教學的過程中,應以聽音為先,教師要為學生示范正確的詞匯讀音,并且幫助學生糾正發音不準確的問題,在此基礎上進行適當的講解,幫助661學生標準讀音的同時,加深學生對詞匯含義的理解與記憶。另外,還可以根據學生的需求,選擇多種單詞講解方法,例如選擇題、半句翻譯、選詞填空等等,擴充學生的詞匯儲備量,強化詞匯教學效果。
(二)引入現代信息技術
伴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信息技術已經在我國教育領域廣泛運用成為課堂教學有效的輔助工具,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具有積極意義。因此新時代背景下,高校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可以加強多媒體教學設施建設,營造良好的信息化教學環境,同時英語教師可以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將一些學生難以理解的英語知識和思維,通過視頻、音頻、思維導圖等多種形式呈現出來,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充分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課堂學習興趣同時能夠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從被動接收英語知識轉化為主動探究學習。同時高校英語教師可以自主錄制微課視頻,將其作為學生課前預習以及課后鞏固的有效學習資料,加強學生對英語知識和實際應用的理解,掌握英語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支持下,高校英語教師可以構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加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彌補傳統課堂教學時間有限的弊端。
(三)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新時代背景下,我國高校英語貫徹教學改革,通過創新課堂教學模式來解決傳統教學存在的諸多問題,其中合作學習是應用率最高且效果最為顯著的教學模式,之一,將其應用于英語課堂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與課堂教學質量,并且合作學習還可以衍生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在高校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會經常組織拼寫比賽、猜詞比賽、單詞接龍等活動,可以根據學生意愿和英語基礎水平,將學生科學劃分為若干學習小組,運用合作學習模式,幫助學生完成詞匯累積與運用。同時還可以組織不同小組成員進行情景對話,根據教材以及學習材料中的內容真實還原,在情景形成良好的課堂交流氛圍,鍛煉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合作學習不僅能夠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語言知識體系。
(四)培育學生文化底蘊
英語是高?;A必修課程,課程覆蓋面廣、持續時間長,但學生英語基礎相對薄弱,學校方面對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視度有所不足,導致學生語言應用能力較差。同時,由于過度應試教育,導致文化滲透不足或過度注重西方文化滲透,學生的價值觀念容易產生偏差。新時代視域下高校英語課堂教學改革,要注重中西方文化的兼容滲透,在文化賞析的過程中,增強學生的英語語感,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念,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與交流能力。因此,高校英語教師必須要認識到文化滲透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加強文化知識的引入,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全面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五)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英語教師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影響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性因素,所以在新時代背景下,要著力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必須要加強高水平英語教師培養,增強高校師資隊伍質量的同時,提高教師隊伍的穩定性。一方面,加強優質英語師資引進,提高教師招聘門檻,在教師招聘的過程中,不能僅注重教師學歷,而是要從文化素養、教學能力以及綜合素質水平的全方面考慮,重點考察教師的創新能力,使其加入高校英語師資隊伍后,能夠發揮自身內在潛能,增強支隊伍的整體素質水平。另一方面,對高?,F有英語教師展開針對性培訓,通過崗前培訓和在職培訓兩種方式,聘請知名教育專家或學者分享教學心得,或為英語教師提供外出學習和進修機會。
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作為我國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肩負著為祖國和社會培育高質量人才的重要使命和責任,新時代背景下,必須要正確認知傳統課堂教學存在的弊端,積極主動探索新型課堂教學模式,著力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具體可以通過加強英語詞匯教學、引入現代信息技術、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培育學生文化底蘊、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等,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以正確心態參與英語學習,切實增強學生英語語言表達能力、使用能力、交際能力,為其日后健康成長和更好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于浩.互聯網+背景下優化高校英語課堂教學的措施探討[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32(6):168-170.
[2]宮武.現代信息技術生態環境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優化研究[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6):145-146.
[3]楊雪.高校英語課堂教學中構建多維互動模式的探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25):135-136.
[4]周霓忻.“互聯網+”背景下高校英語課堂教學優化策略探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4(22):67-69.
[5]李亞峰.基于課堂派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課程建設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1,34(3):186-187.
作者:葉高潔 單位:安徽國防科技職業學院
- 上一篇:高職院校教師自我關懷及影響因素
- 下一篇:職業教育導師制對綜合素質的提升途徑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